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瞻基爲何能躲過漢王朱高煦的絕殺?

朱瞻基爲何能躲過漢王朱高煦的絕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瞻基爲何能躲過漢王朱高煦的絕殺?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明宣宗朱瞻基非常幸運,早年被爺爺明成祖朱棣立爲皇太孫,而父親明仁宗朱高熾繼位不到一年便突然崩逝,他隨之即位,成爲明史上的第五位皇帝。

橫看朱瞻基一生順風順水、波瀾不驚,除了在位時間不長之外(十年)身後還留得好名聲;縱看他足智多謀,心機極深,執政期間,殘忍的廢掉了髮妻胡皇后,發明“票擬”制度,教宦官學習文化,讓太監干政從此登上了明史的舞臺。

據稱胡皇后被廢是個巨大的陰謀,讓宦官登上舞臺也情非得已,還有他的繼位傳說,一旦掀開可以驚爆你的眼球。

朱瞻基爲何能躲過漢王朱高煦的絕殺?

讓我們從一段不經意的明史開始吧!

“夏四月,以南京地屢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璽書召還。六月辛丑,還至良鄉,受遺命,入宮發喪”。

1425年四月,原明朝都城南京因地震頻發,爲不拂天意,朱高熾命朱瞻基前往南京駐守。五月十一日,在位不到一年的朱高熾感覺身體不適,大限將至,於是擬下璽書命朱瞻基回到北京。六月三日,朱瞻基回到良鄉,接受遺命,進宮發喪。

表面上看,這段平實的記錄沒有什麼可疑之處,而實際上卻泄露了一個驚天的祕密。

“六月三日,朱瞻基回到良鄉,接受遺命,進宮發喪〞。問題就在這裏。

五月十一日,朱高熾傳下璽書召還朱瞻基。二十三天後朱瞻基抵達良鄉,是快是慢我們暫不討論。關鍵是良鄉在哪裏?良鄉就是現在北京的房山,距紫禁城至多三十公里,這等同於朱瞻基已經到達京師,回宮快馬加鞭也就一個小時。

之前,朱瞻基得到的消息是“仁宗不豫”,到了良鄉他才知道了父親的死訊,這一點幾乎可以佐證朱高熾剛死,也許不足爲奇。奇的是“遺命”二字(推測遺命是讓他繼位)這道繼位詔書爲什麼會在良鄉宣讀,而不是在宮裏?朱瞻基繼位本來順理成章,在良鄉提前宣讀,難道是宮裏發生了什麼變故?非要他先舉起繼位的大旗?

這有悖常倫,更不符合邏輯。除非有一點,朱高熾早就死了,或者說朱瞻基早就知道父親已經死了,他害怕節外生枝,所以提前在良鄉有預謀的把這個消息向全天下公開。那麼問題來了,他怎麼知道父親會提前死呢?

不可思議的還在後面。

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成祖朱棣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

朱棣七次北伐,生命止步於第七次途中,死後消息嚴密封鎖,朝臣經過經心安排,朱高熾通過不懈努力,最後才步履蹣跚地登上了皇位。爲什麼要封鎖消息呢?因爲之前,在奪嫡路上,他的兩個兄弟聯手與他展開了血腥的爭奪。永樂時期,兩兄弟對他曾多次構陷,而朱棣左右搖擺,朱高熾差點遭廢黜,被二人拉下馬。

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這一切都源於朱棣。

爲從侄兒朱允炆手中奪下皇位,燕王朱棣向南京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靖難之役。1402年,攻下南京成功問鼎,創造了藩王靖難的奇蹟。戰爭年代朱高煦作戰勇猛,爲父親得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常出奇兵,多次在危急時刻將其救下,朱棣對他另眼相看,曾屢次暗示身後可繼大位。

歷史和朱高煦開了個玩笑,朱棣意外死亡,卻再沒給朱高煦留下任何機會。

朱高熾登基後,朱高煦只好就藩于山東樂城,終日鬱鬱寡歡,望眼欲穿,總幻想着有一天形式逆轉,象父親一樣創造奇蹟。縱觀朱高煦一生,雖然沒有開創什麼宏圖大業,但他懷揣夢想,一生在造反的征程上來回奔跑,宛若造反界一朵盛開的奇葩。

