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文正反叛後,朱元璋爲什麼還封她的後代爲王?

朱文正反叛後,朱元璋爲什麼還封她的後代爲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文正反叛後,朱元璋爲什麼還封她的後代爲王?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作爲中國歷史上一代王朝的開創者,朱元璋可謂是在歷史上出盡風頭,畢竟從一個乞丐一個和尚一路走來,最終成爲了一代明君,朱元璋的一生也稱得上是傳奇二字。

然而朱元璋在歷史上也因爲他本身的殘暴而被人詬病,在其統一天下之後便“良弓藏,狗兔烹”,對於那些威脅自己地位的臣子直接抄家滅族,狠辣可見一般。對待未曾謀反的臣子都這樣殘暴,那麼對待那些已經謀反的臣子我們可想而知。

但有一件事卻很讓人意外,朱元璋並沒有對所有謀反的臣子給趕盡殺絕,對於他的侄子朱文正反叛之後,朱元璋卻反而封了其後代爲靖江王。這其中又是怎樣的原因呢?

一、身份關聯:朱文正的“真正身份”,朱元璋曾經的屬意繼承人

朱文正反叛後,朱元璋爲什麼還封她的後代爲王?

朱文正是朱元璋長兄的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侄子。

——在朱元璋小的時候,隨着天災人禍的降臨,整個朱家入贅的入贅,死的死,只剩下了朱文正與朱元璋兩個男丁。所以對於朱元璋而言,對於這個自己唯一的這個血緣親屬,朱元璋有着不一樣的情感。

然而朱文正除了這個身份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朱元璋屬意的繼承人。

當初朱文正隨着母親回了孃家,朱元璋朱文正二人從此分散。然而在1352年的時候,朱文正跟隨母親投靠了自己的叔叔朱元璋,這個時候朱文正十六歲。而也就是在接下來的數年的時間之內,朱文正迅速的從一個小兵成爲了樞密院同斂,可謂是位高權重。《御製紀非錄》記載:“至正正甲年,朕帥師滁陽,守謙之祖母(王氏)攜守謙之父(朱文正)至。”

對於朱元璋來講,打仗傷亡也是難免的,即便自己身爲領導也有被抓身死的風險,而這個時候的朱元璋還尚無子嗣,因此他十分擔心自己死後沒有繼承人繼承自己的基業。

但讓給別人他又不甘心,所以朱元璋差不多是已經把朱文正當作了自己的繼承人進行培養——朱文正在短短几年內就成爲了和徐達常遇春這種名將並列的存在,這就是證明。

在歷史上有着一個和朱文正很相似的事情發生,就是三國時期劉備還沒有自己的兒子劉禪之時,也曾領養了一個義子劉封作爲自己的繼承人,後來劉禪出世之後,劉封就被劉備找了個藉口除去。

然而後來隨着朱元璋長子朱標的出世,朱文正的地位就變得尷尬了起來,畢竟侄子肯定不如兒子親,所以朱文正的繼承人身份就轉到了朱標的身上。

但是毫無疑問,朱元璋最初在朱文正的身上投入了很大的心血,所以在朱元璋的心中,朱文正還是有着很大的地位的。

朱文正反叛後,朱元璋爲什麼還封她的後代爲王? 第2張

二、血脈關聯:長嫂如母

中國古代由於醫學的貧乏,人口的死亡率會非常的高,所以古代經常會出現的一種情況那就是父母雙亡,兄弟二人相依爲命,所以這也有了“長兄如父,長嫂如母”的說法。

而同樣的朱元璋就是這種情況,當初因爲天災人禍,整個朱家只剩下了朱元璋朱文正以及朱元璋的長嫂王氏。

朱文正從小和朱元璋一起玩到大,並且在此之後,王氏一直撫養着自己的小叔朱元璋以及自己的兒子朱文正。而這一撫養,就是十七年。朱元璋一直和自己的嫂子生活了十七年。《御製紀非錄》記載:“娥侄男(朱文正)至……分離數年,擾攘中一見,眷屬復完,其不勝之喜復何言哉!”

