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孫可望的結局是什麼?孫可望爲什麼與李定國分道揚鑣?

孫可望的結局是什麼?孫可望爲什麼與李定國分道揚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可望是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的義子,深受張獻忠的重用。張獻忠去世之後,孫可望與李定國一起接手張獻忠的勢力。隨後實行聯明抗清政策,成爲南明權臣。後來又投靠清朝,協助清朝清繳南明勢力,被清朝封爲義王。

孫可望事三主,張獻忠、永曆帝、順治帝,但是最終結局卻並不好。若是猜測一二的話,個人認爲可能還比不上李定國呢!

孫可望的結局是什麼?孫可望爲什麼與李定國分道揚鑣?

孫可望最開始投降清朝的時候,的確得到清朝的重用。順治帝親自在太和殿接見他,十天之內,皇帝賜宴就達三次,賜銀兩次共——萬二千兩,另外賜給府第、解袍、朝衣、緞匹等,孫可望成了清廷紅極一時的人物,後來又封他爲義王。然而最後,他卻得到了個死因不明的下場。

若說孫可望爲什麼結局悽慘,其實和當初被清廷清繳的三藩一樣。要說當初三藩叛亂是沒有根由的嗎?當然是有!那就在於清朝準備削藩了,這在觸及自己根本利益的情況下,吳三桂自然會出手。

清朝早些年藉助吳三桂等人之手,統一中國,所以許以高官厚祿。但是等到時局穩下來之後,勢力強大的三藩就成爲清廷的眼中釘肉中刺。爲了鞏固皇權,自然就將屠刀指向了諸位異姓藩王。孫可望的結局,只不過比吳三桂等人來的早一點而已。

孫可望的結局是什麼?孫可望爲什麼與李定國分道揚鑣? 第2張

但是隨着南明勢力的覆滅,孫可望對清朝的作用,自然也隨之減少。所以後來孫可望經常受到彈劾,各種被責問。順治十六年,被人揭發放債取利等事。這事兒在當時朝中大臣中十分常見,其他人順治帝根本不予理會。但是到孫可望這兒,順治帝巴不得能多問些罪,自然不會放過。

順治十七年六月,孫可望被迫上疏請求辭去義王封爵和冊印。十一月,孫可望就去世了。清朝史書記載,孫可望是病死的。但是野史和現代學者則認爲,孫可望應當是隨從狩獵之時,被箭射死的。“封爲義王,尋被酖”。

康熙七年,朝廷下令將義王孫徵淳的年俸由五千兩減爲三千兩。十一年,孫徵淳病死,其弟孫徵灝請求襲封,降封爲慕義公。孫徵灝死後,其子孫宏相再降襲一等輕車都尉。乾隆三十六年,就直接不給於襲爵了。“孫可望子孫所有世職,嗣後不必承襲。”

孫可望的結局是什麼?孫可望爲什麼與李定國分道揚鑣? 第3張

狡兔死走狗烹,孫可望實際上就是清廷用來對付南明和李定國的一把刀。敵人消失之後,這把刀自然也就失去了作用。而清朝又不想閒養着,自然會想法設法收回當初給予的東西了!

李定國和孫可望二人都是張獻忠的大將,本來應該親密無間,但是最後兩人卻背道而馳,甚至於舉刀相向,這是爲什麼呢?

孫可望和李定國兩人之間的仇隙,源於孫可望的自私自利和小人之心。兩人矛盾的根源,在於李定國的聯明抗清政策。孫可望想自己守着一畝三分地過日子,而李定國則主子與南明共同抗擊清軍。孫可望雖然表示反對,但是大部分將領都站在李定國這邊,所以事成定居。因爲這樣,孫可望對李定國有嫉妒有間隙。

孫可望的結局是什麼?孫可望爲什麼與李定國分道揚鑣? 第4張

而後來李定國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在軍中的威望、戰功的增加,讓孫可望對李定國十分忌憚。孫可望原本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挾持永曆帝,自己稱王稱霸,但是卻被李定國阻止,如何不恨上李定國?

後來李定國對上清軍,在桂林迫使清定南王孔有德兵敗自焚,在衡州殺死清軍悍將敬謹親王尼堪。接連拿下清廷兩王,天下震動,民間全都是對李定國的欽佩和讚揚。孫可望又不平了,最終與李定國反叛。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