所以朱高熾之死再次萌生了朱高煦的慾望,他的每一根神經都興奮無比。這次機會太難得了,可以說是千載難逢,豈可等閒視之。

於是他在樂城召集精兵強將,組成了一支敢死隊,打算在半道截殺侄子朱瞻基,然後率人馬拿下北京城,皇位猶如探囊取物。

可以說朱高煦具備了反叛的所有條件,他的計策也天衣無縫,事實上他在半道也等到了朱瞻基,不過等到的卻是朱瞻基的衛隊和一頂空空如也的轎子。偏偏不久後朱瞻基又在南京正式登基了,讓朱高煦雲裏霧裏,百思不得其解,計劃再次落空,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

成功躲過朱高煦的截殺,使朱瞻基的繼位增加了更多的神祕色彩。

接下來我們深入分析一下。

如果明仁宗朱高熾是正常死亡,那麼同時得到消息的可以說是整個宮裏的人,其中也包括漢王朱高煦的眼線。

接下來,朱瞻基接到璽書後理應從南京出發去北京繼位,而朱高煦則從山東樂城出發到半道截殺朱瞻基。大隊人馬出行,兩者都沒有其它選擇,也就是說必須走讓馬並轡馳行,轎伕能通過的官道,因爲這是通往京城最快最便捷的一條大道。

懸疑在哪裏呢?那就是時間和距離。

南京到北京的距離就現在也有1078公里,而樂城到南京只有680公里,換句話說朱高煦應該提前得到了消息,他有充足的時間作好各種準備,至於半路截殺能不能成功是回事,但一定能等到朱瞻基,可他爲什麼等到的卻是一頂空轎子?難道朱瞻基飛過了埋伏的地點,或是走的另一條時空隧道?顯然,這不成立。

只有一種可能,朱瞻基更早的得知了父親的死訊,在朱高煦之前通過了這個截殺之地,時間扭曲了,朱瞻基穿越了?另外,朱瞻基安排人馬通過只爲了製造一個假像一一一漢王朱高煦謀反,爲日後他收拾朱高煦留下證據,事實上後來朱高煦再次謀反,死得很慘,死法曠古罕有。

那麼問題來了,朱瞻基爲什麼會提前經過官道,成功躲過了漢王朱高煦的截殺呢?如何穿越成功的呢?

讓我們再看一段明史的記錄。

“庚戌,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爲宣德元年。甲寅,趣中官在外採辦者還,罷所市場”。

1425年六月十二日,即皇帝位,大肆赦免天下,以第二年爲宣德元年。十三日,告諭邊將嚴加守備。十六日,催促在外採辦中官全部回京,停止所交易之物。

這段話又有什麼玄機呢?前面兩句一點問題都沒有,重在最後一句。清朝的張廷玉太有意思了,這點宮中瑣事居然把它記上一筆,連出去採辦的各部官員和太監也要皇帝親自下詔請回來,還必須停止交易之物。

可朱瞻基爲什麼要親自下詔讓採辦官回宮?停止交易之物又是什麼東西呢?

實際上停止交易之物,就是朱瞻基登基大典所需的御用之物,之前朝廷派出了大批人員去採購,不過在朱瞻基正式登基後還有大量的人員未歸,所以才需要皇帝親自下旨。可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安排採辦的時間晚了,還是登基的時間過於倉促或是提前了?

個人認爲以上這一切分明是欲蓋彌彰,狡猾的朱瞻基再次製造了一個假象,誤導衆人,迷惑天下。歷史記載,朱瞻基登基那一天是早己選定的黃道吉日,整個大典秩序井然,事前象經過多次演練,所有物品一應俱全,無一疏漏,沒有半點倉促和慌亂。什麼意思呢?只能說明這是一場精心策劃,不留痕跡的,成功的登基大典。他要留給後世是情非得已的"匆匆"二字。

答案該揭曉了。

明仁宗朱高熾應該屬於非正常死亡,他死亡的時間比歷史記錄的時間提前了,爲他的死朱瞻基製造了多個假象,所以才能成功的躲過朱高煦的絕殺。那麼朱高熾是什麼時候死的,爲什麼會死於正常時間的過去?真正的答案也許只有朱瞻基知道。

不過個人猜測,也許是朱瞻基提前結果了他的父親。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