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宣宗朱瞻基與朱高煦之間的關係如何?有什麼故事

明宣宗朱瞻基與朱高煦之間的關係如何?有什麼故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

叔叔謀反,朱瞻基沒殺他,只軟禁,好吃好喝供着,逢年過節還去探望。但3年後,叔叔伸腳絆了他,當場被扣在300斤的銅缸裏,活活烤死,10個兒子也盡數被殺。

謀反是大罪,可朱瞻基似乎並不在意;

被絆是小事,可朱瞻基卻勃然大怒。

是朱瞻基太小氣,還是事情背後有隱情?

朱瞻基是明君,文武雙全、雄韜偉略,爲何在對待叔叔這件事上,暴虐得如此小孩子氣?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叔侄倆的恩怨情仇。

鬧着玩一樣的“謀反”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5位皇帝,也是朱棣最寵愛的“皇太孫”,他繼位後,重視整頓吏治和財政,緩和社會矛盾,開創了“仁宣之治”,是不可多得的一代明君。

他的叔叔朱高煦,是朱棣的二兒子,被封爲漢王。

這是個非常擅長打仗的人,曾在靖難中,幫助朱棣脫圍,立下了汗馬功勞。

明宣宗朱瞻基與朱高煦之間的關係如何?有什麼故事

《明史》:“漢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性兇悍。……靖難時屢有戰功,江上之急,庶人戰尤力。”

在朱高煦眼中,太子哥哥一無是處,除了生下了個好兒子,被朱棣喜歡,剩下的一無是處。

事實可能也差不多。

在史書的記載中,太子朱高熾,身材肥胖,連路都走不了,需要人扶着。爲人膽小懦弱,沒有多少軍功。

朱棣也不喜歡這個兒子,但爲了把皇位留給孫子朱瞻基,他還是把朱高熾立爲了太子。

朱棣是造反起家,搶的就是侄子的皇位。

朱高煦自然有學有樣。

1424年,朱棣去世,太子朱高熾即位,成了明仁宗。第二年,明仁宗去世,朱瞻基登基稱帝,成了明宣宗。

此時,叔叔朱高煦,發起叛亂,舉兵造反,史稱“高煦之亂”。

謀反可是死罪,但朱高煦的叛亂,和鬧着玩一樣。

從宣佈謀反,到投降,中間只經歷了20多天時間。

沒傷一兵一卒,沒起大型衝突。

史書上是這麼記載的:

1426年八月初一,朱高煦在樂安起兵謀反,設立五軍。朱瞻基早有防備,率領30萬大軍,御駕親征,在八月二十日抵達樂安,包圍了朱高煦。

朱高煦沒想到皇帝居然直接來了,當場喪失鬥志,連反抗都沒有,直接開城門投降。

8月21日,朱高煦投降,他連同他的家眷,都被朱瞻基帶回京城。

鬧着玩一樣的“處罰”

謀反是死罪。

任何朝代謀反的臣子,都沒有好下場。

但朱高煦的謀反,受到的處罰,卻跟鬧着玩一樣。

早在朱棣在世時,朱高煦和朱瞻基就很不對付。

明宣宗朱瞻基與朱高煦之間的關係如何?有什麼故事 第2張

兩個人都想當皇帝,立場不同,自然難以和諧相處。

但有趣的是,朱高煦出城投降時,所有大臣都建議朱瞻基誅殺他,朱瞻基卻拒絕了,只是把他連帶着家人,都押解到京城,並把樂安,改成了武定。

參與謀反的文臣武將,均被處死,據史書記載,這次叛亂,被處死的人數多達640人,還有1500人被髮配充軍,720人被流放。

但始作俑者朱高煦,卻活得好好的。

據《宣宗實錄》記載,朱高煦只是被貶爲庶人,然後被軟禁在一個院子裏。

這個院子,是朱瞻基專門命工部的人修的,取名“逍遙城”。

他允許朱高煦和妻女、兒子一起住,日常所需都由他來提供,逢年過節,朱瞻基還會去探望他們。

這樣的生活,至少維持了3年。

因爲在《宣宗實錄》上,1429年,朱瞻基的叔祖父寧王,曾試圖爲朱高煦求情,但遭到朱瞻基的拒絕,可見,直到這個時間,朱高煦都活得好好的。

謀反這樣的大罪,朱高煦只是失去了自由,仍然可以和妻子、兒女一起居住,衣食無憂,已經很不錯了。

只是,誰也沒想到,變故就發生在這一瞬間。

暴虐的“朱瞻基”

