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甲午戰爭中發現一封清軍家書,怪不得清朝會輸

甲午戰爭中發現一封清軍家書,怪不得清朝會輸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日甲午戰爭已經過去120多年了,此戰對中日兩國的近代國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日本經此一戰,一躍成爲東亞地區霸主,而中國則墜落入谷底,西方列強紛紛掀起勢力範圍劃割。

甲午戰爭中發現一封清軍家書,怪不得清朝會輸

甲午戰爭結束後,關於這場戰爭的反思、爭鳴百出,研究著作汗牛充棟。

關於清朝戰敗的原因,有人說是慈禧太后挪用了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

有人說是李鴻章“避敵保船”方針的被動挨打。

還有人說是清軍武器落後,技不如人……等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甲午戰爭中發現一封清軍家書,怪不得清朝會輸 第2張

以上都是從物質層面來探討清軍失敗的原因,也不無一定的道理。

其實,從精神層面而言,清軍失敗,敗就敗在了缺少尚武與愛國主義精神。

像鄧世昌、徐邦道、左寶貴這樣的愛國將領實在是鳳毛麟角。

甲午戰爭中發現一封清軍家書,怪不得清朝會輸 第3張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國家之所以偉大,主要在於是否有尚武的人種”中國自秦朝統一之後。

統治者爲了防止民衆威脅到統治,極力桎梏國民思想,多講明哲保身,莫談國事。

士子把大好光陰消磨在故紙堆裏,國民奄奄如病夫。

這種情況,梁啓超稱之爲:“英穎之青年化爲八十老翁,形同槁木,心如死灰”。

由此寫出《少年中國說》雄偉,希望我老大帝國能“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甲午戰爭中發現一封清軍家書,怪不得清朝會輸 第4張

岳飛曾說過:"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甲午戰爭中除了少數奮勇殺敵的將領,多數無必死之心。

我們來看看平壤之戰結束後,日軍在清理清軍遺棄物品時,發現衛汝貴妻子給其的信:

“君起家戎行,致位統帥,家既饒於財,宜自頤養。且年事已高,望善自爲計,勿當前敵。”

衛的妻子在信中不但不鼓勵丈夫在前線奮勇殺敵,反而要他保重自身,打仗不要埋頭向前衝。

甲午戰爭中發現一封清軍家書,怪不得清朝會輸 第5張

這衛大人對夫人的話,言聽計從,平壤之戰一開,他就同主將葉志超就棄城逃跑。

一路狂奔五百里,竟然一度逃得不知去向,七八天後才找回清軍大隊。

後來日軍將這封家書編寫入了教科書,廣爲宣傳,作爲敗軍亡國的反面教材警戒其國人。

與此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天皇節衣縮食,宣佈一天只吃一頓飯,省錢買軍艦,皇太后則捐出了自己的首飾。

雖然不乏作秀的意味,但毫無疑問,頗有煽動性。在皇室的帶動下,日本民衆也都踊躍捐款。

甲午戰爭中發現一封清軍家書,怪不得清朝會輸 第6張

清朝在甲午戰爭中,失敗的因素很多,窺一斑而見全貌,前線將領貪生怕死,家比國大。

只能看到家裏那點蠅頭小利,毫無民族與國家擔當,焉能不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