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揭祕:遼國爲什麼不能像滿清一樣入主中原?

揭祕:遼國爲什麼不能像滿清一樣入主中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遼國其實是“入主”了中原的,只是沒有站得住,站得穩,不到半年,最後又退回去了。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契丹人從唐朝就開始和中原接觸,並不是一個文化落後的部族,阿保機從一開始就有入主中原的想法,而且也有機會。907年阿保機成爲契丹各部的大汗,而就在這一年,唐朝正式玩完,中原進入五代十國的亂世,這種局面對於契丹人進佔中原來說,是很有利的。

揭祕:遼國爲什麼不能像滿清一樣入主中原?

916年有一個更關鍵的事件,就是阿保機由契丹可汗改稱皇帝,這是他想入主中原的信號,只有佔了中原,才能做皇帝,如果只是想當契丹人的老大,沒必要叫皇帝。稱帝以後,阿保機採用中原王朝的制度,建立都城上京城,冊封皇后,冊立皇太子,同時尊奉孔子,建立孔廟,定期祭祀,全都是一副要當中原皇帝的氣派。

這跟皇太極由後金大汗改稱皇帝是一樣的,都是不甘心只當契丹人或者滿洲人的老大,而是想當所有中國人的皇帝。清朝最後能夠入主中原,靠的是明朝內亂,李自成打入北京,吳三桂引清軍入關。這些事情大家都知道,清朝遇到吳三桂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但契丹人其實也有這樣的機會的。

揭祕:遼國爲什麼不能像滿清一樣入主中原? 第2張

與吳三桂齊名的石敬塘

936年後唐發生內亂,鎮守太原的石敬塘起兵造反,一樣的派人聯絡契丹,最後石敬塘造反成功,當上後晉的皇帝,把燕雲十六州送給了契丹人,這下子契丹完成了第一步的戰略計劃,就是蠶食中原邊境,兼有草原和中原的地盤了。

十年之後的946年,遼太宗耶律德光跟後晉翻臉,進佔開封,後晉亡國,這時契丹人已經實現了入主中原的夢想了。正因爲實現了入主中原的夢想,這一年契丹人才正式建立了大遼的國號,所謂的遼國,這時纔算真正開始。

遼國建立後以後,形勢對於契丹人來說也是非常好的。當時中原大亂,各地軍閥割據,而且大家對於皇帝由漢人來做還是由契丹人來做,也沒有多大的情緒。還不像明朝末年,大家對於滿洲人當皇帝還接受不了,當時的中原,之前已經接受過了沙陀人的兩個王朝,後唐和後晉,都是沙陀王朝,至於契丹人當皇帝,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功名富貴,各地軍閥也沒什麼意見。

事實上,當時跟耶律德光爭天下的劉知遠(後漢太祖),也是個沙陀人,劉知遠當皇帝,也不見得就比耶律德光更有正當性。劉知遠稱帝后,派人去招降各地軍閥,基本上沒人理他,就連他的勢力範圍內的晉州、代州的守將,都不理他。

但是最後契丹的遼朝沒有像滿洲的清朝那樣在中原坐穩江山,最大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治國水平不行。清朝入主中原後也亂殺人,也搞得民不聊生,但明朝有着很發達的文官治理體系,清朝把明朝的文官招降以後,立即可以恢復社會秩序,州縣的治理很快就恢復了,老百姓只要一安定下來,慢慢也就不反抗了。但契丹人的運氣就沒清朝好。

遼國面對的中原,是五代十國的軍閥時代,中原自己的文官治理體系都比較差,契丹來了之後,只能依靠中原各地的軍閥,這些軍閥沒有安定社會秩序的內政治理能力,反倒把局面越搞越亂,民不聊生,到處都在鬧事。

二是契丹皇室內部不團結,甚至是矛盾重重,勾心鬥角。結果搞得中原的局面完全失控。耶律德光拿下開封后不久,就得病,然後死了。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老大死了,下面就亂了,契丹人最後退出中原,這是最關鍵的原因,但不是根本的原因。

但是,清朝在入關前後,也是剛剛死了老大,皇太極也是在關鍵時候死的,接着是順治這個小孩兒即位,但是滿洲皇族是團結的,雖然也有人不滿意,但最後大家沒有公開的內訌,而是以順治帝做皇帝,以多爾袞當攝政王,大家團結在這兩個中心周圍,把天下拿了下來。

清朝入關後的地盤也並不大,統一天下也是光了二十多年才搞定的

可契丹皇室就不行,耶律德光一死,大家就開始鬧分家了,當時遼國的皇太弟李胡還在東北,不在中原的南征大軍中,南征大軍中最有勢力的是皇侄耶律阮,耶律阮是耶律德光的大哥——當年的皇太子耶律倍的兒子,耶律倍當年被耶律德光搶了皇位不說,還被逼着流亡後唐,最後死於亂軍之中。

耶律阮這時抓住機會,在軍中自立爲帝,他這麼搞當然首先面對的問題不是繼續在中原爭天下,而是要回草原的老巢去解決皇太弟李胡,耶律阮稱帝后,當然立即遭到留在東北的皇太弟李胡的反對,雙方都準備打仗了,耶律阮於是帶着南征大軍回東北跟李胡火拼,自然不能再管中原的事。耶律阮一離開中原,劉知遠就出來收拾局面,後漢王朝就這麼撿了個大便宜了,等到耶律阮解決了李胡,中原也穩定了,他想要再回來,已經晚了。

錯過了五代十國的機會,等到宋朝建立,中原統一,整體實力遠強契丹,契丹想再入主中原,就沒有可能了。其實,明朝要是不亡,內部要是不亂,滿清也入主不了中原。所以崇契丹借過了五代的機會,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