有一天,朱瞻基到逍遙城探望叔叔,結果,朱高煦直接伸出一條腿,把他絆倒了。

這可氣壞了朱瞻基。

你說,本來謀反就是死罪,朱瞻基看在血脈的份上,沒有殺人,結果,這個人居然還伸腿絆自己,簡直藐視皇威!

朱瞻基勃然大怒,直接下令,讓人把朱高煦罩在300斤的銅缸裏。

但前文說了,朱高煦是打仗的一把好手,力氣很大。

300斤的銅缸,對他來說是個小意思。

於是,他乾脆把銅缸扛起來,練起了舉重,還頂着缸到處跑。

朱瞻基氣壞了,直接讓人按住銅缸,在頂端放上煤炭,底下圍上柴火,要把銅缸煉化!

明宣宗朱瞻基與朱高煦之間的關係如何?有什麼故事 第3張

於是,可憐的朱高煦就在銅缸裏被活活烤死了。

此後,朱高煦的10個兒子,也被暴怒的朱瞻基給殺掉了。

以上,就是朱瞻基殺死親叔叔的來龍去脈。

相信讀到這裏的朋友,一定有這樣一個困惑:爲什麼謀反的大罪,朱瞻基能容忍叔叔,被絆了一下這樣的小事,卻不能忍了呢?

其實,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朱瞻基到底想做什麼。

朱瞻基的帝王權術

朱瞻基和朱高煦之間,基本上沒有血脈親情,爲了爭奪太子之位,朱高煦還多次誣陷太子,試圖拉他下馬。

兩人關係如此惡劣,爲何朱高煦犯了謀反罪,朱瞻基卻沒殺他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理由:

第一,朱高煦已經無反抗之力。

朱高煦的造反工作,做得真的一點都不到位。

他是個典型的“有勇無謀”的人。

樂安只是個小城,所處的地理位置,根本不適合造反,大軍壓境,直接就能給他圍了。

而歷代藩王叛亂,無一不選擇大城要地,比如朱棣起兵北京,寊繙反於寧夏, 宸濠反於南昌, 都是地理顯要之處。

因此,朱高煦在樂安叛亂,顯然不可能成功,而史料記載,他也壓根沒做叛亂的準備。

投降後,朱高煦和他的家眷都被帶回了北京,喪失全部反抗能力。

此時,朱瞻基完全沒必要殺他。

其實,關於朱高煦是否真的叛亂,還有爭議,有學者認爲:朱高煦壓根沒想造反,只是“被造反”。

真造反,他根本不會連仗都不打就直接投降。

但不管真相如何,在朱瞻基面前,朱高煦半點反抗能力都沒有。

沒有威脅的人,自然不需要殺。

第二,安撫人心,博個好名聲。

1426年,正是朱高煦登基之年,他需要在百姓、羣臣心中樹立仁君的形象。

明宣宗朱瞻基與朱高煦之間的關係如何?有什麼故事 第4張

謀反是死罪,殺掉叔叔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不殺,朱瞻基不僅沒損失,反而會得到一個很不錯的名聲,至少重情重義嘛。

朱高煦和他的家眷都在朱瞻基手裏握着,沒有半點威脅,不殺他,還有莫大的好處,何樂而不爲呢?

