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李鴻章的家族後人竟然有3位億萬富翁

揭祕:李鴻章的家族後人竟然有3位億萬富翁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鴻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作爲淮軍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曾經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爲“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鴻章軍功顯赫,歷任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終於在1870年繼曾國藩出任直隸總督,後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籌辦洋務,成爲同治、光緒兩朝的地方重臣。因爲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權,統領一方,有人甚至稱其“坐鎮北洋,遙執朝政”。面對清廷內部封建頑固派的重重阻撓,李鴻章曾雄辯地提出“處今日喜談洋務乃聖之時”。他認爲在追求自強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外須和戎,內須變法”的洋務總綱,也就是在列強環伺,外侮日甚的環境中,盡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爲中國的洋務——自強建設贏得儘可能多的和平時間。爲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負,處理過許多重大的對外交涉。

1901年9月7日,李鴻章代表大清國與11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文件上,李鴻章將“李鴻章”三個字籤成了“肅”字的模樣,這三個字擠在一起,即虛弱無力,又辛酸悲苦。很明顯,李鴻章在此時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肅毅伯”來落下這個恥辱的款。李鴻章在簽字回來後大口大口地吐血。醫生診斷爲:胃血管破裂。1901年11月7日,這位大清重臣已處在油盡燈枯之際,他“久經患難,今當垂暮,復遭此變,憂鬱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牀頭逼迫他簽字的俄國公使走了之後,身邊的人大哭:“還有話要對中堂說,不能就這麼走了!”李鴻章的眼睛又睜開了,身邊的人對他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與中國爲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鴻章兩目炯炯不瞑,張着口似乎想說什麼。身邊的人再說:“未了之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李鴻章“目乃瞑”,帶着無盡的遺憾,離開了人世,享年78歲。

揭祕:李鴻章的家族後人竟然有3位億萬富翁

根據收集的資料,李鴻章一生簽訂了30 多個條約。根據我所收集的資料,由李鴻章作爲清政府代表與列強簽定的不平等條約有:1871 年8 月《中日修好條約》;1876 年9 月中英《煙臺條約》;1884 年5 月中法《會議簡明條款》;1885 年4 月中日《天津條約》,同年《中法新約》;1895 月中日《馬關條約》,同年11 月,中日《遼南條約》;1896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同年中日《遼南條約》;1896 年3 月,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同年6 月《中俄密約》;1898 年6 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條約》;1901 年9 月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等。

歷史點評:他是一個弱國的外交強手,也是經濟天才;軍事上內戰屬強者,外戰屬庸者(不完全是弱者),軍事思想不如他的後輩先進;文化上是奉行“中體西用”的代表——這點個人比較欣賞,這纔是真正的“拿來主義”,比“全盤西化”和“閉關自守”都來得符合實際;官場生存方面,也屬於強者,一直能立於政治的中心;政治理念上,他只能屬於封建王朝的衛道士,根本不是什麼新時代的代表——他就是自己評價自己的那種“爲破屋子修修補補的裱糊匠”,根本不會想到把那間“破屋子”完全推倒了,再建一座新的。梁啓超說得好:“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採訪中,當談起家族中最有實力的人,很多李家後代都提到了李家老六房“家”字輩三兄弟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他們是李昭慶的第四代孫,現居海外,都是億萬富翁,且深居簡出,頗爲神祕,被稱爲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艦”。

聯姻成就龐大家族網絡

李鴻章生前共有兩任正室夫人。1845年,他按照家人安排與周氏聯姻,直至1861年原配周氏去世。之後,李鴻章娶了安徽太湖一個著名書香之家的千金趙小蓮。趙小蓮的祖父是清嘉慶元年的狀元趙文楷。自趙文楷起,趙氏祖孫四代進士。原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也出身於這個趙氏家族,是趙小蓮的侄重孫。趙小蓮的身價自然非同一般。李鴻章對這個繼室格外看重。封建社會原配夫人的地位很高,死後應與丈夫合葬。但最終與李鴻章合葬的,竟是繼室趙小蓮。相傳,趙小蓮有“旺夫運”,從1863年到1892年,她嫁到李家的30年,恰恰是李鴻章在中國政壇上最大紅大紫的30年:辦洋務,辦海軍,辦學堂,都是在這一時期。1892年趙小蓮去世,李鴻章也開始走向低谷。

李氏家族雖然以辦洋務著名,但骨子裏卻還是個很念舊的家庭。李家起家、打仗靠的是淮軍,兒女婚嫁時最相信的也是淮軍,特別看重地方上很有實權的官僚家族,希望借豪門聯姻鞏固家族的地位。四川總督劉秉璋曾師從李文安和李鴻章父子,後又被李鴻章調往淮軍,統領淮軍的主力部隊。而劉李兩家,從兒女到姑侄,竟先後通了七門姻親。除了與淮系要員聯姻外,李家還攀了很多闊親戚,來擴充自己的實力。曾國藩的長子,盛宣懷的長子,段祺瑞的外孫女,湖州望族徐仁良,江南首富劉鏞的曾孫……都和李家成了親戚。李鴻章不像他的兄弟那樣多子多孫,他只有三個兒子:經方、經述、經邁。其中,大兒子還是從六房李昭慶家過繼來的。

