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世民是明君嗎?愛護百姓聽取意見,不愧是英明的君王

李世民是明君嗎?愛護百姓聽取意見,不愧是英明的君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是明君嗎?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世界上有許多中國人聚居的唐人街,爲什麼叫這個名字?這和威名遠揚的大唐王朝有關係。大唐王朝爲什麼這樣有名氣?和唐太宗李世民有關係。中國歷史上有數不清的昏君暴君白癡皇帝,李世民是少有的英明君主。要說李世民當皇帝,得要先說一場流血的宮廷政變。當他的父親李淵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後,不憑功勞大小才幹高低,而是按照慣例風大兒子建成做太子,一直跟隨父王東征西討,掃蕩羣雄,統一天下的老二李世民被封爲秦王。

老三原籍做齊王,李世民和他手下的將官們很不服氣,老大和老三也妒忌他勾結起來成爲一派,雙方矛盾越來越大。正在這個時候,北方突厥入侵建成和元吉商量不能再讓李世民領兵出征了,得要趁此機會自己建立功勞,奪過李世民的兵權再幹掉他!不料泄露了消息,李世民搶先一步埋伏在皇宮的玄武門邊,先下手殺死建成元吉,在報告爸爸說,他們兩個想造反,被我殺了。李淵大吃一驚,可是事已至此,還有什麼好說的,只好低頭默認了。

李世民是明君嗎?愛護百姓聽取意見,不愧是英明的君王

沒有多久,他又逼迫爸爸退位,在手下兵將的擁護下,自己做了皇帝,改年號爲真觀,就是唐太宗了,唐太宗什麼都好,這件事做的不太光彩了!建城原籍是兩個紈絝公子,手下只有一隻小小的衛隊,有什麼力量造反?相反,李世民掌握着一支龐大的野戰兵團,纔有造反的力量的。從情理上來說,玄武門之變當然是李世民理虧,可是站在更加廣闊的角度觀察卻是一件好事情。

在這一場宮廷鬥爭中,如果勝利一方是建成原籍,只能增添一個昏君,對國家和老百姓都沒有好處。李世民勝利了,不僅對當時的社會,對往後的中國歷史都有非常深遠的意義。歷史上的事情往往就是這樣複雜,該讚美誰該譴責誰,很難一下子說清楚。爲什麼唐太宗能夠取得成功和他的政治遠見,清醒的頭腦分不開。他和別的目空一切的君王不同,懂得幾個非常重要的道理,第一條老百姓的事情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條,自己聰明,不算聰明,會用別人的聰明纔算是聰明。第三條,皇帝也會犯錯誤,不能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應該老老實實聽別人的意見。他親身經歷過隋朝末年的痛苦歷史,是隋朝垮臺的見證人。她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和兒子們,皇帝是船,老百姓是水,水能載起船也能把船打翻,千萬不能傷害老百姓。

李世民是明君嗎?愛護百姓聽取意見,不愧是英明的君王 第2張

所以他上臺後就頒佈了許多減輕老百姓負擔的法令,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家也就一天天富強起來了。他十分注意選拔人才。有一次他來了一個公開徵求意見,叫文武百官都提幾條怎麼治國的看法,其中一個武將的建議很好,可是這個人的肚皮裏沒有半點墨水,怎麼可能提出這樣中肯的意見?武將老老實實說,我哪裏說的出,這是我的門下食客馬州寫的。唐太宗一聽就來了精神,立刻要馬州來見面,即得一天派了四次使者催促,最後才把馬州找到。

唐太宗荷馬州當面交談後,覺得他真是一個人才,立刻留在身邊,一次次提拔,成爲自己最重要的助手之一。唐太宗還有一個好處,只要是人才就用,絕對不記仇。當年李靖發現李淵要叛亂,曾經向隋煬帝告密,李淵上臺後要殺他,李世民看出他是一個難得的文武全才,好不容易把他保下來,後來成爲賢明的宰相和領兵的元帥。除了李靜,他還重用了許多原來事件成員及手下的人,跟隨他多年南征北戰的將士們不服氣。

李世民是明君嗎?愛護百姓聽取意見,不愧是英明的君王 第3張

他向大家解釋說,我只從才幹選擇人,沒有什麼嫡系和旁系人馬的差別,你們不要東想西想。瞧,他的氣量真大!腦瓜裏完全沒有什麼自己人和外人的派系觀念,從來不拉幫結派,不培植親信勢力。古今中外的掌權者,誰能做到這一點?他也不像別的君王一樣,對忠心耿耿跟隨他打天下的部下,不採取過河拆橋的做法,不能一上臺就翻臉,不認人,更不會解除有功之臣的兵權,或者找茬洗清。像這樣的帝皇,已經是非常罕見的了,唐太宗在賢君的排行上,絕對是可以排上號的,正是由於他這種管理得當,勤於朝政的做法,才促成了唐朝著名的盛世,貞觀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