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 爲什麼歷朝歷代都對這個地方如此重視呢

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 爲什麼歷朝歷代都對這個地方如此重視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逐級分佈。這樣的地勢,造成了交通不便。在甘肅西北部,有一片土地肥沃,水量充沛的帶狀區域,是溝通中亞與中原的重要紐帶,這就是河西走廊。著名的“絲綢之路”和現在的“一帶一路”,與河西走廊頗有淵源,至今仍然產生着重要的影響。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抵玉門關,南依祁連山,北靠合黎山,全長約一千公里,寬度從幾公里至二百公里不等。整體形狀如帶,又位於黃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俯瞰河西走廊,北面是阿拉善高原,戈壁遍佈,人跡罕至,南面是青藏高原,環境惡劣,交通不便,河西走廊處於兩者之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 爲什麼歷朝歷代都對這個地方如此重視呢

圖1 祁連山的走向

在祁連山的冰雪融水的滋潤下,河西走廊水草豐富,環境適宜,夏商時期,就有遊牧民族在此定居,由此誕生了著名的馬家窯文化。到了西周,河西走廊先後出現了西戎、犬戎、北羌、馬羌等遊牧民族,形成了獨特的遊牧文明。

河西走廊獨特的地理位置,溝通了中原和亞洲腹地,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經此產生了交集。在中原的統治者眼中,身處河西走廊的遊牧民族,與中原民族格格不入。而遊牧民族覬覦中原的富庶繁華。兩種文明的差異,很快成爲衝突的導火索。雙方衝突不斷,相愛相殺。公元前771年,西戎大舉進攻西周,劫掠財貨,並且在驪山殺死了周幽王,西周因此滅亡。

周王室東遷洛陽,周王認識到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在此設立了雍州,納入中原王朝的管轄。在此定居的西戎,遇到了與之匹敵的強勁對手。秦非子善於養馬,因護送周王東遷有功,受封秦地。秦國的出現,阻擋了遊牧民族向東發展的腳步。

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 爲什麼歷朝歷代都對這個地方如此重視呢 第2張

圖2 秦朝版圖

秦國統一六國後,實力大幅提升。此時,河西走廊被月氏人控制,兩者面臨匈奴的威脅。強大的匈奴人不斷蠶食月氏的地盤,月氏被迫西遷,匈奴人控制了河西走廊,成爲東出中原的重要通道。秦始皇爲了防範匈奴人的入侵,修建了聞名古今的萬里長城。

西漢經過“文景之治”,有了與匈奴掰手腕的能力。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張騫受命出使西域,欲聯合大月氏共同打擊匈奴。張騫持節出使,第一次領略了河西走廊的全貌。有了張騫的嘗試,西域各民族與中原有了密切的交流和溝通,這條通道就是“絲綢之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命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軍出擊。霍去病分別在春、夏兩季,打敗了盤踞在河西走廊的匈奴渾邪王、休屠王,殲敵四萬。在迎頭痛擊之下,渾邪王被迫降漢。漢武帝增設河西四郡,西漢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爲“絲綢之路”的暢通掃清了障礙,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 爲什麼歷朝歷代都對這個地方如此重視呢 第3張

圖3 河西走廊示意圖

人文上看,河西走廊是文化傳播的平臺。有了河西走廊的溝通,加速了西域與中原的交流,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使其融入中原,成爲中國重要的一部分。有了合適的“土壤”,農耕文明和封建制度在西域逐漸生根發芽。國學大師季羨林評價:“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了。”

從經濟上看,河西走廊是中國聯通世界的血管。藉助“絲綢之路”繁榮,外通地中海、中東,內至蘇州、杭州,商賈雲集,盛極一時。西域商人爲中原帶來了汗血寶馬、葡萄、核桃、石榴、無花果、大蒜、蔥、黃瓜、香料、藥材、樂器和金銀器等商品。而中國輸出了絲綢、茶葉、瓷器以及四大發明。當時古羅馬的市場上,每磅絲綢的售價高達12兩黃金。而著名的埃及豔后也是絲綢的忠實粉絲,經常穿着絲製衣服,接見外交使節。

