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雍正的皇位是怎麼來的 雍正真的篡位康熙的遺詔嗎

雍正的皇位是怎麼來的 雍正真的篡位康熙的遺詔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傳位十四子”,“傳位於四子”?雍正究竟有未篡改康熙的遺詔?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說起歷史上的皇子奪嫡事件,最著名的莫過於唐代的玄武門之變和清代的九子奪嫡;前者血雨腥風、刀光劍影,後者暗流涌動,遍佈玄機。

雍正的皇位是怎麼來的 雍正真的篡位康熙的遺詔嗎

玄武門之變,形勢所迫,李世民也無法掩蓋政變的性質,只能在細節上做文章爲自己洗白。

而九子奪嫡,雍正要的不僅是結果,還要過程的合法。

但是不管怎麼說,只要不是嫡長子即位,只要不是皇帝公開確定接班人,即位的合法性就會大打折扣。

比如雍正的登基,因爲康熙採用的是死後公開遺詔,所以他執政的合法性備受質疑。

直到現在,人們還在爲康熙遺詔有沒有被篡改而爭論不休。

那麼康熙的遺詔到底有沒有被篡改?

流傳最廣的說法,雍正命人將“傳位十四阿哥”中的“十”上面加了一橫,下面加了一鉤,改爲“於”,將繼承人十四阿哥變成了自己。

電視劇《雍正王朝》採用的就是這種說法:雍正帝在康熙帝病重之時,先是喂其毒酒,然後隆科多進來,直接篡改遺詔。

這種說法適合陰謀論,很多觀衆認可這一說法。

雍正的皇位是怎麼來的 雍正真的篡位康熙的遺詔嗎 第2張

但是,一些歷史愛好者,對此不敢苟同,甚至全盤否定這一說法。

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在清代,“於”和“於”字都是寫爲“於”的,是繁體字,根本無法篡改。

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對“於”做了解釋——當時的“於”被寫爲“虧”。他說:“於,於也”——即這兩個字是一樣的,都是語氣詞。

也就是說並非是正式文件中必須使用“於”,不可以使用“於”,“於”不是簡化字,“於”也不是繁體字。

所不同的是,書法家在寫“於”的時候,喜歡寫成“於”。

理論上說,如果起草聖旨的是漢人,可能寫成“於”,如果是個滿人,則有可能寫成“於”。

但是,即使篡改了漢文版遺詔,遺詔還有滿、蒙兩種文字,無論如何是無法修改的。

所以,如果真的存在康熙遺詔的話,遺詔是沒有被修改過的。

但如果康熙臨終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來得及立遺囑,或者大家看到的,根本就不是康熙立下的遺囑,討論修改沒有就失去意義了。

清史稿的記載是,康熙駕崩前宣讀遺詔。

而《上閣內諭》和《清世宗實錄》記載,康熙帝駕崩之時,當時的大臣們並沒有看到遺詔,而是先由隆科多口頭宣讀遺命。

等到三天之後,康熙遺詔才被拿出來頒佈天下。

換言之,大家看到的康熙遺詔,並不一定是康熙帝親筆所寫。

隆科多當時說話一言九鼎,因爲他身爲九門提督,手握兵權。

最有能力競爭皇位的十四皇子沒有在京,他不用考慮,也會站在四皇子這邊。

主要當事人沒有在康熙身邊,當他回來是木已成舟,十四阿哥還有資格辨別遺詔真僞嗎?

這時雍正已經登基,辨別遺詔能改變一切嗎?

遺詔的三種文字,已經註定康熙遺詔不能修改,但是前提是康熙立下了遺詔,並且在京的大臣看到的就是康熙親筆寫下的遺詔。

三天時間才讓大家看到遺詔,遺詔的真實性大打折扣,並不一定是修改,有可能直接就是僞造的。

所以我們說,康熙遺詔根本就無法證明雍正帝的皇位是合法的。

真正使雍正帝有着是否謀朝篡位爭議的謎團,則是另有原因。

對此說法,肯定有人反對,因爲《清聖祖實錄》寫得明明白白:“寅刻,召皇三子誠親王允祉等,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諭曰:“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以實錄來看,即使康熙沒有留下遺詔,即使遺詔並非康熙帝親筆所寫,但是這麼多皇子和大臣隆科多在場聆聽康熙指定四阿哥接班的遺言,不比遺詔更真實,更具有合法性嗎?

雍正的皇位是怎麼來的 雍正真的篡位康熙的遺詔嗎 第3張

但是仔細推敲,這種記載可信度不高,因爲這種說法出爐的時候,當事人已經不在人世了。

最初的說法,跟記載中的說法完全不同。

雍正剛上任的元年八月,雍正對大臣說:“命朕纘繼統緒,於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倉促之間,一言而定大計”。

這說明康熙帝臨終傳位給雍正帝,諸位皇子和大臣當時沒有在場。

雍正二年,雍正帝的說法又變了:“前歲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始下旨意,朕竟不知,朕若知之,自別有道理。皇考賓天之後,(隆科多)方宣旨於朕”。

到了雍正四年,還是出於雍正之口,繼位又有了第三種說法:“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諸兄弟及隆科多入見,面降諭旨,以大統付朕”。

這時候,八爺黨被基本清除,已經沒有發言權,雍正才說康熙生前頒佈遺詔,七位皇子名字在場聆聽,真的是“死無對證”。

這種說法,就是《清聖祖實錄》中的具體記載。

也就是說,《清聖祖實錄》關於接班過程的記載,是在事發多年後寫下的,當事人要麼已經死去,要麼被圈禁,無法出來否定。

綜上所述,雍正接班過程隨着時間改變而不斷更新,說法不一。

如果真的是臨終前指定了四皇子接班,在第一時間就該這樣說,這樣更有利於穩定大局,證明自己接班合法性。

可是那時候,雍正帝偏偏閃爍其詞。

等到雍正四年開始,反對派被清除之後,康熙生前指定接班人,七位皇子在場的說法纔出爐,可是這時候還沒有公佈都是哪些皇子在場。

到了雍正七年,才公佈了七位皇子的名字。

雍正的皇位是怎麼來的 雍正真的篡位康熙的遺詔嗎 第4張

到了雍正帝的兒子乾隆帝在位的乾隆六十年,在記述康熙、雍正兩朝皇權交替過程的時候,乾隆帝並沒有採用父親雍正帝修的《清聖祖實錄》中關於七位皇子在場的說法,而是寫道:

“六十一年十一月,聖祖在申昜春園不豫,命代祀圜丘。甲午,聖祖大漸,召於 齋宮,宣詔嗣位。聖祖崩。”

召誰了?沒有記載。

那麼乾隆帝爲什麼沒有采用父皇非常肯定的說法?

很大可能在於這個記載不是原始的,跟雍正幾次說法有矛盾。

康熙帝在晚年雖然對老四胤禛重用,但更是重用於皇十四子胤禵爲大將軍王。

以至於使當時朝野有了“聖意欲傳大位於胤禵”的猜測。

康熙帝對此傳言不可能不瞭解,在他油盡燈枯的時候,應該明火執仗地宣佈繼承人,不該暗箱操作,這樣更不利於安定團結。

如果那樣,誰還會質疑四皇子接班合法性。

雍正的皇位是怎麼來的 雍正真的篡位康熙的遺詔嗎 第5張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

總的來說,雍正是和合格的皇帝。他在位十三年,實施新政,在康雍乾盛世中起到了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功不可沒。

就像唐太宗那樣,只要政績斐然,國家承平,關愛子民,你執政是否合法,英雄不問來路,皇帝愛誰誰,真的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