首頁 > 史學文史 > 九品中正製爲何會從助力演變成了阻礙,到底經歷了什麼?

九品中正製爲何會從助力演變成了阻礙,到底經歷了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九品中正制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正所謂“單絲不成線,孤木不成林”,在我國古代,皇帝儘管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但顯然沒法一個人就治理好國家。爲了鞏固權勢,皇帝只能將自己的權力分出一部分交給臣子,而因爲害怕權力遭到,皇帝便將官吏的甄選視爲了一件大事。

在選拔合適官吏這一方面,我國古代曾先後出現過世官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等制度,而其中的九品中正制是由魏文帝曹丕所推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被作爲了主要的選官方式。作爲一種上承察舉,下啓科舉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有着怎樣的先進之處,它又是如何從符合時代發展變爲了阻礙社會進步,並最終遭到棄用的呢?

九品中正製爲何會從助力演變成了阻礙,到底經歷了什麼?

兩漢之時,朝廷所採用的選官制度是察舉制,這種制度誕生於漢武帝統治時期,主要內容便是由地方官吏對轄地內的優秀人才進行考察並推薦到中央,再由中央考覈之後予以錄用。很顯然,這種制度儘管看似增加了下層人民參與政治的可能性,但卻缺乏一個相對統一的標準,畢竟考覈的主要內容是道德品質,而不同官員對於同一行爲的看法可能大相徑庭,因此品德高尚卻不被推薦者有之、品行不端卻得到推薦者也有之。

在這一背景下,設置一套選拔官吏的標準成爲了迫在眉睫的大事,而深知此事重要性的曹丕便於即位之初的黃初元年(220)命尚書陳羣構建出了一套嶄新的選官制度,也就是九品中正制。所謂九品中正制,大體的內容便是先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出一位在朝爲官、德高望重的“大中正”,再在這位大中正之下設置一批小中正,以滲透到地方。

有了這些中正官後,朝廷再下發一套人才選拔方案,這套方案將人才分爲“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等級,這也是“九品”一名的由來。方案下達後,中正官們需要評估本地人才的品德、才能,並以其身家背景、社會評價爲參考進行綜合評議和等級劃分。評議結果得出後,中正官要將其上交吏部,而吏部則以此爲標準進行官員的任免。

九品中正製爲何會從助力演變成了阻礙,到底經歷了什麼? 第2張

從上述內容來看,九品中正制和此前的察舉制其實有相似之處,那便是都以品行作爲重要的考覈標準之一。不過,相較而言九品中正制的標準更加統一和具體,這有助於提高人才選拔的效率和質量。另外,曾經的察舉制允許地方官員自行徵辟下屬,而九品中正制則將官吏任免之事收歸中央進行,這有助於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和察舉制相比,九品中正制更加先進,也更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不過,隨着時代的推移,它的弊端也開始顯現了出來。根據九品中正制的規則,對地方人才進行評議的中正官要由朝中有一定聲望者充當,而這些人基本都是出自於世家大族。人總是難免會有私心,而這些出自大家族的中正官自然也不例外,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會偏袒自家的後生,這就導致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情況的發生。

隨着士族門閥對朝政的把控,九品中正制愈發成爲了權貴鞏固權勢的工具。最開始,中正官們評議人才時還會着眼於道德和才幹,但後來家世背景成爲了最主要的標準,德才反而成了次要條件。由此可見,九品中正制之所以逐漸成爲了社會發展的阻力,主要還是因爲門閥的干預導致其違背了初衷。

九品中正製爲何會從助力演變成了阻礙,到底經歷了什麼? 第3張

隋唐時期,隨着門閥制度的衰落,九品中正制被更加先進的科舉制所代替,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其實,正如《宋書》中評價的那樣,曹魏政權採用九品中正制是:“蓋以論人才優劣,非謂世族高卑。”然而,它卻在實際推行的過程中逐漸被士族利用而背離了原本的軌道,失去了原本該有的作用。

綜上所述,九品中正制誕生之初確實比之前的察舉制更加先進,它爲官員選拔提供了更加具體和規範的標準,也有利於中央集權的鞏固。可惜的是,由於評議人才的中正官大多來自望族,而評議標準中又包含了對人才家世的考量,它遭到士族利用成爲了固化社會階級的落後制度。當然,九品中正制仍然沒能提供一個相對客觀的人才選拔方式,這使得了它從誕生之初就註定會被更加先進的科舉制所替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