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文官帶兵是一種什麼體驗 文官帶兵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古代文官帶兵是一種什麼體驗 文官帶兵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文官帶兵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還記得小學時學習書法,練的第一本字帖就是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有時間練練顏體了,感覺中國的脊樑的字體纔是更蒼勁的。蔡京嚴嵩之流的字雖好,人品不足學習。所謂的風骨,就是在國難的時候勇於獻身,讓後人知道,真的有那麼一位爲了心中的道甘願犧牲自己。顏真卿克服身處敵後,音訊不通的困難,以蠟丸封書向朝廷陳事,並將肅宗詔令宣諭四方,在叛軍盤踞之地重建朝廷威望。

古代文官帶兵是一種什麼體驗 文官帶兵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安史之亂就是在看兩個最高統治者唐玄宗,安祿山誰的昏招更多,可憐大唐那麼多名將,活活被玄宗坑死。安史之亂唐朝戰勝的原因:一是有當時周邊少數民族諸如吐蕃,回紇,突厥,這些都還支持唐王朝,甚至回紇還出兵幫助唐朝對付叛軍。二是叛軍內部矛盾重重,要知道史殺了安的兒子才統一內部的。三是叛軍的補給問題這些也要考慮吧,不能就說靠少數人贏得了戰爭。安史之亂之後唐王朝沒有解決藩鎮割據問題,北方的稅收,人口名義上屬於中央王朝,實際上掌握在地方長官手裏。各少數民族也在此後蠢蠢欲動,侵略邊疆。

古代文官帶兵是一種什麼體驗 文官帶兵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第2張

在唐代是,武風濃烈,一些文官也是精通兵法,武人掌權形成的藩鎮割據直接導致大唐衰弱乃至於滅亡,導致後來的宋朝重文輕武,防範武將,以至於積貧積弱。王陽明貌似也是平定了寧王叛亂,文官的戰略眼光更長遠,毛太祖應該也算是經典案例了吧。

古代文官帶兵是一種什麼體驗 文官帶兵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第3張

所謂知兵的文官,無論有幾十個還是十幾個都是相對而言,說得不客氣點就是矮個子裏找高個,文官本來就掌握話語權,稍微出個拿得出手的就包裝推廣載入史冊了,比如北宋的范仲淹和韓琦,可算是佼佼者了,但韓琦其實被西夏打得大敗,范仲淹強的多,也僅僅是穩定了局面而已,至於什麼能統領百萬兵作戰,胡人膽寒這類只不過是文宣而已,名垂青史的帶兵文官很多可歌可泣的都是堅貞的精神,這點當然很了不起,但打仗還是要有技術含量的,真正比較成功的文官在這點上反而是有自知之明的。

古代文官帶兵是一種什麼體驗 文官帶兵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第4張

文官帶兵,如果能發現,重用手下有才幹的武將,爲他們創造條件保駕護航,自己主要發揮政委的作用,就能比較成功,反之,如果直接插手軍事指揮,往往會紙上談兵,皇帝用文官帶兵是看中了文官不會造反,即使想造反也造不成,從北宋開始成爲慣例恰恰是反映了中國君主專制在後半程疲態日現君主日益不自信,於此相對應的就是相權日衰,君主專制越強,此時皇帝考慮的主要是保守而不是開拓,掌控軍權的需要壓過了對勝仗的渴望,纔是文官帶兵成爲時尚的根源。真正的文官領軍還是在近代代議制政府確立,文官體制完善,以及參謀制建立以後才實現的,而且實際還是職業軍官制,近代戰爭的高度專業化要求軍官的專業化。

古代文官帶兵是一種什麼體驗 文官帶兵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第5張

我覺得,應該是後期皇帝有意識地拉高文官,打壓武將。畢竟對於古代中國的皇帝們而言,內部的敵人往往比外部的敵人更可怕。文官在軍隊中資歷威望不足,謀權篡位的可能性較小。開國初期都是武人地位高,但是文官很快就會扳回來。一方面君主集權需要壓制武人,另一方面武人確實跋扈且無治國才能。現在的世界也是重文輕武,除軍政府國家外,有幾個國家不是文官掌握決策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