第三,爲了更長遠的目標,暫時放過朱高煦。

朱瞻基是個成熟的帝王,他的目光並沒有停留在叔叔朱高煦身上,而是叛亂的背後原因——兵權。

他有個更宏大的目標——削藩。

藩王作亂,一直是困擾封建王朝的重要問題,而明朝更是出現了好幾次藩王叛亂的情形。

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明朝建立時,內部爭權奪勢,外部邊疆問題頻發,朱元璋最終選擇了——分封制。

這個制度,總體來說,就是弊大於利。

分封制推行之初,就有很多人提出反對意見。

據《明史》記載,平遙縣訓導葉伯巨,就直接分析說,這種制度,會讓諸王權力過大,數代之後,藩王的權利可能會威脅到皇帝的權力,到時候削減他們的權力,又要遭受埋怨,形成尾大不掉的勢頭。

《明史》:“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 然後削其地而奪之權, 則必生怨望, 甚者緣間而起,防之無及矣?”

只是,朱元璋太自信了,他還是給了藩王很大的軍事特權,包括:

諸王皆據守戰略要地,可以節制諸將、直接調遣軍隊;

可以擁有三護衛重兵, 每護衛“甲士少則三千, 多者至萬九千”(《明史》);

在實際情況中,邊塞之王,擁有更多的兵權。

朱棣之所以能奪位成功,這個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朱瞻基是個有遠見的人,他的目的,就在於要收回藩王的權力。

不殺朱高煦,甚至厚待他,就是在釋放信號給其他藩王:你們無力和皇帝抗衡,乖乖交出兵權,可保富貴無憂。

這一招,確實很有用。

朱高煦被抓後,各路藩王紛紛上書,請求收回護衛軍。

明宣宗朱瞻基與朱高煦之間的關係如何?有什麼故事 第5張

如《明史》記載:趙王“高燧大惴, 請還常山中護衛”。

而完成了平叛和收兵權後,朱瞻基開始推行限制藩王的制度,比如:

軍事上,宗藩不得典兵,諸王非特許不得領兵;

政治上,宗藩禁止參政、出仕,不得擔任朝廷官職;

行動上,藩王禁止出城,二王不得相見,也不許入朝;

交際上,宗藩禁止和官方結交,漢府親戚不許選京官等等……

可以說,在削藩這件事上,朱瞻基是非常認真的,也確實極大限制了藩王的權力。

朱高煦的最後結局

朱高煦犯了謀反罪,但爲了大業,朱瞻基並沒有殺掉他。

到了1429年,朱瞻基已經穩坐帝位,藩王的權力也被限制得差不多了。朱高煦沒有了利用價值,朱瞻基因爲一件小事,殺了他,也可以理解。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朱瞻基用銅缸烤死親叔叔這件事,在史料上並沒有記載。

《明史》沒有記載朱高煦的結局,而《宣宗實錄》則記載朱高煦和孩子都死於獄中,時間在1429年之後。

因此,題目中,朱瞻基殘忍殺害親叔叔這件事,本身就是存在爭議的。

在電視劇的演義中,朱瞻基殺掉朱高煦,是因爲皇后胡善祥,曾被朱高煦玷污,而朱瞻基的死因,也有一部分是這個原因。

不過,這個也沒有史料依據,大家看一樂就好。

必須承認,朱瞻基是天生的帝王。

明宣宗朱瞻基與朱高煦之間的關係如何?有什麼故事 第6張

他出生那年,朱棣還沒起兵謀反,但他做了個夢,在夢中,父親朱元璋把象徵着權力的大圭交給他,並對他說:“傳之子孫,永世其昌。”

等朱棣醒了,下人來報,他得了人生中第一個孫子——朱瞻基。

自此以後,朱瞻基就被朱棣當作接班人培養。

朱棣對朱瞻基的培養,可謂是不遺餘力。

他帶着他起兵打仗,聘請名師給他傳授學業,還讓元老衆臣傾力培養。朱棣巡遊北京時,常常把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觀察農具,教授他爲君之道。遠征蒙古時,朱棣也把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接受戰場訓練。

泓熙時期,朱瞻基作爲皇太子,出守南京,得到了充分的鍛鍊。

1426年,朱瞻基登基稱帝時,他已經不是稚嫩的帝王了,他的治國經驗非常豐富,對朱高煦的謀反更是早有防備。

不過,也有人說,“高煦之亂”極有可能就是朱瞻基自己設計的。

有學者調查發現,朱高煦謀反這件事,證據不太充分,加上太過蹊蹺,極有可能是朱瞻基爲了削藩,而搞出來的一個陽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