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始皇嬴政曾出巡五次,是體察民情還是其他?

秦始皇嬴政曾出巡五次,是體察民情還是其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秦始皇的故事大家聽過嗎?

如今我們不得不承認,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創建中央集權統治的皇帝,他創建的秦帝國才真正意義上使中國實現了統一, 可謂是功莫大焉,給予再高的評價和讚譽都不足爲過。然而,除了諸多政績以外,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就開始修築“馳道”,爲了“示疆威,服海內”,秦始皇更是先後五次巡視全國,足跡所至九州。那麼問題來了,秦始皇嬴政在位僅短短11年,出巡五次是爲了體察民情還是遊山玩水,亦或是彰顯大秦國威,加強對帝國的控制呢?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爲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也就是說秦始皇嬴政是秦莊襄王異人的兒子,莊襄王曾以人質的身份生活在趙國邯鄲城,後來在那裏遇到了呂不韋的妾室趙姬,十分喜歡就迎娶了她,生了始皇帝。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駕崩,年僅13歲的嬴政被立爲秦王,當時呂不韋爲秦相,獨擅大權。秦始皇即位時由於年少無權,只能尊呂不韋爲仲父,國政皆由呂不韋把持。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年滿22歲正式親政,隨後他通過一系列政治鬥爭除掉了呂不韋、嫪毐等人,將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並重用六國食客尉繚、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間,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戰國以來諸侯長期割據紛爭的局面,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了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大秦王朝。在統一大業完成後,爲了申張秦法、宣揚威德,爲了考察軍事和政務,也爲了求神問仙、祭祀天地,秦始皇遂決定進行巡遊全中國。

秦始皇嬴政曾出巡五次,是體察民情還是其他?

第一次出巡《史記·始皇帝本紀》記載道:“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秦始皇首次出巡是發生在統一霸業後的第二年(公元前220年),這次的路線是北上視察西部邊境,先到達隴西郡(今甘肅省天水地區)、北地郡,再出雞頭山東歸,途徑回中返回秦都咸陽。西巡的秦始皇並沒有走多遠,他認爲道路不便,便在同年下令以咸陽爲中心修建通向全國各地的馳道。

而仔細觀察這一次的路線,秦始皇在國家剛剛統一就鎖定西部邊陲的遊牧民族,可以看出他對西戎的芥蒂之心。因爲這一帶與當時秦朝的中心咸陽實在距離太近了,此地的安定與否直接關係到秦朝心臟地帶。與此同時,隴西郡與北地郡又是秦王朝的起家之地,當年秦穆公“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即是指此一區域。故而秦始皇此行的目的也是爲了震懾外族,加強防禦,隨後秦始皇就在隴西郡和北地郡內修建秦長城,以阻擋羌戎和匈奴的騷擾,保護了甘肅境內的人民生產和生活。

第二次東巡《史記·始皇帝本紀》記載:“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如果說秦始皇第一次西巡是一次短途旅行的話,那麼第二次東巡則是一次長途跋涉。雖然兩次出巡僅相隔數月,但秦始皇這次出巡顯然要遠,足可以說是走遍了大半個中國。

這次出巡東方郡縣雖然表面上看秦始皇是效法古代聖賢去泰山封禪,實際上秦始皇還是爲了向新徵服的齊、楚地區宣揚秦朝的赫赫國威,他是想給歸附的六國一個震懾,意在打擊各國有可能存在的反撲勢力。畢竟齊國是六國中唯一沒有經過大規模戰爭而滅亡的國家,加之在戰國後其他五國王室殘餘勢力都投奔到齊國,他們都希望藉助齊國再次復國。秦始皇此次東巡一番,正表現出秦始皇的眼光和魄力,他還抽空去泰山舉行了一個封禪儀式,還藉助了一種輿論——刻石,以此來昭告天下,宣揚自己的豐功偉績。

秦始皇嬴政曾出巡五次,是體察民情還是其他? 第2張

而秦始皇連續兩次大規模出巡,自然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當時一些六國的貴族便想趁着秦始皇再次出巡之際行刺,以報亡國喪家之仇。第三次是公元前218年,據《史記》記載:“二十九年,始皇東遊至陽武搏狼沙中,爲盜所驚。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之罘,刻石,旋遂之琅邪,道上黨入”。原來秦始皇鑾駕在途經陽武縣博浪沙時,遭到韓國貴族張良用重金收買的刺客,即張良策劃的博浪沙鐵錘砸車事件。

