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經歷夷陵之戰後,爲何曹丕要討伐吳國呢?

經歷夷陵之戰後,爲何曹丕要討伐吳國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劉備爲給自己的兄弟報仇雪恨,直接率領百萬大軍東征,對東吳的孫權進行聲勢浩大的討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劉備大軍可謂是一路勢如破竹,在短短時間內就攻下了東吳的城市多達幾十座,使得東吳君臣上下恐慌。

經歷夷陵之戰後,爲何曹丕要討伐吳國呢?

但劉備大意疏忽,天氣炎熱之際爲解暑在一片林地駐軍休息,東吳名將陸遜抓住時機,造就了著名的火燒連營,劉備的軍隊損失慘重,只能退回蜀地。

這次戰役被遠在洛陽的曹丕知道後,他大笑起來,諷刺到劉備一點都不懂行兵打仗,若沒有諸葛亮,劉備根本就不行。

劉備在討伐孫權上確實是有重大的戰略失誤,以至於最後失敗。

但曹丕對劉備的評價,是否讓人們覺得他是個用兵奇才呢?其實他和他的父親曹操差距是非常大的。

不可否認曹丕在用人和治人上,頗得曹操精髓,但他戰略眼光狹隘,打仗也是打得一塌糊塗。

其中,曹丕一生當中有三大失誤,讓我們來看看吧。

迂腐頑固,失去滅吳先機

在公元219年,呂蒙率領東吳的軍隊奇襲荊州,而當時關羽正在和魏國大戰,這樣一來腹背受敵,他的局勢就十分的危險。

最後呂蒙也是親手斬下了關羽的頭顱,這標誌一直聯合抗擊魏國的孫劉聯盟宣告徹底破裂。

而孫權也是比較懂大局,知道這樣一來,自己佔領了荊州,會被魏蜀兩國所夾擊。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他委曲求全,往北派出使者向曹丕稱臣。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如果劉備要報仇的話,那便可以讓魏國出兵救援,這樣自己的壓力也沒那麼大,可偏偏曹丕在最初的時候很吃孫權這一套。

這時謀臣劉曄建議趁着東吳的主要力量都還在荊州,直接南下,直取東吳都城。之後便可以以兩面包夾之勢把東吳在荊州的軍隊盡數消滅。

如果這句話是對曹操說的,那魏國大概率是出兵東吳的。但曹丕卻拒絕了,他覺得東吳前不久在向自己稱臣,還沒過多少時日就去打人家,會被天下所詬病。

被孫權戲弄,大怒而發兵

孫權表明自己臣服的意思後,卻一沒有讓人去洛陽朝貢,二沒有派出人質。一開始曹丕覺得是荊州戰事,所以也沒有多想,可荊州安定下來後,孫權依舊沒什麼表示。

但那個時候伐吳已經不太可能了,因爲人家已經做好了防禦準備,所以曹丕也只能生悶氣。

在夷陵之戰東吳大勝後,孫權不僅遲遲不派人質,還不承認之前稱臣的事情,這讓曹丕非常震怒,連夜下令出重兵進攻東吳。

經歷夷陵之戰後,爲何曹丕要討伐吳國呢? 第2張

不過劉曄卻認爲不能出兵,因爲經過夷陵大勝,吳軍的軍勢非常強大,若是現在過去,肯定會損失慘重,但曹丕再次沒有理會。

曹丕的一聲令下,曹真、徐晃等魏國的老牌名將幾乎傾巢出動,直奔東吳。但正如劉曄說的那樣,此時不是伐吳的好時機。這場戰事一打就是六個月,魏國損失慘重,只能撤併。

曹丕親征,仍然失敗

經過上次對東吳戰事的失利,曹丕越加想要進攻東吳,他在很多謀臣都反對的情況下,依然我行我素下令製造戰船,以備進攻東吳時要用。

而一切準備妥當後,曹丕親自率領着浩浩蕩蕩的魏軍,前往進攻東吳。

但第一次被東吳人用草木和地形的優勢嚇到了,以爲東吳埋伏了奇兵,隨後草草地班師回朝。不過馬上他就準備了第二次進攻。

在第二次進攻的時候,曹丕還進行了發起戰事前的閱兵儀式,看着自己威武勇猛的將士們,曹丕自信心可謂是極度膨脹。

可能是天意如此,第二次進攻的時候曹丕率領大軍到了廣陵,這時候長江部分水域罕見地結起了冰,讓曹丕精心準備的戰船一下子便失去了作用,只能打道回府。

結語

這兩次軍事行動可以說是帶領一大批人組團前往南方旅遊。

我們從這三次戰略或者軍事行動上看,其實曹丕也不是很會兵法。曹丕見劉備夷陵之戰打敗便去嘲笑劉備,殊不知這正是五十步笑百步的行爲。

所以我們在評價他人的時候,先要學會去審視自己,如果自己對某件事情都做得很不好,那還怎麼去別人那評頭論足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