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吳世璠是怎麼當上“三藩之亂”逆首之一的?

吳世璠是怎麼當上“三藩之亂”逆首之一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既然馬寶、胡國柱、王緒等人已死,昆明外援等於就絕望了。即便如此,郭壯圖和吳世璠依舊沒有任何降意,死死堅守昆明城……

吳世璠是怎麼當上“三藩之亂”逆首之一的?

清軍圍城半年多,還是不能破城。

由於幾十萬清軍暴露在外,加之不服水土,陸續感染疾疫,病死的日益增多。接着,由於糧餉轉運不繼,清軍營內已經出現糧食供應困難的情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守城的死守,攻城的不走,雙方繼續僵持着,看誰能熬到最後。

到了康熙二十年(1681年)九月,康熙帝得知昆明城久攻不下,氣急敗壞,又下詔旨死催。同時,他還以滿洲皇族特有的陰狠,指示清軍將領派遣先前投降的吳軍將士先登城牆做炮灰,拿這些人的屍首爲清軍後續攻城部隊做鋪墊物。

包圍昆明半年多,按理說城內糧食早就盡絕了,爲什麼城內軍民還能死守呢?經過仔細盤查,清軍將領發現,昆明城一面臨昆明湖,所以清軍封鎖線圍困不嚴。而且,昆明堅城所賴水運的昆明湖,南北百里,一直沒有嚴加封鎖,舟船時常往來。

當時,駐守昆明湖周遭安寧、晉寧、昆陽、呈貢四州縣的清軍,大都是剛剛投降清軍不久的吳三桂舊部將士,他們不忍心昆明城內的親屬和老戰友捱餓,所以對湖區沒有嚴加封鎖。

對此,統帥部發現後馬上採取措施,殺掉一批心懷同情的吳三桂舊部將士之後,趕忙改派八旗兵駐守昆明湖沿線,從此,就切斷了城內的糧食來源。

九月,漢將趙良棟平定四川叛亂後,率領大兵渡過金沙進抵昆明,與章泰、賴塔兩路大軍會師。

趙良棟雖然是個漢人,但爲滿洲貴族打起仗來比滿洲人還狠。看到包圍昆明的滿洲將領一直害怕傷亡而按兵不動,趙良棟就兀自率領自己的寧夏綠營漢軍對昆明發動猛攻。

趙良棟所部連修整都不修整,不計死傷,即刻投入戰鬥。

吳世璠是怎麼當上“三藩之亂”逆首之一的? 第2張

看到漢軍如此兇猛,章泰都不好意思了。十月八日,他只得下令滿漢各軍進兵,直抵城下,把昆明城圍困數重。於是,清軍不分日夜,開始肉搏攻城。

數十萬清軍兵臨城下,運輸線又被截斷,城中糧食早已食盡。而箭矢嗖嗖,射入城中的招降書又表示投降免死。在這種情況下,守城的吳軍將領已經有不少人生出貳心,陸續有人偷跑出城,向清軍投降。

從出降的吳軍將領口中得知,昆明城內確實已經山窮水盡,章泰等人終於放膽攻城。

清軍猛攻數日,但昆明堅城真是太牢固了,一兵當垛,百兵莫上……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八日這天,昆絕望之餘,明城內的吳國柱、吳世吉等人準備獻城投降。他們集結手下士兵,密謀發動兵變,想生擒逮捕吳世璠和郭壯圖後,開城獻給清軍。

忽然聽到殿外吶喊聲聲,才得知城內守軍叛變消息。至此,吳世璠徹底絕望。這個吳氏子弟,當時只是一個16歲少年,還真非常有血性。他立即穿上皇帝的服裝,昂首登臨大殿。坐在寶座上後,舉目四望一番後,忽然舉刀自刎。

大概由於少年人手力弱,一刀未死,這位美少年就自己楞生生以手抉出喉管,又硬劃一刀,終於鮮血如噴……

吳世璠這個少年,風儀翩翩。當他被吳三桂政權官員從北京偷運到昆明的時候,年方8歲。此前,嫡母爲大清公主,爺爺爲大清王爺,他的孩提時代肯定在北京過着錦衣玉食的貴族子弟生活;而後,祖父吳三桂起兵,迢迢路遠,父親吳應熊和幾個兄弟在北京遭到清廷殺戮、剪除,這個孩子在昆明之時,肯定知道這些消息。

8年多來,雖然居於深宮,吳世璠身邊肯定有碩儒老師教他民族大義。耳濡目染,國仇家恨,對這個少年來說,一切都絕對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血淋淋的現實。正是在這樣的教化之下,吳世璠這樣一個16歲的、沒有經歷過任何生活磨礪的少年郎,才能毅然決然揮刃自盡。比起他軟弱怯懦的父親吳應熊,簡直判若雲壤。其悲壯剛烈,不遜南明少年英雄夏完淳!

吳世璠是怎麼當上“三藩之亂”逆首之一的? 第3張

當然,由於“三藩起事”被清廷定性爲謀逆的“三藩之亂”。吳世璠作爲“逆首”之一,加上他攤上了一個自私自利的老丈人郭壯圖,故而在歷史中一直被醜化、妖魔化……

得知“皇帝”自殺,吳世璠的“皇后”郭氏也投環自縊。宮中從死的宮內,多達百餘人.

郭壯圖最後時刻的表現還算爺們,聞變之後,馬上和他的兒子郭宗汾緊閉府門,然後相繼自刎而死。

郭壯圖和吳世璠都死了,城內叛變的吳軍將領怕不好向清軍交差,就抓住了吳三桂的“大學土”方光琛及其子侄等人,大開城門,出城向清軍投降。

數十萬軍清軍圍城近一年,死傷無數。待到昆明城降,出於報復心理,清軍清將入城後大肆殺掠一番,珍寶美女,恣其所欲!諸部清軍,只有趙良棟所部約束嚴格,殺掠不多。

得城之後,清軍馬上把吳世璠首級割下,傳送京師,然後把吳三桂首席謀士方光琛和他子侄押到軍前凌遲處死。接着,又大張旗鼓對先前事急投降的吳軍將領高啓隆、巴養元、李繼業等人斬首示衆。其間,不少吳軍悍將的家屬也被清軍殺絕。

當時,吳三桂已死去三年多,清廷很想找到他的屍首梟首戮屍來泄憤。不過,在清軍迫近昆明時,吳世璠和他岳父郭壯圖已經把吳三桂屍骨改葬他處。所以,清軍在昆明附近刨了數座大墳,都沒有找到吳三桂屍身。

最終,清軍在昆明安福園石橋下挖出一個骨灰匣,報稱是吳三桂骨灰。爲了請功,清軍統帥部就把這匣骨灰和吳世璠首級一併送到京師邀功……

當然,無論當時還是現在,大家非常關心吳三桂愛妾陳圓圓的下落。當初就是因爲這個絕色女人,吳三桂 “衝冠一怒”,使得他自己一生的命運和吳氏家族的命運得以全然改變。

但真實歷史記載中,包括清軍攻入昆明後對吳氏家屬的登記造冊,沒有任何官方文件言及陳圓圓。

民間筆記、野史記載就豐富多彩,有說她自縊的,又說她出家的,有說她隱居善終的,紛紛擾擾,陳圓圓下落,成爲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