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行刑都要選擇在午時三刻 古人換個時間不行嗎

古代行刑都要選擇在午時三刻 古人換個時間不行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行刑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爲什麼古代都在“午時三刻”行刑,換個時間不行嗎?

263年,既曹魏景元四年,名士嵇康被押往洛陽東市。

在行刑前,嵇康請求最後撫琴一曲。面對三千太學生“刀下留人”的吶喊,行刑官答應了嵇康。

嵇康在演奏前,告訴衆人,此曲是遊洛西華陽亭時,習於一位世外高人,因高人囑託,故未得傳於人。今以此《廣陵散》絕響,與大家作別。

一曲天籟終了,午時三刻已到。隨着監斬官的一聲令下,嵇康的生命定格在了三十九歲。

在很多描寫古代的影視作品以及古典小說裏,我們都能看到“午時三刻秋後問斬”這樣的描述。那爲什麼古代處決犯人一定要在“午時三刻”呢?如果換個時間行不行呢?

天人合一的思想

古人,最爲講究天人合一。人們所有的行動,都要對應天時。比如二十四節氣的制定,就是依據不同的時節,而指導人們祭祀、耕作、生活。

無論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作,還是婚喪嫁娶的事宜,都要依據天時而行。“女子傷春,男子悲秋”,也在說明,不止外部的一切都在依據而時而動,人們的內心世界也在受天時變化的影響。

對於四季而言,養生:春生髮、夏成長、秋肅殺、冬收藏。歐陽修在《秋聲賦》中這樣說,“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爲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秋天之肅殺之氣,可見一斑。所以,斬殺犯人,也選擇了秋季。

古代行刑都要選擇在午時三刻 古人換個時間不行嗎

午時是陽氣鼎盛時

又爲什麼是午時呢?古人善辨陰陽。可能我們現代人對此並不太瞭解。首先,古人認爲,人生爲“陽”,人亡爲“陰”。而“陰”最畏懼的就是陽氣。而午時,也就是中午時分,是陽氣最盛之時。

其實,我們常說的“邪不勝正”,也有此意。

當人做了壞事,就會產生陰氣,陰氣重了,自然會生病。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那麼,古人是如何劃分這一天的時間的呢?

古人對一天計量

其實,古人在定時制時,並不是一步到位,也是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後,才制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時間計量法。

最初,古人使用的是漏刻計時法。最早,人們將漏壺之中插入一根箭,箭上標有刻度。這就是一個計量刻度的儀器。箭的下面,由一隻小舟託着,浮於水上。

當水慢慢地流出壺外時,因爲壺裏的水位變低了,箭就會隨之下沉,人們就可以看到不同時間上,箭上的不同的刻度。

而在古人學會平均之後,就將一晝夜,平均分爲一百刻,這就是百刻制。

《尚書正義》當中說:“古制刻漏,晝夜百刻。晝長六十刻,夜短四十刻。晝短四十刻,夜長六十刻。晝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

而這,需依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節點不同,計算不同刻數。

古代行刑都要選擇在午時三刻 古人換個時間不行嗎 第2張

古人優化了計時法

後來,古人將一天分爲十二等份。所以,古代一個時辰,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兩個小時。古人又分別以十二地支爲其命名。十二地支分別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比如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爲子時,凌晨一點至凌晨三點爲丑時,以此類推。

午時,就是十一點至中午一點。後來改用一天九十六刻,一刻正好是十五分鐘。

依據尊卑而定的十時制

而在先泰時,一天也不是被分爲十二等分,而是十等分。也就是“一日十時制”分別依尊卑等級的不同,而定爲:“日中當王,食時當公,平旦爲卿,雞鳴爲士,夜半爲皁,人定爲輿,黃昏爲隸,日入爲僚,晡時爲僕,日昳爲臺。隅中、日出,闕不在第,尊王、公,曠其位。”

到了秦漢還使用過“一日十六時制”。所以,將一天十二等分,也並不是一蹴而就。

古代行刑都要選擇在午時三刻 古人換個時間不行嗎 第3張

爲什麼在陽氣最盛時處決犯人?

午時三刻,是古人推算出的陽氣最盛的時刻。爲什麼要在陽氣最盛時,處決犯人呢?

其實,如果說,行刑是消滅了犯人的物質形體。而午時三刻問斬,就意味着消滅他的無形的生命。

什麼意思呢?古人相信人死之後,還會再轉世輪迴。可是,在午時陽氣正盛之時,陰氣很容易就消散了。所以,此時問斬,犯人連做鬼的機會都沒有。

更多的方面,可能是考慮到,問斬之人多爲窮兇極惡之人,怕這些人死後變爲厲鬼,危害人間。所以就選擇了這樣的一個時間。

也有的書上說:因爲正午時分,人們往往昏昏欲睡。所以在這個時刻行刑,犯人的痛苦最小。

這也只不過是人們的一種善意的猜測。其實,古人最講“善惡終有報”。根本不會對一個窮兇極惡之徒,如此厚待。

邪不壓正是萬古不變的真理

當然,萬事都有例外。如果這個被處決之人,是無辜的,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

死後的靈魂,只會升往更高的維度。而那些在世間做惡之人也會揹負殺業,如果惡業太重,其在陰間所受處罰,往往是他做惡的十倍。竇娥因爲受冤屈,致使“六月飛雪”。就是昭示善惡終有報的古老的道德理念。

三刻其實有大講究

那爲什麼是午時三刻,而不是二刻呢?古人最講陰陽的變化,正所謂此消彼長。當陽氣最鼎盛之時,下一刻,也就是陰氣升起之時。

古代行刑都要選擇在午時三刻 古人換個時間不行嗎 第4張

其實,通過觀察影子,也可以瞭解。正午時分,在太陽底下,我們是看不到自己的影子的。而一旦過了正午時分,就會有影子出現。

所以,要在陽轉陰之前,完成行刑。午時三刻,也就是11:45分,差15分到12點。

12點鐘一到,便會有陰氣升起,所以,不能等到12點。要在這之前完成。所以,“午時三刻”這個時間並不是隨便選擇的,是古人在對天時長期的摸索後,做出的判斷。

而這麼重的懲罰,也不是針對所有被判決死刑的犯人的。只有極重的罪犯,纔會被安排在這個時刻行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