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對劉仁軌的評價如何?他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後世對劉仁軌的評價如何?他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仁軌,字正則,唐朝時期宰相、名將,漢章帝劉炟之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劉仁軌出身尉氏劉氏,他自少孤貧,卻恭謹好學,成年後博涉文史。在唐太宗時以直言敢諫聞名,累官至給事中。唐高宗即位後,歷任青州刺史、帶方州刺史、同中書門下三品等職。鎮守百濟期間,因救援新羅,並在白江口之戰大敗倭國、百濟聯軍而名震天下。一度以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受命防禦吐蕃。武則天攝政時,擔任西京留守,封樂城郡公。

垂拱元年(685年),劉仁軌逝世,年八十四。冊贈開府儀同三司、幷州大都督。唐中宗即位,加贈太尉。唐玄宗時,追諡“文獻”,並配享高宗廟廷。撰有《行年記》《永徽留本司格後本》等,今已佚。

軼事典故

當居宰相

劉仁軌雖然位居宰相,從不驕傲自大,每次會見貧賤時的舊友,不改平民時的樣子。剛任陳倉尉時,觀相人袁天綱對他說:“你最終會位居宰相,年近九十。”後來果然應了他的預言。

心存富貴

劉仁軌任檢校帶方州刺史時,對別人說:“老天打算讓我這老頭富貴吧!”於是請求到了朝廷頒佈的歷書和歷代皇帝的名諱,有人詢問這是爲什麼,劉仁軌回答說:“我會平定遼東,頒示大唐正朔,讓當地夷人遵奉。”結果都像他說的那樣實現了。

後世對劉仁軌的評價如何?他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矯枉過正

顯慶五年(660年),劉仁軌爲李義府陷害,所督船隊在途中遇風沉沒。朝廷派監察御史袁異式審訊,李義府暗示袁異式:“你如果能辦成這事(陷害劉仁軌),不用擔心沒官做。”袁異式到達後,對劉仁軌說:“你與朝廷中什麼人有仇恨,應當提前爲自己打算。”劉仁軌說:“我當官不稱職,國家有正常的刑罰,您依法將我處死,我沒有什麼可逃避的。如果自作主張讓我自盡,以使仇人高興,我當然不甘心!”袁異式於是結案上報。離開時,他還親自上鎖,怕劉仁軌逃脫。

劉仁軌任大司憲後,袁異式大懼,內心不安,趁醉向劉仁軌辯解。劉仁軌將酒杯裏的酒倒光,對他說:“我劉仁軌如果記着舊事,就像這酒杯一樣!”等到劉仁軌升任右相,袁異式被改授爲詹事丞,時人議論紛紛。劉仁軌聞訊後,又推薦袁異式任中臺司元大夫。監察御史杜易簡對人說:“這就是所謂的矯枉過正(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啊!”

解事僕射

上元二年(675年),劉仁軌與戴至德分任左、右僕射。二人按日輪流接受訟辭。劉仁軌常用美言答應遞送訟辭人的要求。戴至德定要據理責問,未曾輕易表態。如果確有冤枉,他才私下上奏爲其申辯。因此,時人都稱讚劉仁軌。

曾有一位老婦人要找劉仁軌呈遞訟辭,錯找了戴至德。戴至德還未完看完訟辭,老婦人發現找錯了,說:“原來以爲是懂事的僕射,竟是不懂事的僕射!快把訟辭還我!”戴至德笑着把訟辭交還她。時人稱讚他爲寬厚長者。

計殺嗣宗

嗣聖元年(684年),宰相裴炎被下獄,武則天派郎將姜嗣宗前往長安。劉仁軌問姜嗣宗洛陽的情況,姜嗣宗說:“我覺得裴炎舉止很奇怪、有異於常很久了。”劉仁軌說:“您察覺了嗎?”姜嗣宗說:“是的。”劉仁軌又告訴他:“仁軌有事稟告,請幫我順便上奏罷。”姜嗣宗答應他,帶着劉仁軌的奏章返回洛陽。結果,劉仁軌在奏章說:“姜嗣宗預知裴炎造反,而不上奏。”武則天於是處死裴炎,並在都亭驛將姜嗣宗處以絞刑。

傅氏取名

1935年,歷史學家傅斯年與妻子俞大彩的兒子出生。當時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正不斷加深,傅斯年給剛出世的兒子取名爲“傅仁軌”。按傅斯年解釋,孩子取名本應按“樂”字排行,之所以破例命名,正是爲紀念在白江口之戰殲滅日軍的劉仁軌。