幸好刺客誤中將一輛副車擊得粉碎,秦始皇只是受到一些驚嚇,晃過神來的秦始皇便下令捉拿刺客,後又大索天下十日搜捕。結果連刺客影子都找到,無奈之下只能加強戒備繼續東行。此次始皇帝再次來到齊國舊地芝罘,並刻石記功,以宣揚秦國統一六國的豐功偉績。與此同時,秦始皇嬴政聽信齊國人徐福上書,稱東海中有蓬菜、方丈、贏洲三座仙山,山上居住的仙人手中有使人長生不老的仙藥。由此而引發始皇帝求仙與求不死藥的狂熱行爲,隨後他派徐福率領數千童男童女下海尋覓仙藥,但結果卻是徐福一去不回,渺無音訊。

秦始皇在一統天下後,連續三年巡遊,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加上第三次巡遊還遭到了刺客襲擊,始皇帝遂決定休整兩年時間。而在兩年時間裏,秦朝也發生了很多事情,北部河套地區不斷遭遇匈奴襲擾,秦始皇爲了北部邊陲的長治久安隨後便開始修築萬里長城,準備爲討伐匈奴做打算。公元前216年,秦始皇爲體察民情化妝成平民模樣,只帶四名武士巡視咸陽城內。誰知,在行至蘭池宮時遭遇刺客行刺,雖然四名武士奮力擊退刺客,但卻未擒獲一人,受驚的始皇帝當即下令關中戒嚴二十天搜捕可疑之人。

或許是因爲在都城咸陽,亦或是感覺秦朝北部邊疆隱患重重,秦始皇在修整兩年後又開始了第四次巡遊。《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此次北向而去,最遠的地方到達山海關外的碣石,秦始皇除了繼續尋找長生不老藥外,他還下令拆毀了韓、趙、魏、齊等國修築的堤壩以及阻塞交通的關卡城堡。

除此之外,秦始皇在到達燕國之後,燕國人盧生以鬼神事上奏秦始皇“滅亡秦朝的是胡”。秦始皇聽後覺得非常在理,就派將軍蒙恬率兵三十萬去攻打北方的胡人,奪取了黃河以南的土地。爲了對付強敵匈奴,秦始皇還下令30多萬大軍歷時兩年半,修建了全長700多公里,從咸陽直達內蒙古包頭的“高速公路”秦直道,以十萬大軍去榆林戊邊,築守長城。

可以說自秦始皇北巡歸來,他就相繼發兵驅逐匈奴入侵,並修築了直道和馳道等一系列軍事工程。也正是由於政務的繁忙,始皇帝在第四次出巡回來後就咸陽呆了四年多,此一期間,秦始皇不僅忙於對付匈奴外患,而且他還開始着手處理國內反對者,或爲自己縱慾做準備,如焚書坑儒、修築驪山陵、興建阿旁宮等。按說此時秦始皇政務繁多,加之年事已高本不應該再次勞師遠行,但卻在公元前211年一顆隕石從天而降至齊地,當時對秦始皇暴政統治不滿的百姓立即在上面刻了詛咒的話。

據《史記》記載:“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爲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無獨有偶,同樣是這年秋天,又發生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秦朝使者在從關東走夜路經過華陰平舒道時,遇到一個人手持玉璧攔住使者說:“今年祖龍死”,然後便消失不見了。接二連三的無解事件,讓秦始皇感到了深深地恐懼。於是始皇帝就進行占卜,占卜的結果卻是“遊徙最吉”。最終迷信的秦始皇決定第五次出巡,當然這次出巡也是他的最後一次“體察民情,遊山玩水”。

秦始皇嬴政曾出巡五次,是體察民情還是其他? 第3張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左丞相斯從,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這一次雖然是秦始皇嬴政在位11年最後一次出巡,但其途經的地方卻最多,先後到達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山東、河北等地。而正如那兩個預言一樣,秦始皇在途經平原津時久病不起,始皇惡言死,羣臣莫敢言死事。七月丙申,始皇崩於沙丘平臺(今河北邢臺市),秦王朝頓時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

如今對於秦始皇嬴政在位11年,出巡五次,是爲了體察民情還是遊山玩水顯而易見。秦始皇在一統六國後,就急於頻繁出巡,以圖通過宣德揚威,使六國舊民從精神上對其臣服,以達到安定天下,成就萬世之業的政治目的。而出巡北地,其目的也是對付長期的邊患匈奴,秦始皇兩次巡視北邊就發兵擊胡、修長城等等,取得了“胡人不敢南下牧馬”的功績。總之,秦始皇在最後十年間,做了諸多利國利民影響後世兩千年之久的政績,其影響之深廣,爲任何其他帝王所難以相比的。當然,中國的長久統一,秦始皇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值得後世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