可以說在朱元璋的心目中,長嫂王氏就像自己的母親一樣,他對其非常尊敬,朱元璋甚至曾言“是嫂見朕生長也”。可見王氏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地位非同一般。

後來朱文正反叛,最終身亡,但是朱元璋仍然封了朱文正的後代爲靖江王,這其中肯定有着長嫂王氏的影響。畢竟朱元璋與其侄子之間的血脈關聯,儘管朱文正反叛,但是長嫂如母,朱元璋必定會給自己的長嫂一個交代。《明史》也有記載:“文正止是性剛,恐無此心。文正母見存,當念其母子之情,用曲赦之,且見親親之義。”

三、朱文正的功高蓋主,反叛或許另有隱情

雖然朱元璋曾經大肆提拔自己這個侄子,但我們也並不能否認朱文正的能力,朱文正本人是非常有軍事才能的,不然他能夠與徐達常遇春等人並列,又怎麼能夠讓衆人信服呢?

而朱文正最大的功勞就是洪都保衛戰。

朱文正反叛後,朱元璋爲什麼還封她的後代爲王? 第3張

——這場大戰中,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大軍進攻洪都,而朱元璋這邊只有兩萬的殘軍弱旅。洪都一旦被攻破,朱元璋就很可能陷入到兩面夾擊的危機之中,所以洪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當時防守洪都的正是朱文正。

朱文正在這場戰爭中大放光彩,整軍備戰,靠着兩萬弱軍,抵抗了陳友諒足足八十多天,爲朱元璋贏得了生機,之後在陳友諒與朱元璋的對決中,朱文正更是屢建奇功,《明史》記載:“(陳友諒)帶六十萬大軍圍洪都。朱文正數度摧其鋒芒,堅守85日等到太祖親自率兵來援。”

在這場大戰之後,朱文正已身居大都督之職,又建立了不世之功,在朱元璋的陣營中,不論是地位還是戰功都已經到達了頂峯,朱元璋甚至已經是功無可封了。

然而朱文正的這個功高蓋主,卻讓朱元璋忌憚。

因爲此時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才八歲,與朱文正相比,相差巨大,而在軍中地位更沒有辦法與朱文正相比,所以朱標的儲位岌岌可危。

於是朱元璋就需要想辦法來解決這種情況。

朱元璋返京之後,封賞了諸多將士,但是卻偏偏遺漏了朱文正,後來朱文正發脾氣抱怨,最後竟然莫名的反叛了,被朱元璋抓住之後,沒多久就莫名其妙身亡。

所以,朱文正的反叛很有可能是朱元璋故意設計的,爲了給自己的兒子朱標鋪路,減少對手,所以故意設計至朱文正於死地。

在朱文正死後,朱元璋仍然封其後代爲靖江王,或許既有是對朱文正曾經戰功的肯定,但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對於朱文正的補償,爲了避免朱文正威脅到自己兒子的地位,所以痛下殺手,朱元璋或許心中也是愧疚的。

四、朱元璋的“家天下”意識

朱文正反叛後,朱元璋爲什麼還封她的後代爲王? 第4張

最後,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朱元璋本人有着非常強烈的家天下意識。

這點我們從朱元璋稱皇之後大肆屠殺那些危及可能危及江山的將領以及官員就可以看出。朱元璋的這種家天下思想,認爲整個天下都是自己一家的,是自己的私有產物,所以對於有威脅的人都想辦法除去。

同樣的,這種思想從朱元璋的分封藩王就可以看出,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除去一個夭折,一個太子,剩下的24個都被封了王,成爲了地方上的藩王,同樣,封王的還有朱文正的後代靖江王。

因爲這種家天下的思想,所以朱元璋唯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血緣姻親,即使這些藩王以後擁兵自重,但是統治天下的還是自己朱家人。

儘管朱文正反叛而亡,但是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朱文正這個侄子無疑仍然是自家人,他的後代也姓朱,所以給朱文正的後代封王也是在所難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