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河西走廊對於西漢來說關乎着國本 河西走廊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河西走廊對於西漢來說關乎着國本 河西走廊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河西走廊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爲了奪得河西走廊,西漢雖犧牲了數以萬計的將士,及耗費了數不盡的財富,但是這一切卻都是值得的,河西走廊對西漢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關乎着國本。

歷史的地理樞紐》一書曾這樣說過:“一個富庶的定居農耕地區,從來都是周圍毗鄰的蠻族人覬覦和劫掠的對象”,自西周始,繁榮富庶的中原地區就一直被遊牧民族所窺視,他們覬覦中原的繁華,垂涎中原的富庶,時時刻刻都在想着要將這塊土地據爲己有。然而,中原不但富庶,且強悍!百年的戰事,早已將中原列國的軍隊錘鍊成一支百戰之師,各國之間雖有強弱之分,但面對遊牧民族,卻始終都是佔據着絕對的優勢。

此時,就算是最弱的燕國,亦可將遊牧民族中最強大的部落打得狼狽逃竄。公元前300年,燕將秦開率數萬燕軍北征東胡,迫使東胡北退千餘里,取地兩千餘里,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河西走廊對於西漢來說關乎着國本 河西走廊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之後,秦國一統六國,建立大一統的大秦王朝,中原就更是壓着遊牧民族打。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蒙恬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匈奴慘敗,被迫北退數百里,而後蒙恬鎮守北方,數十年間,匈奴懾其威猛,不敢再入中原半步。

但是,彼時中原王朝雖然一直壓着遊牧民族在打,但因體制所限,以農業爲根本的中原王朝很難在遊牧民族所盤踞的北方之地生存,再加之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又不太看得上游牧民族的地盤,所以先秦時期,中原王朝對於遊牧民族多隻是將其擊退,佔據他們最爲富庶的土地,而後就棄之不顧,以長城爲界限,將其活動範圍限制在長城之外,利用長城來防備其襲擾。

誠然,利用長城來防備遊牧民族的襲擾,這固然有些效果,可這前提卻是中原王朝的實力一定要比遊牧民族強悍,只有這樣才能用長城來阻擾遊牧民族對內地的侵噬,而一旦中原王朝的實力要弱於遊牧民族之時,長城就會立刻變得如雞肋一般,起不到任何的效果。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到了西漢初年,因中原地區戰爭肆虐,致使中原農業、經濟都陷入極速的衰退之中,由此新興的西漢變的是柔弱不堪,再也無力對遊牧民族形成絕對的壓制。此時,長城早已形同虛設,北方遊牧民族的霸主匈奴,它就經常越過長城,如前177年,匈奴右賢王就大舉入侵北地、上郡,並大肆“殺略人民。

河西走廊對於西漢來說關乎着國本 河西走廊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第2張

直到武帝時期,西漢纔算是重新佔據優勢,但這個優勢卻並不是那麼明顯。武帝時期,匈奴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早已雄霸整個北方,並控制着西域諸國,“控弦之士三十餘萬”,擁有三十餘萬鐵騎,儼然就已是能與西漢並駕齊驅的強國。因此,雄心壯志的武帝要想將匈奴趕出北方,這並非是易事。

就是在這種局勢下,橫亙在西漢與匈奴之間的戰略要地“河西走廊”的歸屬,就顯得尤爲重要。

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九邊圖考》有云:“夾以一線之路,孤懸兩千裏,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虜”,意思是誰擁有這塊地區,就可以向西控制西域諸國,向南能截斷青藏高原與西域的聯絡,向北則可阻斷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南下。靠近祁連山的河湟地區與蒙古高原的河西走廊,在古代就是唯一一條可以快速讓青藏高原、蒙古地帶的遊牧民族和西域諸國聯絡的“高速通道”。匈奴擁有它,就可以隨時聯合西域諸國與青藏高原地區的氐、羌等遊牧民族一起南北夾擊西漢。

可以這麼說,西漢若不能控制住河西走廊,就會面臨着來自“大西北”——即隨時可能聯合起來的遊牧民族的強大攻勢,西漢將永無寧日,不說擊敗匈奴,就單單是穩住自己邊疆的局勢都將會是一件難事。簡單地說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就是一把懸在西漢這個新生的農業帝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河西走廊對於西漢來說關乎着國本 河西走廊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第3張

因此,可想而知,西漢佔據河西走廊,其意義是有多麼巨大。河西走廊歸漢,就意味着西漢向西可控制西域諸國,向南可截斷青藏高原與西域的聯絡,向北可阻斷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南下,繼而就可讓匈奴陷入孤立無援之境,便於漢軍對匈奴進行全面的打擊,而不再會被匈奴與西域、青藏高原的遊牧民族聯合打擊。

所以,漢朝佔據河西走廊所花的錢值不值呢?當然值。

至於河西走廊在哪裏?

河西走廊,其地理位置古今概念不一。今指的“河西走廊”,多指河西五市,即武威、張掖、金昌、酒泉和嘉峪關市,其中武威市爲今河西走廊的中心城池。

古指的“河西走廊”,卻是指位於今甘肅西北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的一塊長約10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地區。

在這片地區,漢武帝置河西六郡,即隴西郡、北地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今甘肅省天水、蘭州、臨洮、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阿拉善盟一帶等在當時皆爲河西六郡的轄地,也就是皆爲古代河西走廊所包含的地區。

爲何這片地區會被稱爲“河西走廊”,那是因爲它位於黃河以西,且是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形似走廊一般,故得名“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對於西漢來說關乎着國本 河西走廊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第4張

而至於這些縣市地名的由來,以今論,武威、張掖、金昌、酒泉和嘉峪關等五市,武威、張掖、酒泉三市爲武帝所置的武威(前121年,霍去病率軍徵河西,大敗匈奴,漢武帝爲彰顯大漢“武功軍威”,故在霍去病所佔據的河西一地置“武威”郡)、張掖(元鼎六年,爲更好的控制河西走廊,武帝遂在河西一地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酒泉(前121年,霍去病率軍徵河西,大敗匈奴,奪河西之地,武帝置“酒泉”郡,因此得“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郡轉變而來。

金昌市,漢爲番和縣,清爲永昌縣。1981年,設金昌市。因金昌是從永昌縣析置,境內又有金川河這一母親河,故從永昌、金川取二字,得“金昌”名。嘉峪關市,因其境內有“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故得名。

以古論,隴西、北地、敦煌三郡,其中隴西、北地二郡至秦時就已有之,前227年,秦滅義渠國,於其地置隴西郡、北地郡二郡。隴西郡,因在隴山以西而得名。敦煌爲西漢所置,前88年,武帝設敦煌郡,譽大漢之偉大與昌盛,故得名“敦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