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官員守孝三年回來之後 他們還能還會任職原位嗎

古代官員守孝三年回來之後 他們還能還會任職原位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古代官員守孝,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漢朝開始,中國曆代王朝便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科舉制度出現以前,孝道是選拔官吏的重要標準。無論是兩漢的舉孝廉,還是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孝順都是一項重要的選拔條件。

到了唐宋明清時期,雖然開始採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可是孝道依舊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尤其是從宋朝開始,守孝三年,基本上成爲了每個讀書人必須要做的事情。

比如說蘇東坡當年考上進士以後,還沒怎麼飛黃騰達,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只好回家守孝三年,再回來做官沒多久,父親蘇洵又去世了,他又回家守孝三年。這6年時光,皇帝都換了,因此蘇東坡的仕途受到了嚴重影響。

這種制度之下,很多有才能的官員,白白浪費了6年時光。因此聰明的古人又發明了奪情的說法。所謂奪情,那就是說朝廷離不開你,你不能回家守孝,就一邊工作一邊守孝好了。還有一種就是守孝時間不足三年,就被朝廷召回的,叫起復。明清時期,奪情起復基本 是放在一起用的。

古代官員守孝三年回來之後 他們還能還會任職原位嗎

一、職位空缺出來,多少人捂着嘴巴笑呢!

中國最不缺的是什麼?當然就是人。自古以來,從來都是職位稀少,而人才衆多。一般王朝剛建立的時候,最早考上進士的,可以順利做官。

但是越往後這做官的難度係數就越高,爲什麼?因爲職位不多。一開始的進士可以直接留在朝中做官,可是後來的進士就只能打發到地方上擔任知縣、通判這一類的基層官職了。

你別笑話他們,這些人已經算是比較幸運的了,好歹是有官職可以擔任的。到了王朝中後期,那些老傢伙一個個都還在官位上活蹦亂跳,後起之秀們完全沒有機會做官。

古代官員守孝三年回來之後 他們還能還會任職原位嗎 第2張

就連基層的縣令,都是要靠走門路搶着去的。所以就有了候補官員的說法,沒有關係和門路的進士們,只好都論資排輩地等着,有些人坐冷板凳可能要坐一輩子。

沒辦法,職位就這麼多,人才太多了。你說這幫回家守孝三年的官員回去以後,他的職位該怎麼辦?當然是留着給後面的人了。

不能因爲他一個人離職了,這朝廷的工作就不運轉了吧?況且,那麼多人在後面排隊等着呢!你走了,大家可都是捂着嘴巴笑,開始各種找關係想要代替你。

古代官員守孝三年回來之後 他們還能還會任職原位嗎 第3張

二、一般人可不敢奪情,奪情的都不是一般人。

守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直到清朝末年,依舊有守孝三年的說法。到了新時代以後,發現這也太浪費一個人的時間了,所以就取消了守孝三年的說法。

可是此前如果哪個官員沒有正當理由,沒有回家守孝的話,那麼對不起,你這個官也就不要做了,肯定會有大量官員過來彈劾你。把你彈劾下去了,總歸會有其他人頂替的。

因此一般官員爲了自己的烏紗帽,都會選擇回家守孝。當然了當初你擔任着重要的職務,回家守孝三年以後,再回來可能就是個沒有實權的虛職了。

有一些對朝廷來說,不可或缺的人,即使父母雙亡,他也不能回去守孝。比如說明朝土木堡之變時,要是于謙的父母去世了,他說你們先想辦法擋着瓦剌人,我回家守孝三年先!這樣你會答應嗎?當然不行,等他守孝三年回來,可能大明都沒了。

古代官員守孝三年回來之後 他們還能還會任職原位嗎 第4張

既然有奪情的說法,那麼自然會有人去踐行。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張居正,那就是奪情的典型代表。

當時張居正的老爹去世了,張居正作爲兒子當然要回家守孝三年。可是他捨不得這個內閣首輔的位置啊,他是費了千辛萬苦纔得到的這個位置,現在說讓他丟了就丟了,你覺得可能嗎?當然不可能。

而且當時萬曆小皇帝年紀太小,內閣首輔相當於是朝中的一把手,你覺得他還會輕易放權嗎?因此張居正主動奪情,繼續留在朝中做官。這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若干御史彈劾張居正,但是我們的優良傳統就是,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你們這幫提出問題的御史唄!

古代官員守孝三年回來之後 他們還能還會任職原位嗎 第5張

三、也有主動守孝被罵的。

我覺得守孝三年,的確有些時間長了,之前那個例子裏,宋仁宗非常看好蘇東坡,認爲他是宰相之才,所以他一考上進士,宋仁宗就打算讓他進入翰林院,擔任三品的翰林學士。

可惜這個時候蘇東坡的老媽去世了,他不得不回去守孝。再回來以後,宋仁宗的身體已經不好了,而蘇東坡本着宰相必起於州牧的想法,主動申請下鄉擔任通判。

結果沒多久他父親也去世了,蘇東坡不得不再回家守孝三年。等到三年以後他再次復出的時候,宋仁宗已經去世了,而宋英宗也快掛了。所以說蘇東坡完美地錯過了升官的好機會。

清朝的曾國藩當時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在家鄉訓練鄉勇,打算對付太平軍。結果這個時候他老爹曾麟書去世了。

按道理國家危難的時候,繁文縟節都應該丟棄,可是曾國藩骨子裏是個儒家學派,他對守孝三年矢志不渝,所以就算在戰況吃緊的情況下,曾國藩還是偷摸着回家守孝了。

這可把同僚們給嚇壞了,尤其是左宗棠甚至寫信把曾國藩臭罵了一頓,表示關鍵時刻,難道不能變通一下嗎?等你守孝回來,可能大清都亡了!

結果曾國藩愣是在家守孝了1年半的時間,太平軍越戰越勇,清廷實在是受不了曾國藩的迂腐,所以下旨跟曾國藩借孝,讓他提前上了戰場。

古代官員守孝三年回來之後 他們還能還會任職原位嗎 第6張

總結:有些人回家守孝,是真的不行。

在國家危難時刻,在民族到了關鍵時刻,你作爲可以改變歷史的關鍵人物,你能回家守孝嗎?你這個情況你能睡得着覺?

絕大多數人,在古代必須要回去守孝,可是至關重要的人,是必須不能守孝的。如果曾國藩真的在家守孝三年,會有人可以頂替他嗎?恐怕不行吧?到時候他可就是滅亡大清的功臣了。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