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孫可望爲什麼會跟李定國不和?真相是什麼

孫可望爲什麼會跟李定國不和?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孫可望爲什麼會跟李定國不和,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鑑於李自成大順軍主力被清軍擊潰後,盤踞在四川的八大王張獻忠,成爲清廷的下一個目標。和碩肅親王豪格,被任命爲靖遠大將軍南下入川。1647年1月2日,在西充鳳凰山親臨前線,指揮大西軍鏖戰清軍的張獻忠,被豪格親手射死,大西軍陷入羣龍無首的境地,在張獻忠四位義子的帶領下,被清軍擊破的殘部,只能脫離戰鬥,向南撤離。

而那位追隨張獻忠起義,身爲四大義子之後的孫可望,此時已然成爲張獻忠事業的繼承人。孫可望,陝西延長縣人,此人出身貧苦,身材不高,在張獻忠起事時,便追隨他,成爲張獻忠的心腹。孫可望驍勇善戰,而且狡詐多端,做事情不擇手段,大敗前來征剿的明軍,因此被人稱爲“一堵牆”。

孫可望爲什麼會跟李定國不和?真相是什麼

張獻忠看重他,收他爲螟蛉義子,跟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並列,賜姓改稱張可望,受封平東將軍。張獻忠在放棄成都,北上迎擊入侵的清軍時,據時人吳偉業編撰的《鹿樵紀聞》所載,張獻忠爲防止家屬被俘受辱,將幾十名妻妾和幼子處決。張獻忠欣賞看重孫可望,有心讓他擔任世子,但必須要聯明抗清。

張獻忠罹難後,餘部在孫可望和李定國的帶領下進軍雲南,並在此立足,孫可望自稱國主。孫可望和李定國等人,率領大西軍聯明抗清,取得一系列戰果,曾一度收復湖南大部分州縣,僅有嶽州、常德、辰州尚在清廷的掌控下。

可惜好景不長,剛取得一定戰果的孫可望,不願依附南明,李定國以死相逼,孫可望才勉強同意,派使者前往廣西跟永曆帝談判。張獻忠四大義子中的定北王艾能奇,在領兵入滇時,早已中箭身亡。李定國和劉文秀又想替張獻忠報仇,輔佐永曆帝克復中原,孫可望又嫉妒李定國在大西軍中威望要盛於自己,所以二人嫌恨越來越大。

不久,李定國兩蹶名王,定南王孔有德被逼自焚,和碩敬謹親王尼堪臨陣被殺,李定國收復了幾十個州縣,震動天下。在對清戰爭沒有多少功勳的孫可望,嫉妒李定國聲名顯赫,本打算在沅州設鴻門宴,將前來議事的李定國騙來殺死。最後還是劉文秀替李定國解圍,在途中將李定國接到廣西。

孫可望爲什麼會跟李定國不和?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孫可望在受封秦王之後,以皇帝自居,雖然他領兵抗清沒怎麼出力,但卻是位挑起內鬥的行家裏手。對李定國不滿的南明官員,也依附孫可望,挑撥二人關係。被孫可望控制監視的永曆帝,如坐鍼氈,而忠於永曆帝以吳貞毓爲首的十八位朝臣,準備迎接在廣西抗清的李定國,回來主持朝政。結果此時被依附孫可望的南明官員得知,1654年農曆三月,孫可望以“欺君誤國,盜寶矯詔”爲名,將十八朝臣殘害。

在安龍城內訌,忙得不亦樂乎的孫可望,聽聞李定國在新會和清軍對壘失利,孫可望不發援軍,坐視李定國兵敗。之後又下令,李定國敗軍撤退所到之處,不得爲其供給糧草,並派遣部下率軍截擊李定國。

內戰內行的孫可望,在1656年的寶慶府之戰,以十萬之衆的優勢反被清廷的定遠大將軍屯齊擊敗,傷亡慘重的孫可望因此戰再也不敢與清軍交鋒,而是率殘部撤往貴陽。

一年後,整軍經武,秣馬厲兵的孫可望,再次掛帥出征,但這次孫可望同室操戈,親率十萬大軍矛頭對準李定國。李定國所部僅有三萬,形勢嚴峻,但李定國在軍中頗有威望,而且很多大西軍舊部不願內戰,雙方軍隊在雲南曲靖交水河畔佈陣。結果尚未交鋒,孫可望的部下白文選便投奔李定國,孫可望親率精兵衝陣,結果被李定國擊退。

白文選趁機率領精騎衝擊孫可望軍隊的側背,承受不住打擊的孫可望軍潰敗,而孫可望其他部將也紛紛倒戈,投奔李定國。十萬大軍頃刻土崩瓦解,衆叛親離的孫可望在幾十名親兵的保護下,勢窮投清。

孫可望爲什麼會跟李定國不和?真相是什麼 第3張

負責湖廣軍務的洪承疇,看到孫可望來降,如獲至寶,將孫可望安置於長沙。孫可望出賣李定國,本來打算跟南明劃江而治的清廷,因此知悉南明軍力的虛實。而紅極一時的孫可望被封爲義王,送往京城面聖。

公元1658年五月初二,清廷派出多位親王顯爵在京郊迎接孫可望,場面非常隆重。第二天,順治皇帝在太和殿接見孫可望,並賜宴款待,恩裳不斷。孫可望也非常賣力氣,將南明軍情和盤托出,並寫信招降舊部。

待到西南大局已定時,清廷突然收拾這條豢養不久的走狗,1658年七月,有御史彈劾孫可望,擅用公家的驛傳將白身無官的弟弟孫可升接到京城完聚。孫可望嚇得連忙上書請罪,結果第二年,又有人揭發孫可望放債,順治帝命內閣學士去孫可望義王府中宣讀諭旨,斥責孫可望。

1660年,孫可望歸降的第三年,永曆帝逃往緬甸,西南大局已定,失去利用價值的孫可望,在當年病逝,時人有人認爲,孫可望是“隨出獵被射死”。孫可望去世後,承襲其爵位的子孫被清廷打壓,在乾隆時代更是下詔決定“孫可望子孫所有世職,嗣後不必承襲”,而且還將孫可望,編入《貳臣傳》乙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