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大淩河之戰是什麼結局?清軍能取勝靠的是什麼

大淩河之戰是什麼結局?清軍能取勝靠的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淩河之戰是什麼結局,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明清大淩河血戰發生在崇禎四年(1631年)的八月六日清軍圍城,到十一月九日清軍解圍東去,歷時三個月,最後以清軍迫降大淩河城內明軍,並且拆毀城池而終,宣告着明朝此次運用積極防禦的戰略壓迫後金政權的行動以失敗而告終。

對於明朝來說,孫承宗接任死去的袁崇煥督師薊遼,依然奉行着繼續加強寧錦防線,步步爲營,積極防禦爲主的戰略方案,力圖向錦州方向逐步推進,壓迫後金的戰略空間,說實話這對明朝來說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在野戰無法與後金匹敵的情況下,堡壘戰術也不失爲良策。而修築大淩河城就是以此戰略爲基礎所做的決策。

大淩河城之所以修築,首先是起於寧遠巡撫邱禾嘉的進取之策,他當時提出了直取廣寧、義州、右屯三鎮的方案,但是身爲督師的孫承宗卻並不完全同意他的策略,指出廣寧城早已被後金損壞不堪用,且廣寧距離錦州和大海兩百餘里,“廣寧城曠而壞,去錦與海可二百里”,陸運十分困難,且遼東兵力不足,能戰之兵僅有6萬餘人,兵派少了恐怕還沒等到救援就已經陷落,兵派多了又會造成巨大的後勤壓力,且造成其他地方的守備空虛。“如出三萬據廣寧,則直以三萬有奇守九城,而三萬人三月之糧,且二十萬,未可不脛不翼而至。”“如恐其據之墮之,即目前爲計,則空九城以聚之一城,需烏合未練之衆,惴惴於守,而甲馬或未足戰。”

大淩河之戰是什麼結局?清軍能取勝靠的是什麼

而義州地處偏西,離廣寧有一百二十里,距離過遠,無法聲援廣寧,所謂“地忒偏西,去廣寧百六十,繞山而東,難以窺廣寧”,不如先收復右屯,此地背靠大海可依託海運,離明朝控制區更加接近,易於屯兵聚糧,以此爲進攻發力點,“不妨爲發軔之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右屯城破壞嚴重,需要重新修建方能使用,爲了防止後金軍在修築過程中前來襲擾,就一定要修築大小淩河城,以連接松山、杏山、錦州等要塞,“而復右屯,必復大、小淩河,以接鬆、杏、錦州”,他的意見得到了兵部尚書樑廷棟的支持,修築大淩河城的決策得以落實。事實上這種穩紮穩打的戰略確實讓後金產生了緊張感,當皇太極聽說明廷修築大淩河城並藉機駐兵的消息後危機感油然而生,對諸貝勒表示決不能坐視明朝開疆拓土,威脅後金的戰略空間。“汗集諸武將諭曰:‘我等所居瀋陽、遼東之地,原系我屬乎,乃天賜予我,方得之也。若不事征討,坐視明國拓疆築城、修治軍械,得以完備,能使我等安居乎?’”

但是,好的戰略也要靠人來執行,偏偏在修築大淩河城的過程中,明廷內部可謂是幺蛾子不斷,爲大淩河戰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第一,負責執行修築計劃的寧遠巡撫邱禾嘉違背孫承宗的命令,自作主張,將大淩河城和右屯城同時開工,分散了人力物力,導致了工期延誤。“時承宗已復關內四城,復理關外舊疆,欲併力先城大淩河。巡撫邱禾嘉違其節制,遂同右屯城並築。”

第二,決策遊移不定,導致戰起之日大淩河城兵力不足,糧食缺乏。

在祖大壽督工修築大淩河城的時候,兵部尚書樑廷棟去職,廷議騰起,非議“大凌荒遠不當城”,以兵部尚書熊明遇爲首的反對者大淩河城的修築會導致兵力分散,想以此作爲戰略發起點,收復遼東四衛(金州衛、蓋州衛、復州衛、海州衛)很不現實,所以他建議停修大淩河城,“止大凌功,檄班軍回修薊”,以至於撤回班軍一萬四千人,守衛工地的石砫土司兵也撤去(此係筆者推測,《山中聞見錄》提到撤去步兵萬人,疑是石砫兵),而只留存糧萬石,嚴重削弱了守備力量。

