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太平盛世的“四大冤案”都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

太平盛世的“四大冤案”都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太宗被稱爲“千古一帝”,實行“慎刑寬法”的清明政治。他在位期間,朝廷每處決一名重囚犯,他都要求“三覆五奏”,並把死刑的終審權收歸中央,以免出現冤假錯案。他還一再告誡大臣們說:“死者不可復生,用法務在寬簡。”從貞觀六年(632年),他讓近400名死囚犯回家過年的創舉中,我們就可以領略到他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犯人的關懷。對犯人尚且如此,那麼對開國功臣和社稷重臣更應當珍惜呵護,但李世民卻多次製造冤假錯案,讓一些有功之臣蒙受不白之冤,不少賢能之士遭受無妄之災。

太平盛世的“四大冤案”都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

網絡配圖

盛彥師是一員武將,他剿滅李密、平定王世充,是難得的軍事奇才,但如果讓他當勸降的說客,那他可就是門外漢了。徐圓朗叛亂時,李世民有意選派盛彥師爲安撫大使,目的是想借助他的威名讓徐圓朗束手就擒,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理想效果。不料盛彥師話還沒說上兩句,就被徐圓朗活捉。據《舊唐書·盛彥師傳》記載,盛彥師被俘後,面對徐圓朗的威逼利誘,始終大義凜然,表現出了對李世民的耿耿忠心。然而,“賊平,彥師竟以罪賜死”。盛彥師落入敵手,有辱使命,罪過不小,但李世民策略失準,用人不當,其罪更甚。李世民賜死盛彥師,與其說是爲了發泄對盛彥師的不滿,倒不如說是爲了推脫自身責任,掩蓋自身失誤。

如果說盛彥師被賜死,有其自身過錯的因素,那麼李君羨的死就不可思議了。一句疑神疑鬼的讖語,一道無中生有的讒言,就輕鬆地讓久經沙場、戰功赫赫的李君羨斷送了性命。據《資治通鑑》記載,貞觀初年,一句“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讖語,引起了李世民的高度警惕和對大臣們的猜疑。當他得知李君羨小名叫“五娘子”,其武連郡公、左武衛將軍、玄武門守將等一系列封號官職中皆帶有“武”字,正好與“女主武王”暗合時,李君羨的黴運便接踵而至。他先是被皇帝“深惡之”,接着被調出京城,不久就被御史彈劾“與妖人交通謀不軌”,最後李世民連審都不審,就下詔“君羨坐誅,籍沒其家”。厄運來得如此迅速,如此連貫,恐怕李君羨至死也弄不清楚自己怎麼得罪了李世民。

太平盛世的“四大冤案”都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 第2張

網絡配圖

刑部尚書張亮被殺的罪名是“謀反”。因爲其爲官地相州被人傳言是“形勝之地,不出數年有王者起”,因爲有人發現了“有弓長之君當別都”的圖讖,因爲他私下裏與幾個江湖術士談論了這些敏感話題,因爲其老婆喜歡巫術進而干預政事對他產生了負面影響,所以這位農民出身的凌煙閣功臣成員,很快就被推上了“謀反”的風口浪尖。“謀反”,是皇帝最不願意聽到的字眼,不管是真是假,必欲除之而後快。正當李世民爲找不到過硬的證據而焦頭爛額的時候,他突然又聽到張亮私下裏畜養500壯士爲義子的事,總算是一個現成的把柄。於是,李世民就來了個主觀推斷,對侍臣曰:“亮有義兒五百,畜養此輩,將何爲也?正欲反耳。”於是,這位當年輔佐李世民爭奪帝位的死黨,這位剛剛從高麗戰場返回長安的滄海道行軍大總管,這位臨死前還在苦苦哀求寬大處理的刑部尚書,被“下詔處斬,籍沒其家”。

能夠得到李世民高度評價的人不多,除了“鏡子”魏徵,就應該是“性最堅貞”的劉洎了。因爲劉洎忠於職守,敢於直諫,有能力,有忠心,所以李世民在遠征高句麗時,才把輔佐太子監國的重任放心地交給他。貞觀十九年,遠征高句麗歸來的唐太宗,聽信了褚遂良讒言,在沒有充分調查研究的情況上,草率地把劉洎給殺了。據《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出征高句麗時得了“癰疽”,劉洎聽到消息後,憂心忡忡,曾和同僚們說了八個字:“疾勢如此,聖躬可憂!”這本是一句憂國憂君的肺腑之言,但被進讒者傳到唐太宗的耳朵裏,卻完全變了味:“(劉)洎言國家事不足憂,但當輔幼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異志者誅之,自定矣。”宮廷中最敏感的字眼除了“謀反”,就是“傳位”了。進讒者十分了解李世民的“心病”,在接班人問題上大肆進讒,皇帝因此纔會失去理智,龍顏震怒。唐太宗二話不說,即刻下詔:“(劉)洎與人竊議,窺窬萬一,謀執朝衡,自處伊、霍,猜忌大臣,皆欲夷戮,宜賜自盡。”

