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末著名詩人吳偉業寫詩嘲諷吳三桂,最後卻被迫降清

明末著名詩人吳偉業寫詩嘲諷吳三桂,最後卻被迫降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吳偉業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崇禎四年,明朝開科取士,在這一榜之中出現了師徒二人,師父叫做張溥,徒弟叫做吳偉業。兩人都是文壇領袖,其中吳偉業在14歲的時候,因爲才氣縱橫,被大七歲的張溥看中,收爲門下。然而,吳偉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竟然和張溥同時登科,時年不過24歲。

更爲誇張的是,張溥是三甲第一名,總排名爲七十一,而吳偉業卻是一甲第二名,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榜眼。因爲太具有震撼力,還有不少人認爲其中有貓膩。主考官在壓力之下,將會試試卷交給崇禎裁決。崇禎看過吳偉業的試卷後,御筆硃批了八個大字:正大博雅,足式詭靡。有了這八個字,就是一張護身符,從此平息了議論。

明末著名詩人吳偉業寫詩嘲諷吳三桂,最後卻被迫降清

偉業是他的名,梅村是他的號,更爲響亮,“梅村體”詩歌既學習了李商隱的濃豔筆觸,又雜糅了元白的“長慶體”,自成一家,贏得了巨大的聲名,也讓吳梅村這個名字享譽明末清初,成爲文壇領袖之一。有人甚至認爲,他還是《紅樓夢》的實際作者。

除了在文壇之上春風得意,在朝廷之中爲官,吳偉業也是平步青雲。他受崇禎的知遇之恩,雖然當時黨爭不斷,但憑藉這他的八面玲瓏,官位不斷上升,地位也日漸提高。

然而,那註定不是一個太平時代。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下京師,崇禎皇帝自縊身亡,明朝作爲大一統的王朝宣告結束。清軍則順勢南下,在短短几年之內,席捲大江南北,終於讓江山易主。

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期,很多明朝的舊臣投降了清朝,最出名的就是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吳偉業此時在南京任職,聽說此事後,憤然寫下了《圓圓曲》以諷刺吳三桂的這種行徑,他用嘲諷的語氣告訴吳三桂: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

當然,其中最著名的還是那句“慟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爲紅顏”,從此爲吳三桂打上了不可磨滅的標籤。據說當時吳三桂還向吳偉業搖尾乞憐,奉上黃金一千兩,希望能夠刪除這句話,如果是在不行,改得稍微緩和一些也可以。

明末著名詩人吳偉業寫詩嘲諷吳三桂,最後卻被迫降清 第2張

然而,他可能也沒有想到,南明朝廷並沒有像南宋一樣堅挺,反而是一觸即敗,迅速丟失了江南的大片土地。自此,天下歸於清朝,而吳偉業本人也面臨着是投降與否的抉擇。

清朝統治者爲了籠絡人心,將吳偉業作爲重要的對象遊說,希望他能夠入仕。雖然吳偉業在明朝也不是宰執一級的高官,但鑑於他是復社的領袖之一,也是文壇宗室,在知識分子的羣體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的去留,成爲當時的焦點。

吳偉業的兒女親家陳之遴本身就是降臣,他負責遊說吳偉業,希望藉助其人望,提升自己在清廷的地位。吳偉業的母親也願意兒子效忠清朝,極力鼓動。另一方面,他的好友及弟子,則代表了明朝的遺民志士,力加勸阻。特別是著名文學家侯方域致書吳偉業,讓他不要出仕。

然而,吳偉業在巨大的壓力面前,輾轉反側,最終還是在順治十年時,以“老親懼禍,流涕催裝”爲由啓程到京師,接受了清廷的任命,擔任國子監祭酒。這也意味着,他最終選擇和當年嘲諷過的吳三桂,在同一個大鍋中吃飯。

與吳三桂的心安理得不同,吳偉業對於降清,始終是帶着愧疚的。他在剛到京師,就乞求緩任官職,並且多次提出辭職。最終,借母親病逝丁憂的機會,他在順治十三年時南下,再也沒有出仕。

儘管在清廷任職時間,滿打滿算不過三年,但畢竟也是貳臣。雖然只是象徵性的,但對於明朝遺老遺少的打擊極大,他本人也悔恨終身。在他晚年隱居生活中,就是對此事耿耿於懷,在離世之前,他一連寫下四首《臨終詩》,痛罵自己的變節,其中有一首是這樣的:

忍死偷生廿載餘,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債應填補,總比鴻毛也不如。

他將自己的後半生,認定是充滿罪孽的一生,自己所受明朝的皇恩,是如何都彌補不了,無論是自己的詩歌文章寫得再好,再有才華,也不過是輕如鴻毛。他最終還是和吳三桂一樣,變成了連自己都看不起的人,只不過他比吳三桂更懂的是“浮生所欠只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