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戚繼光抗倭能夠屢屢取勝,靠的是什麼?原因是什麼

戚繼光抗倭能夠屢屢取勝,靠的是什麼?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十分猖獗,經常乘船寇邊,明朝東南沿海位置的百姓深受其害,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在倭寇進犯時,選擇四處逃亡。

明朝廷其實也曾組織對倭寇進行軍事打擊,但是效果不佳,抗倭不成,反而屢次被倭寇打敗,導致軍心不穩,甚至產生畏倭心理,對抗倭形勢非常不利。

倭寇對陣明軍時獲勝,助漲了倭寇的囂張氣焰,寇邊行動更加頻繁,明朝廷對倭寇一時間束手無策。

究其原因,直接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嘉靖年間的明軍武備廢弛,訓練不足,戰鬥力不強,與倭寇作戰時,一觸即潰,沒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第二,倭寇的兵器遠強於明軍,曾經發生過一名倭寇砍斷明軍數杆槍的事件,明軍士兵只能丟下槍桿,潰敗奔逃。賊斫一刀,十數槍齊折,兵皆徒手 而奔。——《倭變事略》

戚繼光抗倭能夠屢屢取勝,靠的是什麼?原因是什麼

想要抗倭,必須要訓練一批素質較高的明軍,這樣纔能有足夠抗衡倭寇的戰鬥力,同時還要擁有一批利器作爲兵刃,才能與倭寇進行拼殺,最終取得勝利。

面對倭寇爲禍東南沿岸的情況,戚繼光負責抗倭,並且取得了巨大成果,成爲了我們的民族英雄,令倭寇吃盡苦頭。

戚繼光在抗倭過程當中,積極訓練士兵,在這個過程當中,發現明軍畏懼倭寇的心理很難清除,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日本倭寇的武器鋒利。

嘉靖時期,日本的鍛造技藝已經非常高明,尤其是鍛刀技術已經達到一定高度,遠非明朝可以相比。

日本倭寇不僅身懷利器,往往一名倭寇的身上,還不止一把戰刀。

倭寇身上的刀,通常會有三把,最長的一把戰刀,一般長度在五尺有餘,日本倭寇會將它挎在腰間最顯眼的地方,因爲能夠佩刀的日本人,是一種很大的榮耀,而這種腰間的長刀,被稱爲佩刀。

除佩刀之外,還會有一把刺刀,根據長度的區別有不同的稱謂,一尺左右長度的刺刀稱爲解手刀,另一種的長度比解手刀要長一些,達到一尺有餘的長度,名爲急拔。

另外,日寇的身上還會配一柄小刀,正所謂“一寸短一寸險”,倭寇身上的這柄小刀最是陰險,它的作用平時用於雜用,戰鬥過程中,會在沒有戰鬥空間時抽出來對明軍使用,有餘這種小刀不易察覺,經常會有人被它傷到要害,可見其陰毒。

戚繼光抗倭能夠屢屢取勝,靠的是什麼?原因是什麼 第2張

不得不說,倭寇的不僅戰刀鋒利,做工精湛,同時擁有極強的用刀技藝,很多日本的倭寇都是從小就練習戰刀使用,等到長大成人爲寇時,已經是一名刀法高手。

倭寇還會根據形勢採取不同的搏鬥技巧,比如會利用雙手使用雙刀,左手爲木刀,而右手爲利刃,一般這種時候倭寇使用的都是單刀,這種單刀的長度可以達到兩米左右,再加上鋒利的刀刃和熟練的技術,明軍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很難戰勝倭寇。

反觀明軍,且不提鍛造技術方面,單單是製作手段就落了下乘,不僅粗製濫造,而且經常做工不細,或材料不行,或刀刃不夠鋒利,用這樣的武器與倭寇進行近身拼殺時,往往武器會出現斷裂或者出現缺口,最終導致戰敗。

戚繼光不愧是抗倭名將,他着手抗倭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想辦法讓明軍戰士不再畏懼倭寇,但是戚繼光也沒有逼迫明軍與倭寇進行肉搏,因爲雙方存在的優劣點,戚繼光比任何人都清楚,明軍對戰倭寇近身搏殺不利,不僅僅是因爲缺乏勇氣,還有兵刃和技術上的欠缺,這兩點根本無法快速彌補。

明朝廷抗倭期間,曾經有一批壯族狼兵奉命前往抗倭前線,壯族狼兵有一個特點,武器樣式非常豐富,很多兵器都不屬於常規武器範疇,甚至可以稱爲“奇形怪狀”,其中有一種兵器名爲狼筅,受到戚繼光的重視。

