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欽差大臣或者一品大員要是被刺殺 最後會造成什麼結果

古代欽差大臣或者一品大員要是被刺殺 最後會造成什麼結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古代一品大員或者欽差大臣被刺殺,會有什麼後果呢?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正常情況下,朝廷的一品大員是沒有人敢刺殺的,畢竟一品大員屬於朝廷的重臣,皇帝的心腹,誰敢暗殺或者投毒,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還是有少數一品大員被刺殺的案例,後果也都不一樣。

古代欽差大臣或者一品大員要是被刺殺 最後會造成什麼結果

什麼官員可以稱爲一品大員?

我們以清朝爲例:一品大員(不算爵位)包括正一品和從一品,除了一些太傅、太師、少師、少傅等虛職,實際上一品大員一般包括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領侍衛內大臣、九門提督、地方總督(加兵部尚書銜)、駐防將軍、提督、滿洲都統、都察院御史等職務。

乾隆皇帝時期的正一品大臣,出名的也就是和珅、阿桂、劉統勳、劉墉、紀曉嵐等人,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大臣被刺殺,皇帝會善罷甘休嗎?肯定不會,皇帝會一查到底,一品大員到地方就是代表着皇帝,刺殺欽差大臣就是刺殺皇帝本人,一般是沒有人敢的。

就像和珅當年被乾隆派去查雲貴總督“李侍堯貪污案”一樣,和珅到達雲南後,直接把李侍堯的管家趙一恆抓了起來,並且對趙一恆嚴刑逼供,趙一恆奈不住痛楚,把李侍堯的所作所爲一一向和珅作了交代。

最終和珅把趙一恆的口供給李侍堯的屬下官員一看,屬下官員一看和珅已經掌握了證據,立馬紛紛揭發李侍堯,最終李侍堯被判監斬後。

和珅這樣做,李侍堯也不敢怎麼反抗,原因就是和珅是皇帝派來的,他如果對和珅下手,那麼他必死無疑,乾隆也不會放過他。再說,把皇帝的欽差大臣弄死,不更證明自己有鬼嗎?這樣一來,皇帝肯定會一查到底,自己還是跑不掉。

所以,一般是沒有人敢對一品大員或者欽差大臣動手的。

古代欽差大臣或者一品大員要是被刺殺 最後會造成什麼結果 第2張

其實在一些朝廷政權穩定的時候,不止是一品大員,就是一般負責調查的欽差大臣,也是沒人敢動的,原因就是皇帝掌握大權,地方大臣和勢力再強,也不敢反抗。如果殺了欽差大臣,那麼就必死無疑。

比如,嘉慶皇帝時期發生的“淮安奇案”,被害者僅僅是一個候補知縣,一樣受到嘉慶皇帝的重視,最終把害人者繩之以法。

嘉慶十三年(1808年),江蘇淮安發生自然災害,百姓受災嚴重,嘉慶皇帝下旨賑災。

但是清朝自從乾隆皇帝開始,朝政腐敗,無官不貪,嘉慶皇帝自然知道賑災弄不好是富了官員,苦了百姓,於是賑災時會有專門的查賑官員負責監督。

所以當時朝廷都有專門的查賑官員,這些查賑官員一般都是候補知縣,當時江蘇有個叫李毓昌的候補知縣,兩江總督鐵保派李毓昌前去山陽(淮安的別稱,府縣都叫山陽)查賑。

李毓昌是科舉出身,23歲考上舉人,36歲考上進士,李毓昌考上進士就被派到江蘇候補知縣,等待空缺。

鐵保之所以派李毓昌去查賑,還是因爲這是個科舉清流,必定可以秉公處理賑災事宜。

就這樣李毓昌去了山陽縣查賑,山陽縣是這次受災比較嚴重的縣,朝廷發的賑災銀子不少,可是仍然沒有效果,所以鐵保先後派出了十人去山陽查賑,前九位查賑官員都說沒有問題,這個李毓昌是第十個。

李毓昌到了山陽縣可謂是兢兢業業,不顧鞍馬勞頓,親力親爲的勘驗受災程度,查驗受災人數。當地老百姓都稱他爲“李青天”。

由於李毓昌的仔細覈對,自然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原來賑災的銀子都被知縣王伸漢給貪污了。

這個王伸漢不是讀書人出身,他家裏本來是賣肉的,所以家裏有點銀子,當時清朝施行“捐官制”,其實就是花錢買官。比如雍正時期的李衛就是買的官,李衛大字不識幾個,但是人家卻是個好官,成爲雍正的左右手。

而這個王伸漢花錢買了個知縣,他卻是一個十足的貪官,他老想着要把買官花的錢掙回來,所以這次賑災成了他撈錢的最佳時期,並且還賄賂了前九名查賑官員。

李毓昌查明瞭山陽知縣貪污的事情,於是馬上動身帶着證據要到知府那裏彙報,王伸漢得到消息後,就派人把李毓昌追了回來,並且誆騙李毓昌回縣衙商議事情。

李毓昌回到縣衙,王伸漢自然對李毓昌進行賄賂,結果李毓昌根本不爲所動。

王伸漢一看賄賂不成,就派人收買了李毓昌的三個隨從李祥、顧祥、馬連升。他們一起做局,用一杯帶有砒霜的茶水將李毓昌毒死,以此來殺人滅口。

王伸漢還賄賂了知府王轂,並且製造了“李毓昌因私放賑災票懊悔至極自縊身亡”的假象,並且上報給了兩江總督鐵保和江蘇巡撫汪日章,鐵保和汪日章兩位封疆大吏沒有仔細調查,草草結案,使李毓昌冤死。

