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什麼說孫傳庭是大明最後的希望?孫傳庭怎麼敗給李自成的?

爲什麼說孫傳庭是大明最後的希望?孫傳庭怎麼敗給李自成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孫傳庭怎麼敗給李自成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孫傳庭就是再能打仗,他也不可能贏。人與人打架,其實打的就是票子,誰票子多就可以多打兩拳,反正賠得起。

同樣的道理,打仗也是一樣,拼的就是手裏有沒有錢,有沒有糧草。有錢了士兵們才願意跟着你幹,有糧草了士兵們纔會有鬥志,戰馬纔會有精神。

可惜這些條件,孫傳庭的兵馬具備嗎?並不具備。當時崇禎窮的都要把龍內褲給當掉了,哪裏還有錢支援孫傳庭的10萬大軍呢?

爲什麼說孫傳庭是大明最後的希望?孫傳庭怎麼敗給李自成的?

01崇禎沒錢打仗,只能敦促孫傳庭速速進軍。

這是一支孤立無援的大軍,也是大明王朝能夠抵擋李自成的最後一支精銳。可以說鎮守潼關的孫傳庭,內心非常複雜。

二十一日,師次陝州,檄河南諸軍渡河進剿。九月八日,師次汝州,僞都尉四天王李養純降。養純言賊虛實:諸賊老營在唐縣,僞將吏屯寶丰,自成精銳盡聚於襄城。遂破賊寶丰,斬僞州牧陳可新等。遂搗唐縣,破之,殺家口殆盡,賊滿營哭。轉戰至郟縣,遂擒僞果毅將軍謝君友,斫賊坐纛,尾自成幾獲。---《明史》

肚子又在咕嚕咕嚕叫了,今天已經兩頓飯沒得吃了。此前崇禎皇帝已經多次下達了催戰的聖旨,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肚子餓了誰也頂不住啊。

爲什麼說孫傳庭是大明最後的希望?孫傳庭怎麼敗給李自成的? 第2張

李自成帶領大軍橫衝直撞,隨意屠殺老朱家的王爺,這讓崇禎非常惱火。何況李自成還自己建立了一個地方政權,已經打算稱王了。

崇禎皇帝忍無可忍,所以纔會催促孫傳庭決戰。其實殺宗室、自立爲王,都是崇禎皇帝的藉口,真實的原因是,崇禎皇帝兜裏沒錢了。

孫傳庭原地待命一天,那就多一天兵變的風險。與其等到兵變,還不如速戰速決。有人就問了孫傳庭手裏10萬人馬,難道就能就地取材,在當地搶掠一些作爲補充嗎?

還真不行,爲什麼呢?因爲當時的中原地區,已經是一片狼藉。餓死的老百姓到處都是,不想餓死的,全都參加了李自成的大軍。別說搶糧食,能夠搶到樹皮都要謝天謝地了。

沒有錢打什麼仗呢?在這種情況下,孫傳庭只能硬着頭皮跟李自成交戰。這是毫無準備的一場大戰,既沒有足夠的糧餉,又沒有精心部署。

孫傳庭戰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李自成不是高迎祥。他手裏已經有足夠的兵馬對抗明朝大軍,而且走到哪兒搶到哪兒,可謂是兵多糧足。這個時候又以逸待勞等着孫傳庭。

孫傳庭的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潼關被李自成攻破。最難以攻克的關隘被攻克以後,大明王朝哪裏還有希望呢?

爲什麼說孫傳庭是大明最後的希望?孫傳庭怎麼敗給李自成的? 第3張

02崇禎對潼關的重要性估計不足,直接導致大明滅亡。

崇禎皇帝不懂軍事,但是他懂瞎指揮。北京城距離西安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至少整個山西都是天然屏障。

自成空壁躡我,一日夜,官兵狂奔四百里,至於孟津,死者四萬餘,失亡兵器輜重數十萬。傳庭單騎渡垣曲,由閿鄉濟。賊獲督師坐纛,乘勝破潼關,大敗官軍。傳庭與監軍副使喬遷高躍馬大呼而歿於陣,廣恩降賊。傳庭屍竟不可得。傳庭死,關以內無堅城矣。---《明史》

這裏有駐軍的城池也有十多個,在崇禎皇帝眼裏,潼關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所以他纔會瞎指揮讓孫傳庭出來迎戰李自成。

