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吳三桂投降清朝後坐上平西王之位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還要反清

吳三桂投降清朝後坐上平西王之位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還要反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吳三桂造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吳三桂反清,表面上的口號是“興明討虜”,但誰信誰是傻子,朱家宗室被他殺了多少,這會出來裝忠臣義士了?騙鬼呢。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欲做奴才而不得。

吳三桂投降清朝後坐上平西王之位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還要反清

但凡滿清對他容忍度高一點,他都願意跪在地上當奴才。然而,康熙視他們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爲眼中釘、肉中刺,必除之而後快,還沒親政就籌劃着撤三藩。

站在康熙的角度,這三藩不能不撤。

首先,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這三人,是漢人並非滿州自己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道理,不但漢人懂,康熙也是很懂的。而且漢人多,滿州人少,康熙怎麼可能對他們放心?

其次,吳三桂據云南,尚可喜據廣東,耿精忠據福建,朝廷的政令在這三個地方實施不暢,有點國中之國的意味,不利於中央集權制,是一種極大的隱患。略有眼光的君主,都不會容許這種狀況長久存在。

對於有着雄心壯志的康熙來說,他們就如同三座大山,製造出了很大的陰影,若不剷除,睡覺都不安穩。

吳三桂投降清朝後坐上平西王之位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還要反清 第2張

說到這裏,也真是奇怪吳三桂等人哪來那麼大的自信,竟認爲滿清會讓他們在封地當土皇帝?滿州老牌王公貴族都沒這權力,難道他們能比這些人更得清朝皇帝信任?這叫沒有自知之明。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是功臣最常見的結局,像吳三桂這種處境尷尬的背叛者更是如此。幾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被滿清用完就丟的命運,倘若他謹小慎微,也許還能保住性命。但他投向滿清,本就是爲了滿門富貴,不可能放棄權位甘於平淡。

如此,也就怪不得康熙舉起屠刀

吳三桂殺死南明永曆帝后,清朝就對他採取了行動。康熙二年(1663年),滿清以雲貴軍事行動已經停止爲理由,收繳了吳三桂的平西大將軍印信,抑制他的軍權。

政治方面,則“截其用人題補之權,遷除悉歸部選”,啥意思呢?意思是以前雲南的官員任命、升遷等,吳三桂自己就能做主。現在不行了,得由朝廷說了算。

按理來說,這是正常且應該的,作爲大一統王朝,哪有地方官員負責本地人事的道理?那是吏部的活兒。

但具體到吳三桂這裏,其實是削藩的前兆。如果這個時候吳三桂舉起反清大旗,滿清立足不穩,人心尚未歸順,說不定真能成事。可吳三桂沒有,這就說明,他還是想當滿清的奴才。

當然啦,當奴才不是終極目標,通過“當奴才”這種方式,從滿清那裏得到更多的利益纔是根本。因而,利益受損時,奴才也會向主子表達自己的不滿。

吳三桂投降清朝後坐上平西王之位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還要反清 第3張

康熙六年(1667年),吳三桂爲了試探滿清對自己的態度,假意上疏辭雲南、貴州兩省事務總管之職,清廷半點沒猶豫,立刻同意了,下令兩省督撫聽命於中央,同時還剝奪了他的司法特權。

以前,平西王下轄的人犯了罪,由吳三桂處理,清廷不干涉,現在沒這特權了,通通由朝廷相關部門負責。

這也是應當的。人事特權、司法特權什麼的,那都是戰時的權宜之策,不可能成爲常態。吳三桂既然選擇了投降滿清,就該對這一點心中有數。他卻似乎不懂,既想當奴才,又想要特殊待遇。

滿清這麼對他,他似乎感到難以置信,以“構釁苗蠻,借事用兵”作爲報復。說白了,就是故意挑釁苗蠻,製造出兵的藉口,向朝廷索要糧餉。這是某種程度上的擁兵自重,在此時用來,顯得極其幼稚,除了讓滿清下定決心削藩之外,沒有任何作用。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遇到了一個極好的削藩機會。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爲由,請求歸老遼東,康熙皇帝趁機作出了令其移藩的決定。耿精忠見事不妙,試探性的上疏自請撤藩,康熙也同意了。吳三桂迫不得已,也假惺惺地請求撤藩。

吳三桂投降清朝後坐上平西王之位 吳三桂最後爲什麼還要反清 第4張

吳三桂以爲,跟尚可喜、耿精忠比起來,自己在康熙那裏的份量是不同的,畢竟他的功勞大得多,康熙定然挽留他。結果,康熙不但不挽留,還即刻派人去雲南辦理撤藩事宜。

康熙是這樣想的,“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從這句話裏,咱們就能看出康熙從沒信過吳三桂,在他看來吳三桂遲早要反,那就先下手爲強,佔個先機。

不得不說,康熙比吳三桂有魄力多了。

直到此時,吳三桂才確定他的尊榮、權力甚至性命都保不住了,再忍下去,要麼毒酒賜死,要麼抄家滅族,難以善終,所以他反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