後世對劉仁軌的評價如何?他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第2張

人物評價

袁天綱:君終當位鄰臺輔,年將九十。(《舊唐書》引)

李世民:卿職任雖卑,竭誠奉國,所陳之事,朕甚嘉之。 (《舊唐書》引)

上官儀:仁軌遭黜削而能盡忠,仁願秉節制而能推賢,皆可謂君子矣。(《資治通鑑》引)

劉仁願:劉仁軌之詞,非臣所及也。 (《舊唐書》引)

武則天:①昔漢以關中之事,專仗蕭何。今者公,亦猶於古。所希耆德,敬勖乃誠。 (《與劉仁軌書》)②公忠貞之操,終始不渝;勁直之風,古今罕比。(《喻劉仁軌璽書》)

韋述:世稱劉樂城與戴至德同爲端揆,劉則甘言接人,以收物譽;戴則正色拒下,推美於君。故樂城之善於今未弭,而戴氏之勣無所聞焉。嗚呼!高名美稱,或因邀飾而致遠;深仁至行,或以韜晦而莫傳。豈唯劉、戴而然,蓋自古有之矣。故孔子曰:“衆好之,必察焉;衆惡之,必察焉。”非夫聖智,鮮不惑也。且劉公逞其私忿,陷人之所不能,覆徒貽國之恥,忠恕之道,豈其然乎? (《舊唐書》引)

劉禹錫:太宗朝李靖、高宗朝劉仁軌,皆自宰臣,乞骸致政。其後知猶可用,復起於家。進退之間,曲盡情禮。君臣之際,良史美談。 (《爲裴相公讓官第三表》)

劉昫:①昔晉侯選任將帥,取其說《禮》《樂》而敦《詩》《書》,良有以也。夫權謀方略,兵家之大經,邦國系之以存亡,政令因之而強弱,則馮衆怙力,豨勇虎暴者,安可輕言推轂授任哉!故王猛、諸葛亮振起窮巷,驅駕豪傑,左指右顧,廓定霸圖,非他道也,蓋智力權變,適當其用耳。劉樂城、裴聞喜(裴行儉),文雅方略,無謝昔賢,治戎安邊,綽有心術,儒將之雄者也。天后預政之時,刑峻如壑,多以諛佞希恩,而樂城、甑山(郝處俊),昌言規正,若時無君子,安及此言?(《舊唐書》)②殷禮阿衡,周師呂尚。王者之兵,儒者之將。樂城、聞喜,當仁不讓。管、葛之譚,是吾心匠。 (《舊唐書》)

後世對劉仁軌的評價如何?他有哪些相關軼事典故? 第3張

王旦:唐劉仁軌嘗忿李敬玄異己,將以計去之,乃稱其有將帥材,而敬玄卒敗軍事,此皆不以國家爲慮者也。 (《續資治通鑑長編》引)

宋祁:仁軌等以兵開定四夷,其勇無前,至奉上則瞿瞿若不及,行儉臨下以恕,師德(婁師德)寬厚,其能以功名始終者,蓋近乎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者邪! (《新唐書》)

彭孫貽:劉仁軌、裴行儉皆起儒生,懷將略,立功徼外,功名相等。仁軌將略卓絕一時,其表陷袁嗣宗(應作姜嗣宗)也,武夫不學,實患失之所致,惜哉!(《茗香堂史論》)

王夫之: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高季輔、張行成,太宗所任以輔己者也,貶死黜廢,不能以一日安矣,保祿位以令終,唯懷奸之李勣耳。自是而外,若韓瑗、來濟、杜正倫、劉仁軌、上官儀、劉祥道,較無覆之傷,而斥罪旋加,倖免者亦託於守邊以免禍。 [67] (《讀通鑑論》)②武、韋之世,其宣力中外者,則劉仁軌、裴行儉、王方翼、吉頊、唐休璟、郭元振、姚元之、張仁願悉無所掣曳以立功名。(《讀通鑑論》)

計大受:劉仁軌之爲將也,善謀能斷。其始任帶方州,謂人曰:天將富貴此翁耶!蓋自度智略足以就之,然惟心存富貴,平日所言,苟利國家,知無不爲,皆緣以投富貴之機,而非純於爲臣之節。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