當然,大淩河城之戰後金之所以能獲得勝利,不僅僅是因爲明廷的失誤。因爲後金改變了以往的傳統打法,重新進行戰術調整而取得的戰果。

在大淩河城之戰前,後金的打法是騎兵突擊,野戰爭鋒;誘敵出城,裏應外合。憑藉這十六字訣,後金獲得了一系列勝利,就比如說奪取撫順、瀋陽就是使用了這種戰術。明軍經過一系列丟城失地的教訓,再加上紅夷大炮的列裝,改變戰術,來了個依託火炮,憑城固守,誘而不出,內無奸細。一時間後金就開始屢屢吃癟。

就比如在寧遠之戰中,努爾哈赤的重步兵和攻城的楯車完全形同廢物,紅夷火炮“每發糜爛數重”,對後金造成嚴重殺傷,努爾哈赤憤懣退兵。

大淩河之戰是什麼結局?清軍能取勝靠的是什麼 第2張

而在寧錦之戰後,皇太極依然使用傳統打法,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錦州攻城戰中,後金軍“擡拽車梯、挨牌,馬步輪番攻打西、北兩面”,城內明軍以火器射打,“打死夷屍填塞滿道”,皇太極攻而不克,移師寧遠,沒想到又一次碰壁,明軍甚至敢於與皇太極背城野戰,在寧遠城下的野戰中,後金軍傷亡頗大,後金貝勒濟爾哈朗,大貝勒代善之子薩哈廉、瓦克達俱受重傷,遊擊覺羅拜山,備禦巴希戰死。在戰鬥之前皇太極曾經憤怒不已的說道:“昔皇考太祖攻寧遠,不克;今我攻錦州,又未克。似此野戰之兵,尚不能勝,其何以張我國威也!”這句話集中體現了皇太極的無奈。由於傷亡過大,不得已退兵。“是役也,士卒陣亡甚衆。於初五日,大軍自錦州還。”

這兩場戰役讓皇太極認識到兩點,第一,攻打城炮結合的城池代價巨大。其次、必須有相應的火力壓制住明軍來進行攻堅戰。所以,後金在攻打大淩河城的時候戰術有了顯著的變化,從戰術上採用掘壕長困,圍點打援。在具體戰鬥中,發展火器部隊,廣泛採用紅夷大炮。

後金軍一到大淩河城下,派八旗軍四面包圍,便開始挖壕築牆進行長圍,將大淩河城與外界隔絕,“攻城恐士卒被傷,不若掘壕築牆以困之,彼兵若出,我則與戰,外援若至,我則迎擊”。“又環城四面掘壕,深廣各丈許。壕外築牆高丈許,牆上加以垛口。牆內距五丈餘地,又環掘壕,廣五尺,深七尺五寸,壕上鋪秫,覆以土。營外亦掘壕,深廣各五尺許。”

此次攻打大淩河城,還令佟養性攜帶四十門紅夷大炮、大將軍炮參與大淩河圍城戰,“其隨營紅衣炮、大將軍炮四十位及應用挽車牛騾,皆令總兵官佟養性管理”,將其火炮佈置於“錦州大道而營”,專門對付明朝援兵。

大淩河之戰是什麼結局?清軍能取勝靠的是什麼 第3張

在圍城打援的過程中,紅夷大炮發揮了重要作用,明軍大淩河城外各臺堡被後金所攜帶的紅夷大炮一一掃蕩,就比如說大淩河城外的最大臺堡“於子章臺”,就因爲被連續炮擊三天而陷落,後金擊垮城外臺堡,不但消滅了可能的外援,還從臺堡內獲得了大量的糧食,補充軍需,“士馬飽騰”,支持了後金的圍城作戰。

其次,在阻擊明軍的援兵過程中,紅夷大炮也發揮了巨大作用,九月二十四日,明監軍道張春會同吳襄、宋偉率四萬軍隊來援,皇太極親率騎兵嚮明軍進攻,明軍發射槍炮還擊。宋偉營柵堅固,一時難以攻入,於是轉攻吳襄大營,佟養性指揮炮兵助戰,不斷轟擊明營,導致了明軍潰敗。

可以說此次大淩河會戰如果沒有裝備紅夷大炮,戰局不會那麼順利。《清太宗實錄》就說:“以是久圍大淩河,克成厥功者,上創造紅衣大將軍炮故也。自此凡遇行軍必攜紅衣大將軍炮雲。”

明軍屢次增援失利,以此次失利兵員損失最爲嚴重,明朝無力再派援兵,聽憑大淩河城束手待斃。留守大淩河城的明軍在求援無望,城內缺糧人相食的狀況下,不得已出城投降,此戰不僅使明軍步步爲營的計劃流產,更使明軍的遼東軍精銳部隊受到了慘重損失,更有一大批文臣武將投降皇太極,在未來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