爲什麼說孫傳庭是大明最後的希望?孫傳庭怎麼敗給李自成的? 第4張

堅守潼關,是當時明朝最恰當的做法,因爲潼關失守,距離北京城失守也就不遠了。糧餉短缺,崇禎應該想各種辦法去補充,而不是督促決戰。

這讓我想起了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秦國和趙國在長平相抗衡三年有餘。廉頗作爲主將,多次試探性進攻,都被秦國擊敗。所以三年來趙國毫髮無損。

可是趙孝成王覺得自己熬不住了,所以換下了廉頗,督促趙括速戰速決。結果導致了趙國45萬大軍全軍覆沒。

其實趙國熬不住的同時,秦國也熬不住了,大家都缺少糧餉。秦昭襄王卻能夠想盡一切辦法供應糧草,可趙孝成王卻一味地想要速戰速決。

同樣的道理,這個時候兩軍相持是最恰當的做法,因爲李自成根本沒有把握打下潼關。至少強攻之下,損失會很慘重。

而孫傳庭只要不出擊,10萬大軍鎮守潼關,怎麼可能會輸呢?這是崇禎皇帝戰略指導上的失誤,直接導致了北京城無險可守。

山西境內那些城池確實是有駐軍,可是城池堅硬程度,遠不能跟潼關相提並論。李自成打下潼關以後,整兵渡過黃河,山西境內守將,幾乎都是望風而降。

爲什麼說孫傳庭是大明最後的希望?孫傳庭怎麼敗給李自成的? 第5張

03孫傳庭爲何被稱爲大明最後的希望?

明史裏面對孫傳庭的評價是非常高的,認爲他的死,直接標誌着大明王朝的滅亡。那麼果真是如此嗎?

當時崇禎皇帝可以調動的集團軍隊在明面上有三路,一路是遼東的吳三桂,一路是荊襄的左良玉,還有一路則是孫傳庭手裏的軍隊。

事實上山海關的吳三桂是不能動的,他那五萬關寧鐵騎雖然戰鬥力強,卻需要抵抗滿清的進攻。而左良玉的大軍號稱六十萬之多,卻不聽從崇禎的調遣,儼然是佔山爲王了。

流賊蔓延中原,所恃以御賊者獨秦兵耳。傅宗龍、孫傳庭遠近相望,倚以辦賊。汪喬年、楊文嶽奮力以當賊鋒,而終於潰僨。此殆有天焉,非其才之不任也。傳庭敗死,賊遂入關,勢以愈熾。存亡之際,所繫豈不重哉!---《明史》

崇禎皇帝能夠調動的大軍只有孫傳庭手裏的10萬人馬了。此外那些零散的人馬根本無法撐場面。

所以說孫傳庭是大明唯一的希望,這件事一點也不假。可是我們必須要了解一件事,爲什麼滿清寫的歷史會如此標榜孫傳庭。

滿清不喜歡岳飛,所以武聖人換成了關羽。同樣的道理,着重宣傳孫傳庭是有道理的,和宣傳袁崇煥一樣,爲了告訴大家,崇禎皇帝是個糊塗蛋。

很顯然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現在我們誰都認爲崇禎是個糊塗蛋。袁崇煥這樣保家衛國的將領能殺嗎?孫傳庭這種大明最後的希望,怎麼可以不認可呢?

孫傳庭死了以後,崇禎皇帝非但沒有給予肯定,反而認爲孫傳庭是假死,偷偷逃跑了。這件事又成了崇禎身上的重大污點。

只要孫傳庭的形象越光輝,那麼崇禎的形象就越污濁。如果誰都懷念前朝的皇帝,那順治入關豈不是白搭了?

爲什麼說孫傳庭是大明最後的希望?孫傳庭怎麼敗給李自成的? 第6張

總結:孫傳庭很重要,但是潼關更重要。

明朝與大順之間的博弈,靠一兩個人是無法改變戰局的。孫傳庭的確厲害,甚至擊敗了前任闖王高迎祥。可是他無法扭轉大明朝失敗的局面。

相比較孫傳庭,潼關對大明朝更加重要。其實不管是誰鎮守潼關,只要守住了潼關,也就是守住了大明江山。

這就好比荊州對劉備集團來說,比關羽更加重要一樣。死一個孫傳庭真的不算什麼,可是要命的是孫傳庭戰死,順帶着把潼關也給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