李毓昌死後,家人領來屍體安葬,過了有一年,李毓昌的妻子林若蘭收拾丈夫的遺物,無意中在李毓昌的皮襖馬褂中找到一張字條,上面寫着:“山陽知縣冒賑,以利陷毓昌,毓昌不敢受,恐上負天子。”

林若蘭覺得丈夫的死沒有這麼簡單,後來又請來李毓昌的叔叔開棺驗屍,證明李毓昌確實是被人毒死的,於是李毓昌的叔叔到京城都察院告御狀,最終嘉慶皇帝知道了這件事。

嘉慶皇帝知道後立馬大怒,他一直對朝廷的不正之風深惡痛絕,他也想借這次機會好好地懲治一下腐敗的官員,親自做了批示,並派人前去重新審理這件案子。

最終,案件很快水落石出,嘉慶皇帝知道後暴跳如雷,怒罵兩江總督鐵保是“無用廢物”,又怒罵江蘇巡撫汪日章“年老無能”。

古代欽差大臣或者一品大員要是被刺殺 最後會造成什麼結果 第3張

嘉慶皇帝下令,將鐵保革職發配到新疆,汪日章革職打回老家,王伸漢斬首抄家,李毓昌的三個隨從李祥、顧祥、馬連升全部凌遲處死。

同時,嘉慶皇帝追封加賞李毓昌爲知府銜,按照知府的規格賜卹,並親賜《憫忠詩》五排三十韻。

就這樣,清朝的淮安奇案算是結束了。

從這個案件就可以看出,朝廷派下去的欽差大臣,被人毒死事情是很嚴重的,畢竟欽差大臣帶着皇帝的使命,如果人人敢加害,皇帝還有什麼威嚴,還有誰敢爲皇帝分憂,因此,上面派下去的大臣,一般是沒人敢動手的,動手了自然面臨皇帝的嚴查到底。後果是很嚴重的!

當然,對於朝政體制穩定時,皇帝擁有絕對權力時,很少有人敢挑戰皇權,殺死朝廷欽差大臣,更不可能有人敢殺一品大員。

但是如果當朝廷中央勢弱,地方勢力過大時,一品大員被刺殺的概率還是挺大的,並且這樣的情況下,朝廷也不敢怎麼樣。

比如,清朝末期的“刺馬案”,這個案件雖然疑點比較多,但是基本上可以確定背後主使就是湘軍的人。

曾國藩領導湘軍鎮壓了太平天國後,朝廷沒有按照約定給曾國藩封王,僅僅封了個侯爵,而僧格林沁卻成了親王,湘軍自然不服氣。

再加上後來,慈禧太后爲了瓦解湘軍勢力,把曾國藩從兩江總督調到直隸總督,直隸總督雖然是疆臣之首,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朝廷這是對湘軍下手了。

曾國藩到了直隸,自然不可能帶着湘軍勢力去直隸,於是新上任的兩江總督馬新貽自然不受湘軍勢力的喜愛,更何況馬新貽到了兩江,還強硬的壓制湘軍勢力,處罰了很多的湘軍黑勢力。最後馬新貽被張汶祥刺殺,雖然張汶祥交代沒有人指使,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和湘軍有關。

慈禧太后知道了這件事,一開始自然大怒,於是派人去調查,可是後來調查結果不讓人滿意,這時慈禧太后才明白了是湘軍在搗鬼。

可是由於當時太平天國剛剛被鎮壓,朝廷勢弱,湘軍還有很大影響力,慈禧只能把曾國藩調回兩江,穩定局面,所幸曾國藩到了兩江沒過兩年就去世了,湘軍算是沒有翻起大浪。

但是,清朝末期,兩江總督很多都是湘軍或者淮軍將軍出身,可見朝廷對湘軍和淮軍是多麼的忌憚!

除了清朝末期的“刺馬案”,正式的屬於一品大員被刺殺,還有唐朝的宰相武元衡也被刺殺過,這時期也是屬於特殊時期,這是因爲安史之亂後,地方藩鎮和中央政權的矛盾,宰相武元衡力主消藩,所以纔會被藩鎮派人刺殺。

唐朝的這次刺殺,就是藩鎮向中央政權的武力對抗,結果唐憲宗大怒,最終收拾了藩鎮,但是仍然是治標不治本,最後唐朝還是滅亡於藩鎮。

古代欽差大臣或者一品大員要是被刺殺 最後會造成什麼結果 第4張

總結一下,那就是一般太平盛世,中央政權穩定,皇帝大權在握,是幾乎沒有人敢挑戰皇權,刺殺一品大員或者欽差大臣的,因爲那樣做最後死的會很慘。但是對於朝廷動盪的時期,尤其是地方勢力過大時,一品大員來到地方,地方勢力還真不怕一品大員。這樣情況下,一品大員被刺殺,朝廷也是沒有太強硬的方法,後果都是不了了之,畢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唐憲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