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如果撐到近代會怎麼樣,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44年,李自成攻進了北京,崇禎皇帝朱由檢自自縊殉國,至此享國276年的明朝滅亡。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爲大清,1644年明朝滅亡後,吳三桂降清,滿清入關、入主中原,1912年,袁世凱逼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巧的是,清朝和明朝都是享國276年。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一直以來,歷史愛好者們關於清朝和明朝誰是誰非的爭論不絕於耳,原因其實大致就是兩點,其一,由於明朝是漢人建立,而清朝是滿族建立,出於民族主義情緒,許多人喜歡明朝,不喜歡清朝,尤其是滿清剛入關時實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野蠻政策,釀造了一系列慘案,比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另外,清朝時期還實行嚴苛的“文字獄”,製造了一系列“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的慘案。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第2張

其二,明朝是繼漢唐之後黃金時期,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連清朝都評價明朝爲“治隆唐宋”、“遠邁漢唐”。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1840年西方用堅船利炮轟開閉關鎖國的清政府國門後,無比軟弱的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比如《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大量土地被割讓,大量賠款讓老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比起明朝皇帝,清朝統治者着實是貪生怕死之至,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皇帝棄北京滿城百姓不顧跑到了河北承德避暑山莊,英法聯軍在北京城胡作非爲,一把火燒了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清朝統治者再次棄百姓於不顧,慈禧太后帶着光緒皇帝急急忙忙西逃。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第3張

基本上由於以上兩個原因,絕大多數人喜歡硬氣無比的明朝,而鄙夷痛恨軟弱無能的清朝。1840年清政府被英國軍艦轟開國門,中國進入了屈辱無比的近代史,清朝表現得太過無能,因此許多歷史愛好者們提出了一個假設,假如滿清沒有入關,明朝一直撐到了1840年,中國的近代史是否就不那麼屈辱了呢?雖然比起清朝,筆者更喜歡明朝,但理智告訴我:並不能,爲什麼呢?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第4張

我首先要說,這個假設不可能成立,大廈將傾、搖搖欲墜的清朝不可能撐到1840年,即便是滿清沒有成功入關、入主中原,彼時的明朝骨子裏已經爛了,風起雲涌的大規模農民起義說明了這一點,明朝基本上不可能續命續到1840年。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第5張

當然既然都已經假設明朝能夠撐到1840年,那麼我們就來看一看明朝和清朝究竟有何不同?一個王朝就是一個大型機器,它的制度就是機器運行的原理,我們首先來對比一下明清兩朝的制度,明朝的制度存在着先天缺陷,洪武皇帝朱元璋經常說自己是一個農夫,“朕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朕本農夫,深知稼牆艱難。”朱元璋這個“農夫”皇帝在設計制度時,建立了一個“烏托邦”式靜態的“大村莊”,在這個村莊裏“穩定至上”。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第6張

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曾這樣說過:“朱元璋的明朝帶有不少烏托邦的色彩,它看起來就像一座大村莊,而不像是一個國家。中央集權能夠到達如此程度乃因全部組織與結構都已經簡化,一個地跨數百英畝土地的國家已經被整肅成爲一個嚴密而又均勻的體制。”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第7張

朱元璋設計的明朝制度存在先天缺陷,到了明朝後期流民氾濫、稅收不夠、大太監頻頻出現,一部分原因都應該歸咎於制度的先天缺陷。清朝入主中原後,基本上繼承了明朝的制度,但同時也作出了一定的改進,比如雍正大力整頓財政,實行火耗歸公,對賦稅制度進行改革,實行攤丁入畝。因此從最根本的制度上來看,清朝比明朝要強。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第8張

接着我們來比比武器裝備,畢竟打仗靠的就是先進的武器裝備,經常有歷史愛好者說明朝火器在當時領先世界,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明朝火器的確傲視羣雄,然而到了明朝後期時,明朝的火器已經比不上西方火器了。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第9張

我們都知道現代步槍的直接原型是火繩槍,火繩槍的出現改變了戰爭的形態,人類的戰爭從冷兵器時代進入到了熱兵器時代,大約在1450年,歐洲製造出了火繩槍,16世紀中葉,日本引進了火繩槍,而當倭寇使用火繩槍時,明朝軍隊開始批量裝備。由於當時的火繩槍槍機像鳥嘴,於是就被人們稱之爲“鳥銃”,除了鳥銃,明朝的《軍器圖說》還提出一種自生火銃,這其實就是“燧發槍”。然而到了17世紀的明朝後期,明朝火器已經落後於西方火器,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料羅灣海戰,文章《從料羅灣海戰看十七世紀中西方海軍實力的差距》指出明朝的小型船在荷蘭人裝載有幾十門大炮的戰艦面前,根本就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第10張

當然如果明朝能夠撐到1840年,武器裝備肯定比清朝好得多,清朝時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乾隆皇帝爲了編纂《四庫全書》,大興文字獄,連明朝的軍事鉅著《軍器圖說》也被當做了奇技淫巧之書燒掉了,這本書裏面有這麼一句話:“夷虜所最畏於中國者,火器也!”明朝不會像清朝一樣認爲“騎射乃八旗之根本,火器乃奇技淫巧不足爲用”。

明朝當初沒有滅亡而是撐到近代 近代史是否會被改寫 第11張

最後就是統治者的骨氣了,正所謂“主將無能,累死三軍”,明朝的皇帝們確實有一股子剛硬的血氣,有一種“可殺不可辱”的氣概,末代皇帝崇禎以身殉國,留下最後一道聖旨:“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可見明朝的皇帝是有血性、有骨氣的,面對外敵欺辱,他們往往不會任人宰割,然而明朝即便是撐到了1840年,當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如果選擇硬槓到底,那麼中國的近代史則會少幾分屈辱,多幾分悲壯,會有更多的人流血犧牲。那麼近代史是屈辱好呢?還是悲壯好呢?歡迎各位朋友提出你們的見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