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 爲什麼歷朝歷代都對這個地方如此重視呢 第4張

圖4 敦煌莫高窟 彩塑

從宗教上看,河西走廊是佛教傳入中原的首站。大小乘佛教經此進入中原,歷史上的四大經譯家,有三位在河西走廊傳經佈道,可見其在佛教傳播中的重要地位。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有現存規模最大的莫高窟,綿延1600餘米,分上下5層,共有492個石窯,2499身彩塑,以及45000平方米的壁畫,後來發現的經卷、畫稿、文書,具有極高的文獻研究價值,倍受世人的關注。

至唐代中期,河西走廊始終被中原統治者牢牢掌握。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亂爆發。在叛軍的凌厲攻勢下,唐朝不得不抽調河西、隴右等地的兵力,派往前線平叛,造成西北兵力空虛。

廣德二年(公元764年),吐蕃席捲祁連,隴右、河西相繼陷落,安西、北庭與唐朝斷絕聯繫。據《舊五代史》記載:“安祿山之亂,肅宗在靈武,悉召河西戍卒收復兩京,吐蕃乘虛取河西、隴右,華人百萬皆陷於吐蕃。”也就是說,唐朝由盛轉衰的根源,不僅是安史之亂在中原動搖了其執政根基,還與吐蕃掐斷河西走廊,斷絕西域的外緩,有着密切的聯繫。

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 爲什麼歷朝歷代都對這個地方如此重視呢 第5張

圖5 安史之亂

吐蕃衰亡後,回鶻西遷,在河西走廊站穩了腳跟。北宋建立後,並未對河西走廊進行有效的控制。十一世紀,党項族勢力做大做強,勢力不斷擴展。李元昊建西夏後,河西走廊也處於其勢力範圍之內。北宋只得蝸居中原,與西域斷絕了聯繫。

總結漢朝、晚唐和北宋的經驗教訓可以看出,河西走廊不只是經貿要道,還是戰略要地。漢朝的高明之處在於,漢朝佔據河西走廊,能夠將北方少數民族一分爲二,使西羌生活在苦寒之地,孤立無援。而河西走廊猶如楔子,牢牢釘入西域腹地,直達吐魯番和哈密。通過經營運作,與西域地方政權聯手,加上漢朝在河套地區的籌措準備,從東西兩個方面打擊匈奴,迫使其要麼遠遁漠北,要麼歸降漢朝。河西走廊是中原王朝伸向西域的一條手臂,擇機切換胡蘿蔔和大棒,以此減輕中央政權的安全壓力。

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 爲什麼歷朝歷代都對這個地方如此重視呢 第6張

圖6 西域三十六國(漢時期)

而晚唐和北宋的教訓同樣深刻,河西走廊的淪陷,意味着外族勢力能夠自由出入中原,分分鐘“順豐包郵”。正因如此,成吉思汗不惜代價,攻滅了西夏,打通了河西走廊,將中國北方和西域連成一體,從中獲取了豐厚的回報。

能否控制河西走廊,是一個政權強盛與否重要標誌之一,明朝同樣不遺餘力。自朱元璋始,不斷修建明長城,全長6200公里,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而嘉峪關地勢險要,扼守要衝,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關隘,可見明朝相當重視對河西走廊的控制和防禦。

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 爲什麼歷朝歷代都對這個地方如此重視呢 第7張

圖7 嘉峪關

隨着時間的推移,河西走廊的重要性並未減弱。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清軍與盤踞在西北的準爾丹激戰。爲了保障後勤運輸和情報傳送,清朝以嘉峪關爲基地,在河西走廊修建了大量的軍臺、驛站和道路,同時修建大型水利灌溉設施,發展農業生產,既節約了轉運成本,又保障了軍糧供應。

河西走廊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軍事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唐代詩人李白有詩讚日:“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如今,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引下,河西走廊將續寫絲路新輝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