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平滿納戰役的過程是怎樣的?平滿納戰役的最終結果

平滿納戰役的過程是怎樣的?平滿納戰役的最終結果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平滿納戰役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於平滿納的一次會戰,參戰國有中國、英國和日本。

平滿納戰役的過程是怎樣的?平滿納戰役的最終結果

 策定

史迪威的政治顧問戴維斯和謝偉思二人便向他獻策,要史迪威採取“以退爲進”策略,先向蔣介石撂挑子,明確提出辭職要求。估計蔣介石必然會多方慰留他,勸其重返緬甸,等到蔣介石再三地來說服他時,便乘機提出“索權”的要求。史迪威就是按照戴維斯、謝偉思爲他設計這套路數行事的。結果,蔣介石果然上套了。他決定改組中國遠征軍司令部,另行選派以“儒將”著稱,性情溫和、待人誠懇謙和、善於團結他人的抗日名將、在軍中威望正隆的羅卓英上將,接替衛立煌任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受史迪威的指揮,作爲史迪威的執行官,統帥全部中國遠征軍作戰。杜聿明仍以副長官名義兼第5軍軍長。並規定現在臘戍的軍委會駐緬參謀團長林尉中將作爲史迪威的幕僚長,協助史迪威策劃緬甸作戰事宜。 此時,杜聿明策定的《平滿納會戰計劃》,已經參謀團審覈認可,報送給了蔣介石,並遞交羅卓英過目。羅卓英仔細審閱後,原則上表示同意,但因他對緬甸的情況瞭解不多,認爲應該到緬甸後先行考察,摸清情況後,同杜聿明、甘麗初以及林蔚團長、史迪威參謀長仔細研究後,才能最後定案。蔣介石同意羅卓英的見解,遂囑他迅速組建司令部,準備會見史迪威後,定於4月5日隨蔣介石飛赴緬甸。 4月4日,蔣介石和宋美齡在重慶黃山官邸同時召見史迪威和羅卓英,在座的有商震和軍令部長徐永昌,向他們宣告前述的改組中國遠征軍由羅卓英任司令長官受史迪威指揮,授予史迪威統帥全權的決定。並將羅卓英介紹與史迪威相識。隨即叫侍衛官楊鳳藻將參謀團報來、 經羅卓英認可、由杜聿明策定的《平滿納會戰計劃》交史迪威審閱,並徵詢他的意見。 史迪威仔細看完這份《平滿納會戰計劃》的要旨後,心頭倏地一亮,再次感到杜聿明的戰術思想又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了。使他在大局面前冰釋了原來因杜聿明獨自決定放棄同古,令其一直耿耿於懷的憤懣情緒,心中重又對杜聿明充滿了好感。他便主動向蔣介石表示,願意重返緬甸繼續戰鬥。也不再提及處分杜、廖二人的事,只提出要蔣介石明確他在緬甸的權責,並昭示全體官兵。蔣欣然允諾。便決定於4月5日,偕宋美齡在商震、史迪威、羅卓英、俞飛鵬等陪同下前往緬甸,部署平滿納會戰。羅卓英司令部的隨從官兵和警通勤務部隊將乘另外的飛機,隨同赴緬甸。

平滿納戰役的過程是怎樣的?平滿納戰役的最終結果 第2張

 計劃

從3月31日史迪威離緬赴渝,到4月6日他返回梅苗這7天中,緬甸戰場態勢發生瞭如下變化: (1)早在3月8日日軍佔領仰光時,日本南方軍司令部已令第15軍應不待第18、56兩師團到來,即以33、55師團分別先行攻佔同古、卑謬,然後舉4個師團進行“曼德勒會戰”,期於5月內佔領全緬甸,進出怒江和親敦江。當派第5飛行集團長小煙英良中將,指揮第4、7、10、12四個飛行團(各種作戰飛機400多架)支援第15軍作戰。於3月21、22兩天連續空襲馬圭(Magwav)、勃生(Pathein)英國2個主要空軍基地,使羅奧將軍的英國空軍幾遭全軍覆滅,緬甸的制空權完全落入日軍手中,從此英軍飛機在緬甸上空絕跡。只有美國空軍志願隊還不斷地出動飛機攻擊日軍,屢屢獲勝,使日軍飛機和地面部隊經常受到重大損失。 (2)3月28日,日軍第56師團附汽車450輛、重炮1個聯隊、坦克、裝甲車各1個大隊趕到同古猛攻我200師,於30日佔領同古。即於4月1日派出先遣隊(由搜索聯隊配屬2個步兵中隊、野炮、工兵、汽車各1箇中隊、汽車45輛編成)向毛奇突擊,4月5日佔領該地,進抵南麥黑。同時派第113聯隊第2大隊爲左側支隊,經裏克左、雅多向保拉克北方迂迴。師團主力則隨其先遣隊跟進,意在奪取樂可,再向臘戍奔襲。日軍第15軍曾打算派空降部隊襲取臘戍,但未實施。 (3)3月29日及夜間,日軍第55師團在克永岡、康道、克拉格一帶遭到我新22師反覆地猛烈進攻,敵仍拼命頑抗,雙方形成膠着對峙狀態。至4月3日,敵第15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中將親率第18師團先頭部隊,來到同古,部署“曼德勒會戰”,當下決定:以56師團經樂可、雷列姆奔襲臘戍,切斷中國軍隊回國的退路,爾後向怒江推進;以第18、55兩師團沿仰光至曼德勒鐵路東西兩側直趨曼德勒,與沿伊洛瓦底江向曼德勒北方迂迴之第33師團相配合,包圍中英聯軍主力於曼德勒附近殲滅之;第33師團直取仁安羌,爾後向曼德勒北方迂迴,配合第18、55兩師團圍殲聯軍主力後向親敦江進出[筆者注:4月10日,新22師65團鄧軍林部在司瓦(Swa)地區與敵18、55兩師團各一部激戰一週,繳獲日15軍《曼德勒會戰計劃》及作戰地圖,其要旨如上所述]。我新22師從3月29日至4月16日,在南陽車站至司瓦百餘公里地域裏以9000餘衆,同敵18、55兩個師團數萬人鏖戰18天,至16日仍將該敵阻止在扼拉以南地區,達成了掩護我主力在平滿納集結準備大舉反擊敵軍的戰略任務,共殲敵原田大佐以下4800餘人,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堪稱逐次抵抗作戰的範例。 (4)在西線的日軍第33師團,於3月25日攻佔禮勃坦(該地是通往阿蘭謬、馬圭(Magway)和勃生、若開的交通樞紐)後,一路窮追猛打,4月1日佔領卑謬,5日佔領阿蘭謬,10天之內推進260多公里,俘英軍3000多人,坦克22輛、裝甲車36輛、大炮35門、機槍53挺、汽車163輛,英軍還傷亡600多人。這是英軍自2月23日遭西當河失敗後的又一次重大挫折。4月6日,英緬軍部退到馬圭,英緬1師退到明拉(Mingrin)、米昌耶(Migyaungye)、新榜衛(Sinbaugwe)一帶,英17師及裝7旅退到薩斯瓦、東敦枝、科可工(Kokkogon)地區。

平滿納戰役的過程是怎樣的?平滿納戰役的最終結果 第3張

 潰敗

然而,在西路方面,緬甸戰場右路英軍不斷後撤,將中路平滿納地區的中國軍隊右翼完全暴露給日軍,東線方面由於中國軍隊兵力薄弱,陣地不斷失守,第5軍有被包圍殲滅的危險。4月18日凌晨,史迪威和羅卓英不得不下令放棄平滿納會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