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解密:“霧都”倫敦是六十年前是如何治理霧霾的?

解密:“霧都”倫敦是六十年前是如何治理霧霾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上一打開微信,小夥伴們都驚呆了,朋友圈被一條條霧霾的消息刷屏,使人頓生憐憫,有一條如是調侃道:“相比於魯霾的沉重,冀霾的激烈,滬霾的溼熱和粵霾的陰冷,我更喜歡京霾的溼冷,它是如此的真實,又是如此的具體……”

哭訴了一系列具體的遭遇後,最終總結道:“這是人類辛勞與自然的饋贈共同作用的結晶,霾是帝都重,霾是北京醇!”再瀏覽各大網站,不少相關新聞的標題都會提到1952年倫敦的煙霧事件,說今日的污染指數足以和當年不列顛島上的“媲美”了。確實,古今對照,人們把兩件事聯繫起來非常的正常,但也有很多人會疑惑,英國的煙霧事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英國又是如何最終化解的?不急,不妨讓我們帶好口罩,穿越重重的霧霾,看看六十多年前的倫敦到底發生了什麼。

時間:1952年12月5日至8日

地點:英國倫敦

這時的大英帝國剛剛經歷完第二次世界大戰不久,正處於經濟的恢復期,曾經的霸權早已煙消雲散。從12月5日起,泰晤士河谷地帶的倫敦城一連幾日無風,連續好幾天都煙霧瀰漫,能見度相當之低,人們出門的時候大都捂着口鼻,沿着護欄和房屋向前行走,由於霧霾過於嚴重,甚至都看不清自己的腳。航班停飛,汽車停開自然是不用說了,全城到處都是咳嗽聲,許多人感到眼睛刺痛、呼吸困難,醫院由於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直接爆滿,就在這短短的4天之內,倫敦已經有4000多人死去,主要發生在老人、小孩這些體質比較弱的人羣裏,據統計,那段時間48歲以上人羣死亡率爲平時3倍,1歲以下人羣死亡率爲平時兩倍。9日以後,毒霧漸漸散去,別以爲就到此爲此了,還沒完呢,後面兩個月,又有8000多人因爲呼吸道疾病而喪生,明顯是之前的事件落下了病根。不光是人,動物也難逃厄運,煙霧事件發生時,正好有一個牛展覽會,結果有52頭牛嚴重中毒,一頭當場死亡。

事件發生後,輿論一片譁然,突然有這麼多人逝世,怎麼能不痛定思痛?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一場文明世界的災難?

解密:“霧都”倫敦是六十年前是如何治理霧霾的?

其實,從自然的角度來看,倫敦本來就應該是個多霧地區。該城位於泰晤士河谷地,空氣不易流通,加上處於西風帶,氣候溫暖溼潤,每年秋冬季節,海上的吹來的暖空氣與陸地的冷空氣相遇,形成海霧,籠罩在倫敦上空。1952年的12月被高壓控制,空氣流通不暢,也讓氣溫保持在偏低的程度,天冷,就要取暖,原煤的使用量大增。由於少風,逆溫現象出現,地表上的暖氣層覆蓋了冷氣層。 這樣的現象阻止了霧氣的散去,並且造成霧氣大面積蔓延,特別在倫敦中心區,霧氣與煙塵和其他污染物混雜在了一起。

自然環境幾千年來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工業時代以前,倫敦照樣多霧,照樣有逆溫,也沒出過類似的事件呀,所以關鍵還是人類的行爲,事在人爲。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起國,他們利用其中成果統治世界的同時,也要爲其中的代價買單。1952年,因爲戰後重建、發展經濟的需要,很多工廠爲了利潤日夜趕工,煤炭的使用量水漲船高,1950年已經接近2億噸,消耗如此多的煤炭,排放出的廢棄、粉塵絕對少不了,可許多工廠出於成本的考慮,仍然在用舊式煉焦爐,清潔淨化的方法、設備都特別簡陋,有的乾脆直接沒有,無形中加大了排放量。有幾所火力發電站建在城區裏,雪上加霜。

居民們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由於歷史文化的影響,當時英國的老百姓比較偏愛壁爐,50年代初,絕大部分家庭的客廳都裝壁爐,而不喜歡更加環保的火爐,因爲後者容易導致市內空氣質量的下降,讓人覺得不舒服。最終保住了室內,卻破壞了室外的空氣,傳統的壁爐容易導致裏面煤炭不充分燃燒,產生有害氣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這些,再通過煙囪排出,污染大氣。那爲什麼不使用焦炭、無煙煤,或者天然氣等新能源呢?這實在是沒辦法,因爲技術限制,50年代初的英國生產不出太多能夠給家庭使用的焦炭,原煤依然佔據主導地位,至於更好的能源,則要等到十幾年以後了,不能央求古人呀。

倫敦的煙霧宛如漂浮的幽靈,順走了一萬多人的生命,英國政府意識到,以前的不作爲真的是大錯特錯,僥倖心理不能有,該來的總該是要來的,再不行動,悔之晚矣,若亡羊補牢,則爲時未晚。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籌備,三年後,—部《清潔空氣法案》在議會下院正式通過。該法案要求在城市內部設立無煙區,任何產生煙霧的燃料都不能在規定的區域燃燒,對於企業,必須在七年內安裝無煙設備、除塵設備,並派視察員前往檢查、監督,違者重罰,並要求污染重的企業遷往城市郊區;居民家裏的老式壁爐也被要求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電力供熱,冬季集中供暖。以前老百姓總捨不得傳統的壁爐,改造的阻力還蠻大的,等到災難一發生,意見也少了很多。之後在政府的重視、環保組織的提倡下,倫敦的空氣質量日漸轉好,70年代以後,空氣污染跟之前比,減少了百分之八十,成果顯著。但英國人,特別是政府並沒有因此而鬆懈,90年代、二十一世紀初又針對機動車做了很多努力,加裝催化器,發展提倡公共交通,提高入城費,限制車流等,也很有效果。前一段時間微博上有人曬出倫敦市長騎自行車上班的照片,懷疑是不是找了記者跟拍作秀,其實綠色出行也是英國政府大力提倡的。所以現在的倫敦空氣質量可以說是比較好的,完全看不出曾經是“霧都”。

記得以前看過一幅圖,名叫《工業時代的享受》,圖中幾個200多年前的英國富人坐在蒸汽船上,興致勃勃地欣賞着古代沒有的大煙囪,呼吸着難聞的氣體,特別愜意,確實呀,古人哪裏享受過這樣的日子呢。其實從人類文明出現以來,一直都存在一個矛盾,當一個地方人口衆多,發展條件不利,技術水平低下的時候,經濟和環境要哪個?選環境的話,誰願意一輩子受窮?選經濟的話,癌症村村民的眼淚還不能讓你動容?不光是英國、中國,世界上各國都發生過“文明的災難”,倫敦煙霧事件的兩年前,日本水俁鎮,一天,居民們發現家家戶戶養的貓聚集到一個懸崖上,排着隊自殺,沒多久,又有人也學着貓走路的樣子,跳入海水溺死,經查,是當地人畜食用了含甲基汞的海產品,而裏面的汞來源於工業廢水……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跟新設備、淘汰落後產能、處罰違規企業有時候不是做不到,但要把GDP、就業、人情這些東西考慮進去,那就很難辦了,有時候真是進退維谷。算了,不說了,任重道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