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嫡庶之分差別到底有多大 同樣是造反結果卻完全不同

古代嫡庶之分差別到底有多大 同樣是造反結果卻完全不同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嫡庶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我國皇位繼承自古實行的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在古代皇帝有後宮三千佳麗,但這些後宮嬪妃都不是相同的地位。就比如在唐朝後宮就分爲皇后、四妃、九嬪、九婕妤、九美人、九才人、二十七寶林、二十七御女和二十七采女。在這麼多人裏面只有是皇后所出的纔是嫡子。

古代嫡庶之分差別到底有多大 同樣是造反結果卻完全不同

有種說法是母憑子貴,其實大部分都是子憑母貴,在中國大部分的朝代皇后都是大家族裏面的人,一位嫡子後面代表的是一個家族的地位。嫡庶之別早在商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據《呂氏春秋·當務篇》記載,

“紂之同母三人,其長子曰微子啓,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紂也,甚少矣。紂母之生微子啓與仲衍也,尚爲妾;已而爲妻而生紂。紂之父、紂之母欲置微子啓以爲大子,大史據法而爭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紂故爲後。”

古代嫡庶之分差別到底有多大 同樣是造反結果卻完全不同 第2張

這裏的意思是紂王與微子啓、仲衍是同母兄弟,但在微子啓與仲衍出生的時候他們的母親還不是正妻,而紂王出生的時候其母已經是正妻了所以只有紂王纔是嫡子,才能繼承帝位。

在《史記·殷本紀》中也有記載:

“帝乙長子爲微子啓,啓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後,故立辛爲嗣。”

唯一不同的就是說紂王帝辛和微子啓不是一個母親,紂王的母親是正妻才繼承的帝位。

不管是《呂氏春秋·當務篇》還是《史記·殷本紀》都記載着紂王是嫡子繼承帝位,而做爲庶長子的微子啓沒有繼承權。這也說明了嫡長子繼承製早在商朝就已經開始了,後來經過周朝、秦朝、漢朝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極爲嚴格的宗法制度,即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古代嫡庶之分差別到底有多大 同樣是造反結果卻完全不同 第3張

李世民做爲一個偉大帝王在其晚年也遇到了他最不想遇見的事情。他所立的太子李承乾盡然造反了,經過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就一直想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但天不遂人願不僅太子造反,另一個兒子在這之前也在自己領地造反了,那就是齊王李祐。

齊王李祐是李世民的第五子,喜歡遊獵,結交奸邪之人。初被封爲宜陽郡王,後被依次被該封爲楚王、燕王、齊王,封地在齊州。起初薛大鼎爲其長史,後李世民因其管教無方罷免了他長史之位,令曾經吳王李恪的長史權萬紀來管教。權萬紀多次勸諫也沒能奏效,李祐寵信昝君謨、樑猛彪二人,權萬紀就把這二人逐出了王府,但不久李祐就有暗中把他們招回了。

古代嫡庶之分差別到底有多大 同樣是造反結果卻完全不同 第4張

李世民也不太放心這個兒子,多次寫信責備他。權萬紀擔心連累到自己就主動要求入朝爲李祐說情。權萬紀入朝後表示李祐已經悔過,李世民很開心賞賜了權萬紀,同時也對李祐進行了敲打,想讓他認真悔過。但是李祐看到李世民賞賜了權萬紀卻對自己進行責罰,認爲是權萬紀出賣了自己,曾憤怒的說出一定會殺了他。

權萬紀得到嘉獎之後對李祐更加嚴厲,於是李祐就想暗中殺了權萬紀。這件事被權萬紀知道了消息奏報了李世民。李世民知曉之後就派遣刑部官員前去調查,並令李祐和權萬紀一同回京接受調查。李祐自知這一去就沒有好下場,於是很怨恨權萬紀,要在這之前殺了他。權萬紀嗅出了危險,於是先行一步,但是是在半路上被李祐派的人截殺了。這一下就鬧大了,李祐沒有了退路於是就在自己封地起兵造反了,但好日子沒過多久就被齊王府裏面的一個兵曹給平定了。相關人等一律斬首,齊王也被貶爲庶人後被賜死在了長安太極宮。李世民含淚給李祐下了最後一道詔書:

汝素乖誠德,重惑邪言,自延伊禍,以取覆滅,痛哉何愚之甚也!爲梟爲獍,忘孝忘忠,擾亂齊郊,誅夷無罪。去維城之固,就積薪之危;壞盤石之基,爲尋戈之釁。背禮違義,天地所不容;棄父無君,神人所共怒。往是吾子,今爲國讎。”

古代嫡庶之分差別到底有多大 同樣是造反結果卻完全不同 第5張

本以爲齊王李祐的死這件事就已經結束了,結果牽扯出了一件更大的事。

太子李承乾盡然也陰謀造反,李世民起初是不大相信的,畢竟李承乾是嫡長子而且已經位列儲君多年,是名正言順未來帝國的主人。別人也許會造反但是他沒有理由啊!但事與願違,最終太子李承乾還是以實際行動告訴了李世民,他確實要造反。事情敗露的李承乾準備孤注一擲,學他的父親一樣發動政變奪取皇位。但他顯然低估了李世民的能力,造反並沒有成功,相關人員都已伏誅。但輪到對李承乾定罪的時候李世民就猶豫了,他並不想像處置齊王李祐那樣處置李承乾,畢竟是和長孫皇后的第一個兒子,其中的親情不言而喻。最終李世民只是將其廢爲庶人,囚禁在右領軍府,李承乾在其中度過了兩年時光之後鬱鬱而終。

古代嫡庶之分差別到底有多大 同樣是造反結果卻完全不同 第6張

李承乾之所以想謀反也是因擔心太子之位不保,因爲他患有足疾。而他的弟弟李泰文武雙全一直想要爭奪太子之位,李承乾擔心地位不保纔出此下策。後因爲這件事李世民也放棄了立李泰爲太子的想法,最終立了唐高宗李治。

從李祐和李承乾兩者的事件就可以看出在李世民的心中嫡長子還是更爲重要,除了本身的親情外,嫡長子也觸及到多方利益。就像李承乾的母族就是顯赫一時的長孫家族,正是有了這樣的背景他才能更大的餘地。後來李治的儲君之位也有過波折,正是由於長孫無忌的勸諫不該廢嫡立庶,太子是國之根本不應輕言廢立,李世民這才作罷。

古代嫡庶之分差別到底有多大 同樣是造反結果卻完全不同 第7張

中國的嫡庶之別在中國發展了幾千年,大家族也都是靠這個方法來進行延續的。畢竟一個大家族如果平分給幾個子女的話,沒有幾代就會衰退了。在一個大家族中嫡長子來繼承家業,其餘的庶子都沒有繼承權利,這樣能最大限度保留家族的財產權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