太平盛世的“四大冤案”都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 第3張

網絡配圖

唐太宗李世民一面倡導“寬大安撫”,實行開明統治,體現人文關懷;一面本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猜忌心理,對大臣動輒問罪,輕則貶黜,重則殺戮。李世民是一位賢明的皇帝,更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他看來,沒有什麼能比政局穩定更爲重要。平庸之人犯了錯誤,他可以不予追究,一笑而過,但位高權重的臣屬尤其是功臣,哪怕有一點點捕風捉影的風吹草動,只要有可能威脅到自身利益和皇家利益,他都會興師動衆,殺氣騰騰。尤其是到了貞觀中後期,隨着“隋亡爲戒”歷史教訓的逐漸淡忘,隨着驕傲自滿情緒的不斷滋長,封建帝王的專制本能越來越多地在李世民身上體現出來。難怪岑文本被唐太宗任命爲中書令後,不僅高興不起來,反而面露憂色。母親問他爲什麼,他說:“非勳非舊,濫荷寵榮,位高責重,所以憂懼。”親朋好友前來道賀,他正色道:“今受吊,不受賀也。”寥寥數語道出了他對“伴君如伴虎”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認識。

這些臣子害怕李世民我想是因爲他們都經歷過“玄武門之變”的全過程!李世民殺兄屠弟,逼父禪位,霸佔弟媳,尤其是更對親兄弟建成元吉家的大批無辜,斬盡殺絕,其殘忍可見一斑,足以讓他們對皇帝膽寒!他們這些臣子算什麼呢!呵呵!就是在玄武門之變的過程中,他們也親自見識了什麼叫做,真人不露相;見識了李世民的深不可測!

太平盛世的“四大冤案”都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 第4張

網絡配圖

話說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設計欲殺李世民,秦王府中文臣武將齊勸李世民“先發制人”,而李世民卻想沽名釣譽,裝着不忍心,就在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奮起反擊的時候!不了前不久竭力勸李世民先發制人的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異口同聲的說:“高祖詔令我等不得侍奉秦王,現在如果私自拜訪,豈非死罪”?李世民見二人不肯前來,大怒,竟然把佩刀遞給尉遲恭說:“兩人怎敢判我?公持刀去看看,如果真的不肯來,即用此刀殺了,拿首級來見”!我想這場面,都能把滿屋子的人嚇個半死吧!呵呵!尉遲恭和長孫無忌一同去見房、杜,說:“王已決計行事,你二人快去商議”?我想聰明的房杜二人當時覺察到端倪,杜如晦當時沒有說話,說不定是被嚇到了,呵呵!房玄齡說:“四人同行太醒目,我們各走各的吧”!說不定此時二人有逃跑的打算也不一定!尉遲恭和長孫無忌先行,房杜二人各自換了衣服悄悄來到了秦王府中,大家一起商量好了對策!

當天晚上,李世民入朝見高祖李淵,李淵拿來一份太史令的密奏給李世民看,密奏中說依天象看秦王當有天下!李世民要求屏退左右,然後對李淵說,李建成和李元吉私通皇妃,淫亂後宮。李淵聽後大怒,李世民接着說:“臣兒無絲毫辜負兄弟之心,偏他二人時有加害之意,並說要爲王世充、竇建德報仇。臣兒若果枉死,永違君親,已是可痛,而且魂歸地下時,也要被敗在兒臣手下的王世充等譏笑了,請父皇救命”!說罷,便嗚嗚啼啼哭了起來。高祖更加錯愕,說:“明天便審問他二人,你其實也應該早來參奏”!李世民玩過這招後隨即退了出來,在夜裏便連忙調兵遣將,名長孫無忌等帶領,埋伏在玄武門外!

太平盛世的“四大冤案”都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 第5張

網絡配圖

第二天,李建成和李元吉上朝經過玄武門,察覺情況不妙,趕緊回頭欲逃,卻被李世民和尉遲恭攔下。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殺,李元吉被尉遲恭拿刀砍死。這時,太子和齊王的手下,帶領了數千軍隊來攻打李世民,卻被玄武門前的伏兵截住,後聽說太子齊王都已經死了,也就鳥獸散了!李淵見事已至此,顯然再去責斥李世民也毫無意義了,弄得不好,甚至可能自己也會身臨險境,因爲是那個滿臉血污手執兵器的尉遲恭,前來告訴李淵的,其用意已經很明顯了!於是李淵,就乾脆封秦王李世民爲太子,任憑李世民對建成、元吉家門斬草除根,滿門殘殺!並且沒有多多久,識時務的李淵就急流勇退,把皇位當給了李世民,當逍遙的太上皇去了!

太平盛世的“四大冤案”都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 第6張

網絡配圖

對於李淵來說,是個悲劇!由於李淵高高在上,不甚瞭解當時的朝廷內部情況,太子、齊王和秦王之間地位相當,勢力各有強弱,因而實際上誰先動手誰便是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者!在這一點上,李世民與他的文臣武將都十分清楚,就是太子齊王也想先發制人,爭取主動權。由於李世民的確比他們高明,只有他才真正的巧用了“先發制人”之計。“先發制人”靠的是“先”,但“先”往往來自於“密”和“快”,李世民假裝“不忍心”,表面上無所作爲,實際上一方面是爲了師出有名,保全面子;另一方面更是爲了行動的“祕密”性!君不見他授刀給尉遲恭欲殺房玄齡杜如晦滅口;君不見他半夜調兵遣將以防人知;君不見他殺卻太子、齊王兩家的大批無辜,足以可見其處心積慮只是個僞君子,足以證明其城府極深,行動祕密而迅捷!

我想這些文臣武將,經過這麼一番變故,誰還敢小瞧李世民,更多的對李世民只是恐懼!呵呵,兄弟家人都可以隨意屠殺,他們這些異姓臣子的命算什麼!呵呵,也就能回答你岑文本爲什麼如此擔憂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