狼筅的材質最初是壯族狼兵採用一種特殊的竹子,戚繼光對其進行了改進,採用當地很多的大毛竹,這樣就可以保證武器數量。

戚繼光抗倭能夠屢屢取勝,靠的是什麼?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狼筅這個武器,說的簡單一些,就是將大毛竹砍下,但是保留大毛竹本身的強壯枝丫,如果大毛竹材料足夠大,則可以製作一個寬2尺左右,長一丈餘的狼筅,這個武器的特點是,足夠長,可以將擅長近戰的倭寇控制在遠處,倭寇鋒利的長刀將不再具備優勢,而且其擅長進展搏殺的技巧也無法施展出來。

不過狼筅也有缺點,這種武器的重量很大,對士兵的強壯程度有一定要求,同時狼筅的攻擊性很弱,雖然可以限制倭寇發揮,但也無法對其造成有效殺傷。

爲了彌補這兩點不足,戚繼光在挑選強壯者作爲手持狼筅的士兵,並且在狼筅的前端和各個枝丫的前端都包上金屬,這樣一來,狼筅除了能夠限制敵人,也可以具備鉤、刺的攻擊作用。“制筅之法,用茅竹長而多簹者,末銳包鐵, 如小槍,兩傍多刺。”

狼筅的啓用,還有一個最大的作用,可以讓明軍與倭寇對戰時,避免對倭寇的恐懼心理,當然,最開始使用狼筅的時候,明軍還是沒能立刻克服這一點,反而在逃跑的時候,狼筅扔的遍地,不僅沒有派上用場,還阻礙了明軍的步伐。

隨着戚繼光的使用,狼筅的威力逐漸顯露,許多明軍士兵逐漸發現狼筅的使用技巧,在戰場上對付手持戰刀的倭寇得心應手,自然也就沒了恐懼心理。這也應了戚繼光的那句話,“(狼筅)足以壯膽助氣”。

隨着狼筅投入戰場,剋制狼筅作用明顯的武器也逐漸開始出現,比如銃、弓、弩等遠程攻擊武器,手持笨重狼筅的士兵完全沒有抵抗能力。

基於這一點,就要提到戚繼光著名的抗倭奇陣——鴛鴦陣。

鴛鴦陣中最基本的單位由5人構成,最前方的一人爲挨牌手(或藤牌手),挨牌手一般爲5人組的伍長。在挨牌手身後則是持狼筅的士兵,這樣一來,遠程武器的攻擊將無法對狼筅兵造成傷害,在狼筅兵身後,則配備兩位長槍兵,一旦有倭寇試圖靠近或者被狼筅兵控制,兩位長槍兵就會迅速上前進行擊殺。

在槍兵之後,有一人持短兵器斷後,負責戒備敵人趁機近身,保護長武器士兵的安全。

在作戰的過程當中,爲了保證戰鬥力和團隊作戰的完整性,戚繼光制定了嚴厲的軍法,持牌人在進攻時必須毫無畏懼地發起衝鋒,如果持牌人退縮則會處斬持牌人,如果持牌人衝鋒,後面四人畏懼退縮,造成持牌人死亡,則這個5人小隊全部處死。

戚繼光抗倭能夠屢屢取勝,靠的是什麼?原因是什麼 第4張

如此一來,鴛鴦陣中的五人單位便成爲一個整體,攻防有度,進退一體,倭寇擅長的蝴蝶陣與長蛇陣都沒辦法有效發揮威力。

如果日寇的人數衆多也沒關係,鴛鴦陣可以根據敵人的人數變化,五個五人小組重新組合成鴛鴦大陣,倭寇仍然無法靠近,這也是爲什麼戚繼光抗倭,屢屢得勝的重要原因。

狼筅的製作方便,長度要遠超倭寇長刀的長度,竹子本身的堅韌,也能化解倭寇戰刀的鋒利,無法近身的倭寇自然也無法發揮近戰搏殺的功力。

最關鍵的是,嘉靖時期的明朝經濟問題嚴重,即便在軍費不足的情況下,這種狼筅依然可以軍隊自主製造,稱之爲“抗倭神器”、“倭刀剋星”,一點都不爲過!

最後,表達一下對戚繼光的敬意,感謝我們的民族英雄,在明朝時期依靠智慧擊退倭寇,保我家園!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