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揭祕欽差大臣和地方知府爲何要一起玩皇帝?

揭祕欽差大臣和地方知府爲何要一起玩皇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皇帝派遣大臣出外辦事,有時是查辦大事要案,有時則是辦理他不方便親力親爲的事情。這些大臣在元朝以前被稱爲“使者”或“天使”,明清時被稱爲“欽差大臣”或“欽使”。“欽”,意爲皇帝,“欽差”即是皇帝差遣的意思。元朝以前派遣使者的頻率不高,明清則欽使四出,“替天巡狩”。如是,“欽差大臣”逐漸成了漢語中的一個常用詞。

欽差大臣最大的優勢,是突破體制束縛,能夠做到專事專辦、特事特辦。欽差一般去查辦大案要案,比如封疆大吏的貪污腐敗,地方疑難大案等;或者處理突發事件,比如鎮壓地方騷亂與反叛,重大工程建設及搶險賑災等。不論哪種情況,都是最高統治者對現有機制和人員失去了信任,所以纔要加派欽差大臣處理。

揭祕欽差大臣和地方知府爲何要一起玩皇帝?

網絡配圖

那麼,欽差大臣的實際功效如何呢?

欽差大臣發揮功效的關鍵,這就要求欽差的派遣、辦差做到獨立、保密、公平、公正。比如,清朝處理地方大案,派往甲地的欽差往往公開宣佈派往乙地;具體事由常常語焉不詳,防止相關人員揣測聖意,預作準備。

乾隆後期,山東巡撫國泰被彈劾貪腐。乾隆命令和珅、錢灃等人爲欽差,赴山東覈實情況。錢灃知道國泰在京城耳目衆多,爲避免消息提前泄露,就派人盯死北京前往山東的交通,把通風報信的可疑分子一概拿下。這麼做,就是爲了保密。即便如此,國泰還是提前得到消息,做好了迎接欽差大臣的“準備”。清朝地方官員,“大凡在外省做督、撫的人,裏頭軍機大臣上,如果有人關切,自然是極好的事,即使沒有,什麼達拉密章京,就是所稱爲小軍機的那幫人,總得結交一兩位,每年饋送些炭敬、冰敬,凡事預先關照,便是有了防備了。”

欽差大臣到地方,聽到的全是“忠君報國”“清廉奉公”的話,看到的都是欣欣向榮、乾淨整潔的內容,一切都千篇一律地和朝廷保持高度一致。地方官員殷勤接待,賓主觥籌交錯,各取所需。最後,欽差大臣無不滿載而歸。清代官員張集馨在《道鹹宦海見聞錄》中記載,他在山西當官時,每次有欽差大臣到山西辦事,都由太原知府出面,向山西的官庫預先領取“辦公銀”兩萬兩用來接待。欽差走後,根據實際花費攤派到山西各個州縣,每次都在三五萬兩銀子左右。這麼多的銀子,除了欽差大臣一行在山西的吃喝玩樂之外,就是給欽差大臣的賄賂。欽差大臣都不直接收受賄賂,山西省直接把銀子送到欽差在北京的家裏。

揭祕欽差大臣和地方知府爲何要一起玩皇帝? 第2張

網絡配圖

同樣,欽差大臣也是官僚體系中的一份子,不可能脫離龐大的關係網絡,置現有的遊戲規則於不顧。他們不可能真正做到獨立辦事、公平辦差。比如,上述國泰案中,給國泰通風報信的,恰恰是同爲欽差大臣的和珅。到了山東後,和珅也是敷衍了事,配合國泰把違法亂紀行爲掩蓋過去。

和珅是個“明白人”,知道欽差大臣只是“消防隊員”而已,治標不治本。查辦了國泰,難免會出現第二個。相信古代的多數欽差大臣,都與和珅一樣是“明白人”,對欽差大臣的功效有清晰的認識,對根治問題不抱希望。據張集馨記載,當時有查辦地方大案的欽差大臣,根本不去事發州縣,也不提審人犯,只是在官邸中織帽子而已,時間一到就回京交差。

清末諷刺小說《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中,有個京官突然被指定爲欽差大臣,吃驚且茫然,趕緊打聽這事兒的幕後內容:

這趟差使原是上頭有意照應他,說:“某人當差謹慎,在裏頭苦了這多少年,如今派了他去,也好叫他撈回兩個。”等到聖旨一下,還未請訓,他先到老公*屋裏,打聽上頭派他這個差使是個甚麼意思。

揭祕欽差大臣和地方知府爲何要一起玩皇帝? 第3張

網絡配圖

老公鼻子裏撲嗤一笑道:“現在還有難辦的事情嗎?佛爺早有話:‘通天底下一十八省,那裏來的清官?但是御史不說,我也裝做糊塗罷了。就是御史參過,派了大臣查過,辦掉幾個人,還不是這麼一件事。前者已去,後者又來,真正能夠懲一儆百嗎?’這纔是明鑑萬里呢!你如今到浙江,事情雖然不好辦,我教給你一個好法子,叫做‘只拉弓,不放箭’:一來不辜負佛爺栽培你的這番恩典;二來落個好名聲,省得背後人家咒罵;三來你自己也落得實惠。你如今也有了歲數了,少爺又多,上頭有恩典給你,還不趁此撈回兩個嗎?”正欽差聽了,別的還不在意,倒於這個“只拉弓,不放箭”兩句話,着實心領神會。

這一情節清楚地表明,在晚清社會,出任欽差被視爲最高統治者的“恩典”,是“上頭有意照應”。就此推演,後人完全可以把欽差辦差視爲“重新分肥”制度。

於是,欽差大臣在實踐中嚴重偏離設計初衷,發生種種匪夷所思的事情,都不足爲奇。派遣欽差大臣實效不大。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