在婚姻問題上,李鴻章的女兒菊耦名聲頗爲響亮。她與張佩綸的傳奇婚姻,曾引起世人的關注。張佩綸當時已年近四旬,結過兩次婚,由於他在福建馬尾海戰中的錯誤指揮,導致福建水師全軍覆沒,背上了罪臣的名聲。李鴻章欣賞他的才學,並沒有嫌棄他,毅然決然要將最心愛的女兒嫁給這中年男子。據說當時趙氏夫人哭鬧着不讓最心愛的女兒過門,只因菊耦也十分欣賞張佩綸的才華,只好作罷。菊耦的孫女便是現代著名小說家張愛玲。雖然李氏家族的聯姻網,看上去密不可破。然而,李鴻章去世後,隨着時局的變動,李氏家族也四分五裂。他們大都揹負着罵名,開始自力更生。其中,有的利用分得的家產,秉承好學上進的家風,開拓了一片天地;也有些子嗣,因爲吸食大煙,打牌賭博,下場悲慘。

揭祕:李鴻章的家族後人竟然有3位億萬富翁 第2張

第四第五代靠自己改變局面

李鴻章家族的第四代和第五代,遇到的最大障礙是出身問題。他們多半沒有沾到父輩的光,惟有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改變局面。在如今的李家後代中,李道增是學術地位最高的一人。李道增1930年1月出生於上海,是李鴻章之弟李鶴章的第五代孫。他是清華大學首任建築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道增的父親很早便離開安徽來到了上海,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李道增母親就讀於上海中西女中。在這個“半新不舊,不中不洋”的家庭薰陶下,他從小就接受着中西兩種文化教育。李家是傳統的大家庭,李道增記得:“父親受禮教的影響,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守法;家教很嚴,非常重視小孩的教育,要懂禮貌,懂得做人,每學期成績單都要給家長看”;“父親很重視中文的教育,要我們寫大字、練小楷。”李道增英文功底很紮實,他六七歲起開始學習英文,上中學時就開始看英文參考書。正是由於李道增有這一特長,在我國最早與西方在建築領域內交流時,他成了不可或缺的人才。在李道增看來,這一切也與家族的傳承有關。“李鴻章開展洋務運動,那麼早就開始接觸西方,引進了很多西方的科技和理念,他也把西方的教育帶到了家中。我父親英文和國學就非常好,是他教育了我。”

在上海普陀區真光路的一個小區內,記者見到了李昭慶(李鴻章六弟)的第五代孫李道鈞。李道鈞1944年生,退休前是上海染料化工八廠助理工程師。李道鈞說,當年他的曾祖父李經敘曾被李家託付給晚清著名外交官伍廷芳,後出任江南製造局會辦和金陵製造局總辦,精明能幹。伍廷芳出任駐美國、西班牙、祕魯公使時,李經敘以二等參贊的身份赴祕魯,負責代辦公使事務。數年後,又赴墨西哥任職,但非常不幸,沒去多久就病逝在那裏。後來,李經敘的大兒子李國源、侄子李國棟都相繼當了外交官,加上李鴻章,祖上可謂三代外交官之家。採訪中,當談起家族中最有實力的人,很多李家後代都提到了李家老六房“家”字輩三兄弟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他們是李昭慶的第四代孫,現居海外,都是億萬富翁,且深居簡出,頗爲神祕,被稱爲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艦”。

李家昶和李家景兄弟,年紀輕輕便離開父母到了香港,身上只有幾十美金,一切從頭學起,經過十數年的努力,成爲香港著名的實業家。從國內到國外,從輕工業到重工業,李家昶兄弟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們還曾一起闖蕩非洲,旗下企業有環球鋼鐵廠、環球搪瓷廠、西茂鋼鐵廠、捷豐紡織印染廠等等。李家曙1927年出生,曾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開始創業時什麼雜活都幹過,從香港到新加坡,從銀行業、紡織業到礦業,甚至還在馬來西亞的原始森林裏開過鎢鐵礦。他憑藉自己的打拼,硬是闖出了一片天地。李氏家族自改宗以來綿延數百年,繁衍十幾代,現在的李氏後裔以道、永、昌輩居多,遍佈海內外,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家望族。李道鈞告訴記者,李家人歷經百年風雨,如今也開始重建家族聲望。幾年前,李家曙還在新加坡設立、主持了一個李氏家族尋根網站,不斷將海內外李家人的情況,以及專家學者研究李鴻章與近代中國的論文在網上刊出,以增加了解,互通聲息,聯絡感情。這大概是中國第一個以家族爲主題的網站。李鴻章家族還會續寫出怎樣的傳奇,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