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項羽明明有過烏江的機會 項羽最後爲何選擇自刎在江邊

項羽明明有過烏江的機會 項羽最後爲何選擇自刎在江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項羽不過烏江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每當提起這段故事,我相信大夥兒心中總有一種擰巴感:項羽明明有機會逆風翻盤,爲什麼不過江,從頭來過?項羽啊項羽,你到底在想些什麼呀?

不止你想不通,很多人都想不通。

項羽明明有過烏江的機會 項羽最後爲何選擇自刎在江邊

李清照想不通,寫了一首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杜牧也想不通,也專門寫了首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清朝初年有個叫李漁的,這哥們兒腦洞比較大,他認爲,項羽不渡烏江,是怕被亭長給綁了。

這就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項羽何等神勇,會怕一個小小的亭長?人家好心幫你,你卻懷疑他的人品,豈有此理?

其實,不止別人想不明白,就連項羽自己到最後也沒想明白,自己爲什麼會失敗?他仍然固執地認爲,此天亡我,非戰之罪。

在我看來,與其說項羽是好面子,不如說,項羽是一個很感性的人,他很容易被情緒左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爲。

鴻門宴上,范增早看出了劉邦的野心不小,好幾次示意殺之,可項羽呢?被劉邦的幾句恭維就給忽悠了,不僅沒有殺他,反而好吃好喝招待着。

分封天下後,他只想衣錦還鄉,將秦朝的財帛美女統統運回彭城。有人勸不動他,背後說了他幾句,結果項羽的處置辦法就是:煮了!

兩軍陣前,項羽熬不住了,竟然提出與劉邦單挑的天真想法,我贏了,天下就歸我;你贏了,天下就歸你,結果被劉邦一口回絕。

烏江岸邊,面對唯一的逃生之路,項羽卻自覺無顏面見江東父老,一轉身,殺入了漢軍陣營中,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最華麗的一場謝幕。

縱觀楚漢這段歷史,我們常常會覺得疑惑,項羽手裏明明有一手好牌,可爲什麼打到最後,卻輸給了油膩中年大叔劉邦?

項羽明明有過烏江的機會 項羽最後爲何選擇自刎在江邊 第2張

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討論,有人說項羽不善用人,韓信、英布、范增這些人原本是跟他混的,可結果呢?韓信不受重用,離他而去;英布被他猜忌,最終背叛了他;范增跟他翻臉,負氣而去。有人說項羽過於迷信武力,每到一處動輒屠城,一言不合就要煮人,最終使得人心離散。

我不想炒冷飯,想換個角度聊聊這個話題。在我看來,項羽和劉邦,最根本的區別是戰略和戰術。那麼問題來了,戰略和戰術,到底有什麼區別?戰術,僅能決定一場戰鬥的勝負;而戰略,卻可以決定一家公司的興衰。一個不明白戰略的人當上最高決策者,是極容易產生方向性的決策失誤,毀掉整個團隊。

而項羽,無疑就是那個眼中只有戰術,沒有戰略的人。爲了說明這一點,我們不妨來對楚漢戰爭做一場覆盤。毫無疑問,項羽的起點要比劉邦高出太多。且不說他是個長腿歐巴,力能扛鼎,擁有極高的人氣顏值,從出身來講,他是項氏家族的繼承者,身上流淌着貴族的血脈。人家爺爺是楚國的大將軍,親叔叔是反秦起義軍的帶頭大哥,徹徹底底的官N代,簡直是人生贏家。

項羽擁有如此高的起點,他的戰術一直都很出色,身經七十餘戰,每戰必勝,可惜他缺乏全局觀念,他知道怎麼去獲取勝利,卻不知道怎麼樣運用勝利。戰術上的巨大優勢並不能彌補他在戰略上的巨大缺陷,這就是項羽最終失敗的根源。

看到這裏,不知道你有沒有想起一個和他同時代的西方悲劇英雄?沒錯,正是漢尼拔。漢尼拔曾發誓,永遠做羅馬的敵人。那一年,他帶着軍隊奇蹟般地穿越阿爾卑斯山,橫掃意大利,攪得整個羅馬天翻地覆,打出了令羅馬幾乎全軍覆沒的坎尼之戰。

但是,他的副手在坎尼之戰大勝後說了一句話:漢尼拔啊,你比任何人都懂得如何獲取勝利,但你不懂得如何利用你的勝利!

項羽明明有過烏江的機會 項羽最後爲何選擇自刎在江邊 第3張

項羽也是一樣,他雖然每戰必勝,但在常年的軍事生涯中,他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彭城之戰,劉邦戰敗後,退至滎陽一線收集殘部,在滎陽以東打敗了乘勝追擊的楚軍,暫時穩定了戰局。在這裏,劉邦跟項羽對峙了兩年半。爲了徹底孤立項羽,劉邦積極拉攏彭越,重用韓信,完成了對項羽的戰略包圍,而項羽竟然無動於衷!

最後,他還是失敗了。可是,我依然願意熱情地歌頌這個偉大的失敗者。我們常常以成敗論英雄,對於成功者,我們投以鮮花和讚美;對失敗者,我們大加撻伐,盡情嘲笑。可唯有項羽凌駕於這一規則之上,雖然兵敗身死,卻贏得了後世的敬仰。

項羽代表了中國的貴族精神,他死後,這種貴族精神也隨之而亡,再沒有那種臨死不屈的傲慢,對高尚靈魂的崇拜,對尊嚴的無比敬畏。

他讓我們明白,出了局的,依然是英雄。

在下面這本書裏,我湘西地說了劉邦對項羽的所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