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年羹堯之死是咎由自取 還是雍正有意爲之?

年羹堯之死是咎由自取 還是雍正有意爲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年羹堯其實既不完全是因爲戰功赫赫,驕橫跋扈,功高蓋主被雍正懷疑,嫉妒而賜死,也不完全是因爲作威作福,貪贓枉法,結黨營私被羣臣清流彈劾而判死。或許兩者的原因都有一些,但是和他對國家的貢獻,和雍正的感情相比,還是有所平衡的,再怎麼樣,也罪不至死。

其實很大程度上,任何人處在當時的歷史環境裏,處在他那個位置,都是必死無疑的。對於年羹堯而言,自他走上助君奪嫡,邊塞平叛之路,成爲一個影響朝局,至關重要的政治棋子以後,就已經是難以善終了。而對於雍正而言,自他選擇年羹堯,隆科多等人,立下蓋世之功,然而自己又要推行改革,得罪當朝大部分官吏,就難以保全這些鷹犬的性命。

年羹堯之死是咎由自取 還是雍正有意爲之?

網絡配圖

年羹堯有三個重要的身份,第一,雍正在潛邸時期的核心成員,與隆科多一起,協助和保護他成功即位。第二,康熙朝征戰西藏,平定叛亂的能臣。第三,雍正朝征戰青海,平定叛亂,匡扶江山社稷的英雄。可以說他對雍正王朝的功勞和貢獻,是前無古人,上不封頂的。在封建王朝,這樣的人,雖然冒了風險,幹了大事,卻不管三觀正不正,內心忠不忠,最終一般都是沒有好下場的。比如宋朝的岳飛,明朝的于謙、胡宗憲、袁崇煥、毛文龍......後來的李鴻章等。

年羹堯,字亮功、號雙峯,生於公元1679年,卒於公園1726年,享年僅47歲,原籍安徽懷遠,改隸漢軍鑲黃旗,同進士出身。雍正帝的敦肅皇貴妃之兄。

大家都稱年羹堯年大將軍,那就以爲他只不過是個帶兵打仗的武將。事實上,年羹堯並非單純的一介武夫。而是出身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其高祖父年富官至明朝戶部尚書。父親年遐齡官至湖廣巡撫。這些都算是比較大的官了。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年羹堯中式己卯科順天鄉試舉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聯捷三甲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年間就歷任散館、授檢討、四川鄉試正考官、翰林院侍講學士、廣東鄉試正考官、禮部侍郎、內閣學士等。也就是說,年羹堯的功名是自己考的。如果他今後不被派去帶兵打仗,很可能和他祖輩一樣,當個尚書侍郎什麼的。他在雍正發跡之前,自己就已經憑着自己的本事成爲等級不低的文官了。有本事的人,難免驕傲,自尊心強。

1709年,年羹堯的妹妹年氏被選爲雍親王側福晉,他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爲了胤禛,也就是未來的雍正帝的嫡系親信。同年,年羹堯被擡入漢軍鑲黃旗並被任命爲四川巡撫。派年羹堯去四川,並不是胤禛的意思,而是康熙的意思。早在雍正即位以前,年羹堯就屢立戰功,深受康熙器重。

年羹堯之死是咎由自取 還是雍正有意爲之? 第2張

網絡配圖

康熙在逝世前,給雍正留下了一內一外兩位關鍵人物,保護他順利即位。在內的是九門提督隆科多,拱衛京畿,在外的就是年羹堯,一夫當關,相當於節制了整個西北的兵事,也就反過來爲朝中雍正形成猛虎在山的照應之勢。

在清朝早期,作爲一個漢族將領,打仗時要想號令千軍,打贏硬仗,除了英勇善戰,更重要的是必須生殺予奪,樹立權威,因此必然要得罪人。再加上年羹堯又倍受皇帝信賴,更是招人嫉妒。一場仗打下來,雍正要懷疑提防他,忠臣要挑剔他,反派要算計他,下人要嫉妒他......

平叛以後,手上全是血債,再要想全身而退,歸隱田園,且不說自己願意不願意,就算是實際操作起來,也很難實現。朝堂上,鄉野裏,全都是仇家。如果年羹堯主動請辭,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年羹堯的一生,可以這樣總結。最初,出生名門,自己憑藉才華步步高昇。後來深受重用,立下大功,但是得罪了所有人,想撤,又害怕被算計,不撤,又越來越被雍正懷疑。自己神經又比較大條,只有賴在位置上。最終,在各方壓力下,忠又表現不出來,反又沒有實力,只有坐以待斃,任人擺佈,落得萬劫不復。

年羹堯之死是咎由自取 還是雍正有意爲之? 第3張

網絡配圖

將心比心,任何人是年羹堯,當時一定都不可能簡單地驕傲而死。考得起進士的人又不傻。而他正確的心態應該是恐懼,委屈,悲哀。恐懼的是失去皇帝的信任,遭到報復,委屈的是自己對王朝有不朽之功,卻依然是個命如草芥的奴才,悲哀是感嘆皇家無情,命運無道。

清朝歷史上,只有一個對王朝有再造之功的漢大臣是善終了的,那就是曾國藩。然而曾國藩和年羹堯相比,有很大區別。清朝末年,內憂外患,滿清八旗已經是強弩之末,曾國藩不出來力挽狂瀾,基本就亡國了。而曾國藩出來收拾殘局,都是自己花錢,攢兵,沒有求着朝廷,過後自己又主動放棄兵權,這中間不存在得罪誰,好聚好散。但是年羹堯發跡於早期,向朝廷要錢要糧要官,還要管制一堆滿人,必然要得罪一大票人。曾國藩背後是非常牢固的皇權核心,而雍正要推行新政,自己的統治都是屢遭詬病,保守勢力連皇帝的面子都不給,集體吐口水滅了雍正的股肱,也是輕而易舉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