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小寒時節爲什麼要養生?小寒時節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小寒時節爲什麼要養生?小寒時節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寒正處三九前後,俗話說:“冷在三九”,其嚴寒程度可想而知,各地流行的氣象諺語也能佐證,如江南一帶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華北一帶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說法。廣西則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說法,也就是說,每年的大寒小寒雖說寒冷,但寒冷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這往往預示着大寒要冷。但是,總的來說,小寒節氣的到來,說明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來了,所以,這時候,從生活到養生,都有許多需要講究的地方。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小寒時節爲什麼要養生?小寒時節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生活上,小寒之前要做好防寒抗寒準備,儲存食物,準備衣物,小寒一到,要做好日常保暖。飲食上,涮羊肉火鍋、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爲小寒時尚。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調養身體的做法。日常飲食中國,小寒時節的到來,人們飲食以食用羊肉、狗肉等暖性食物常見。

古時候,如皋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着時代變遷,已漸漸淡化,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而隨着養生文化的不斷的傳播,人們對於節氣養生又多了一份興致,各種養生方法也層出不窮。江南一帶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也是說,這個節氣,年輕人注意不要食用過多肥甘厚味,辛辣之品,以免長出痤瘡之類。在飲食上,南京和廣東在飲食上頗有自己的特色。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小寒時節爲什麼要養生?小寒時節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第2張

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製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製一點,吃到春節前後。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南京人在小寒季節裏有一套地域特色的體育鍛煉方式,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擠油渣渣(靠着牆壁相互擠)、鬥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鬥)等。如果遇到下雪,則更是歡呼雀躍,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血脈通暢。

廣州不同,傳統上,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爲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裏面吃。廣東人很講究食療。小寒因處隆冬,土氣旺,腎氣弱,因此,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苦,補心助肺,調理腎臟。池曉玲說,所謂“三九補一冬”,但小寒時切記不可大補。在飲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乾等,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如山藥羊肉湯,太子參燉鵪鶉,遠志棗仁粥,山藥枸杞蒸雞,首烏煲雞蛋等。

養生中,小寒時節以進補爲主,也是進補的最佳時節,但進補並非一味地大量食用滋補品,而需要針對性,並且要有一定的節制性。按照傳統中醫理論,滋補分爲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如動後冒虛汗、精神疲乏,婦人子宮脫垂等體,宜用紅參、紅棗、白朮、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小寒時節爲什麼要養生?小寒時節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第3張

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如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脣蒼白、婦人月經量少且色淡等,應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和首烏等。補陰針對陰虛體質,如夜間盜汗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婦人白帶增多等體徵,宜用冬蟲夏草、白參、沙蔘、天冬、鱉甲、龜板、白木耳等。補陽針對陽虛體質,如手足冰涼、怕冷、腰痠、性機能低下等體徵,可選用鹿茸、杜仲、肉蓯蓉、巴戟等。陰虛陽盛的體質更宜選用冬蟲夏草、石斛、沙蔘、玉竹、芡實之類,配伍肉禽煲、燉湯水進補。

鍛鍊禁忌

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說明了冬季鍛鍊的重要性。在這乾冷的日子裏,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爲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裏,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爲,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