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曹丕登基後,爲什麼不先消滅蜀漢而是一直討伐東吳呢?

曹丕登基後,爲什麼不先消滅蜀漢而是一直討伐東吳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曹丕,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蹟。

在魏蜀吳三國中,按照實力來看,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當然,原本蜀漢是能夠和東吳一較高下的,但是,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蜀漢和東吳之間的實力平衡,無疑被打破,也即東吳獲得荊州,蜀漢失去荊州以及關羽等將士,此消彼長之後,蜀漢成爲魏蜀吳三國中實力墊底的一方。比如在兵力規模上,蜀漢最多隻有10兵馬,而東吳則有20多萬,至於曹魏,則擁有40多萬大軍。基於此,從曹魏的角度來看,想要一統三國的話,無疑最合理的方案就是拿蜀漢開頭,也即柿子要撿軟的捏,按照先易後難的策略,先消滅劉備建立的蜀漢,後進攻孫權建立的東吳,可謂上策了。那麼,問題來了,蜀漢實力不如東吳,曹丕爲何一直討伐東吳,卻不進攻蜀漢呢?

曹丕登基後,爲什麼不先消滅蜀漢而是一直討伐東吳呢?

首先,曹丕對外一向主張征伐,渴望早日實現一統山河的志向,也即希望完成曹操沒有實現的目標。爲此,他積極折衝疆場,曾兩次興師伐吳。第一次是在夷陵之戰後,曹丕自許昌南征,諸軍兵並進,曹真、曹休等諸路大捷,擊敗孫盛,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公元225年十月,曹丕行幸廣陵(屬今江蘇揚州)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以此討伐東吳和孫權。不過,魏文帝曹丕兩次進攻東吳,都沒有獲得成功。黃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陽的宮殿,命鎮軍大將軍陳羣、中軍大將軍曹真、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受領遺詔,共同輔佐嗣主曹叡。由此,就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間,一直進攻的是東吳,而沒有討伐蜀漢。

對於曹丕來說,之所以死磕東吳,而不是蜀漢,原因主要分爲以下幾點。一方面,在曹魏初期,設立了四大都督,以此鎮守曹魏的邊境地區,這四大都督分別是揚州都督、荊州都督、雍涼都督、河北都督。其中,河北都督主要防禦的是鮮卑、烏桓等北方的遊牧民族,雍涼都督除了防禦蜀漢之外,也包含了羌戎勢力。至於荊州都督和揚州都督,則是用來防禦東吳的。進一步來說,因爲曹魏和東吳存在漫長的交界地帶,所以,曹魏設立了兩個都督,以此防禦和壓制東吳。並且,在荊州都督和揚州都督的人選上,一開始也是以曹魏宗室爲主,比如曹休爲揚州都督,夏侯尚爲荊州都督。基於此,在這兩個都督地區,曹魏更是投入了其一半以上的兵力。

曹丕登基後,爲什麼不先消滅蜀漢而是一直討伐東吳呢? 第2張

那麼,非常明顯的是,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間,直接可以調集這兩個都督地區的兵力,以此討伐東吳。與此相對應的是,因爲曹魏一開始在雍涼地區的兵力不足,想要進攻蜀漢的話,自然要從荊州都督、揚州都督地區調兵。衆所周知,數萬甚至十萬兵馬的調動,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也容易被蜀漢提前獲悉消息。但是,如果進攻東吳的話,則可以直接以揚州都督、荊州都督爲基地來進攻對方。所以,在進攻東吳,一方面不需要大規模且長途地調動兵力,另一方面不會給東吳太多的準備時間,畢竟曹魏一直在這兩個都督區域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從這一角度來看,進攻東吳,實際上要比進攻蜀漢相對簡單。也即曹丕想要進攻蜀漢,不僅成本較高,而且容易打草驚蛇。

曹丕登基後,爲什麼不先消滅蜀漢而是一直討伐東吳呢? 第3張

最後,另一方面,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曹魏不僅雍涼地區聚集較多的兵力呢?對此,在筆者看來,在赤壁之戰後,圍繞着荊州地區的爭奪,加上孫權多次進攻合肥,以及關羽發起襄樊之戰,促使曹魏必須在長江流域和江淮地區留下足夠的兵力,如果這條防線被突破的話,那麼,不管是許昌還是洛陽,很可能都有被敵方突襲的風險。至於在雍涼地區,自漢中之戰後,蜀漢和曹魏之間,暫時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役。

而且,雍涼地區遠離中原地區,一旦調集太多的兵力,後續的糧草壓力(需要長途運輸),自然要比荊州都督、揚州都督所在地區要大,畢竟荊州都督、揚州都督的區域,往往人口密集,且靠近糧草產地。當然,等到蜀漢丞相諸葛亮興兵北伐中原後,曹魏逐漸在雍涼地區投入重兵,並排除了曹真、司馬懿等名將,這意味着曹魏的兵力部署,逐漸由東線重、西線輕變成了兩線並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