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清朝分封了四位藩王,怎麼後來是“三藩之亂”?

清朝分封了四位藩王,怎麼後來是“三藩之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清初康熙年間有“三藩之亂”,三藩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們均是明朝的降將,在清朝入主中原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在明末清初的戰爭中,清朝實際上分封了四位藩王,還有一位就是定南王孔有德。對於孔有德來說,因爲作戰失敗,最終自刎,所以沒有參加清朝初期的“三藩之亂”。孔有德(1602年?—1652年),字瑞圖,遼東蓋州衛(今遼寧省蓋縣)人,原籍山東,明末清初將領。相對於吳三桂,孔有德可謂更受清朝的器重,比如清朝兩次對孔有德封王,這就是吳三桂都沒有的待遇。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清朝分封了四位藩王,怎麼後來是“三藩之亂”?

首先,根據《明史》等史料的記載,孔有德大約出生於萬曆三十年(1602年),“長於弓馬,不識字”。天啓元年(1621年),後金佔領遼瀋後,孔有德投奔毛文龍。在明朝末年,毛文龍是一位比較重要的將領。在抵抗後金(清朝)的戰役中,毛文龍立下了戰功。但是,因爲種種原因,毛文龍最終被袁崇煥斬殺。而作爲毛文龍的部將,孔有德自然失去了仰仗,這成爲孔有德歸降後金(清朝)的原因之一。

崇禎元年(1628年),袁崇煥督師遼東,藉機處死毛文龍,其舊部由副將陳繼盛統轄。孔有德爲毛文龍的結局感到非常寒心,終日悶悶不樂,於是投奔了孫元化,隨孫元化去了登萊。到了崇禎四年(1631年),孔有德發動吳橋兵變,不久投降後金。

由於孔有德帶來了後金急需的艦隊、大炮及匠人,所以皇太極對他們的投降極爲重視,親率諸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面對前來歸降的孔有德,皇太極可謂充分信任,依然讓孔有德率領一支兵馬,這可以說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了。

崇禎九年(1636年),清朝正式建立的時候,孔有德受封恭順王,這是孔有德第一次被清朝封王。在以後清朝對明戰爭中,孔有德大多參與其中,立下汗馬功勞。所以,在筆者看來,如果不是兵敗的話,孔有德自然會和吳三桂等人一起,成爲清朝初期的四大藩王,而不是三大藩王了。

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部克襄陽、荊州、德安、承天等府,張獻忠部陷蘄州,明將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領起義軍圍攻明朝都城。十八日晚,崇禎皇帝朱由檢選擇自縊,這意味着明朝正式滅亡。在明朝滅亡後,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最終選擇和清朝大軍聯手,以此擊敗了李自成。

根據《清史稿》等史料的記載,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孔有德跟隨愛新覺羅·多鐸追擊李自成和南明力量,平定了江南各地的抗清鬥爭。凱旋後,孔有德回到遼陽。

順治三年(1646年),孔有德被清朝授予平南大將軍,而這,自然和吳三桂的平西大將軍不相上下了。在此基礎上,孔有德率軍進攻南明永曆朝廷,從此孔有德開始單獨統兵。他佔領了湖南地區,但是,孔有德在桂林被瞿式耜等人打敗。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南明的存在時間比較短暫,但是,南明朝廷在聯合李定國等張獻忠的部下後,還是具備反擊清朝的實力,並且取得了不少勝仗。

順治五年(1648年)六月,孔有德來到武昌候旨換防,其間金聲桓、李成棟反清,各地清軍向孔有德求救,孔有德卻不發一兵一卒。孔有德班師回京後,江南一帶的形勢趨於平穩,清廷又打算調三順王南征,起初決定以孔有德守福建,尚可喜平廣西,但是,尚可喜認爲廣西地處偏僻,情況複雜,有意推辭。面對這一情況,孔有德卻是“毅然以粵西爲請”。對此,在筆者看來,孔有德主動請纓,卻是比較勇猛。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這一次毛遂自薦,卻最終導致自己走向了敗亡。

順治五年(1648年),清朝改封孔有德爲定南王(這是孔有德第二次封王),率軍二萬出征廣西,並攜家鎮守。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孔有德能夠消滅南明勢力的話,那麼,孔有德日後將會鎮守廣西,成爲清朝的藩王之一。因此,正是因爲這一目標的激勵,促使孔有德在尚可喜推辭之後主動請纓。

根據《清史稿》等史料的記載,順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孔有德率清軍破桂林,俘虜南明重臣張同敞、瞿式耜及靖江王朱亨歅等,孔有德住進了靖江王府,改爲定南王府。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孔有德在隨後一年時間中幾乎佔領了廣西全境,但表面風光的背後卻是強弩之末。因爲在這個時候,南明將領李定國已經將矛頭對準了李定國。雖然李定國原先不是明朝的將領,但是,在明朝滅亡後,李定國卻對南明忠心耿耿,以此抵擋清朝大軍。而這,無疑和出自明朝的孔有德、吳三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後,順治九年(1652年),南明西寧王李定國率東路軍收復湖南大部,並南下廣西,直趨桂林。同年六月,清朝定南王孔有德親自率軍前往興安縣嚴關,扼險拒守。但是,讓孔有德沒有想到的是,明軍以象陣大破清軍,取得嚴關之戰的勝利。這場戰役失敗之後,孔有德狼狽奔回桂林,下令緊閉城門,惶惶不可終日。

面對倉皇而逃的孔有德,李定國顯然沒有給他喘息之機,而是乘勝追至桂林,將城池包圍。順治九年(1652年)七月初四,南明大軍登雲梯攻城,孔有德額頭已中一箭,他自知走投無路,便選擇自刎而死。在孔有德自盡後,其子孔廷訓逃跑過程中被南明大軍俘獲,僅有一女孔四貞逃脫。

根據《清史稿》等史料的記載,順治皇帝聽說孔有德死訊後,賜諡號武壯,兩年後孔四貞奉其父遺骸還京,順治帝命三品以上大臣郊迎,給予厚葬。對於順治皇帝的這一舉動,不僅是在褒獎孔有德,也是安撫其他歸降的明朝將士。值得注意的是,孔有德之子孔廷訓在順治十五年(1659年)被李定國下令處斬,而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則被孝莊太后收爲養女。

清朝分封了四位藩王,怎麼後來是“三藩之亂”? 第2張

總的來說,清初,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和吳三桂四位著名的明朝降將,在投降清朝以後均被封王,而且他們在消滅南明和起義軍勢力的時候特別賣力,對清朝死心塌地。所以,如果孔有德沒有被李定國消滅的話,清朝初期就是四個藩王的格局了。在孔有德去世後,清朝初期最終形成了吳三桂等三藩的格局,並爆發了三藩之亂。至於已經去世的定南王孔有德,自然不可能參加三藩之亂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