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元仁宗爲什麼會在中期中止國家漢化?

揭祕元仁宗爲什麼會在中期中止國家漢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德十一年,元成宗去世,因爲元成宗的太子早在之前已經先於成宗一步而逝,所以成宗去世之後,沒有直系繼承人,導致皇位空虛的情況出現。依照元朝舊制,元成宗的皇后卜魯罕皇后主持召開庫里爾臺大會另選新君,宗室諸大臣都會參加。

當時卜魯罕和左丞相阿忽臺準備擁立成宗鐵穆耳的堂弟安西王阿難答繼位,但是元仁宗與其母以奔喪的名義回到大都,先皇后一步帶兵闖入內宮,並將皇后與左丞相阿忽臺擒拿,最後將兩人處死。後來仁宗與右丞相哈剌哈孫合謀,擁立統軍北邊的長兄海山登基爲帝。海山登基爲帝之後,相約兄終弟及,叔侄相傳。元武宗去世之後,以皇太弟身份繼承皇位,成爲元朝的第四位皇帝。

揭祕元仁宗爲什麼會在中期中止國家漢化?

網絡配圖

元仁宗是一位聰明而看的清形勢的皇帝。當初他帶領兵士入宮,將卜魯罕和左丞相阿忽臺擒拿,並將兩人處死,大局已定之後,諸位宗室大臣都一致推舉他繼任新皇,但是當時他知道自己的哥哥海山手握重兵,若是自己登基後,也不一定保的住皇位,於是推辭不受,並將皇位留給自己的哥哥海山,自己只是代管朝政。海山入京之時,帶着三萬精兵,元仁宗將皇位讓個海山後,相約兄終弟及,他最終還是登上了皇位,而且這個皇位極爲穩妥。

元仁宗是元朝少有的親儒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段時期內也親近儒士,重用儒家大臣,但是到了後來因爲漢族一位將領的反叛,使得忽必烈改變了親漢政策,改而實施種族制度,親近色目人。

揭祕元仁宗爲什麼會在中期中止國家漢化? 第2張

網絡配圖

元仁宗也許是因爲早年從太常少卿李孟學習儒家典籍,更是受太子詹事王約輔導後,繼位之後對儒家極爲親近,並且推行“以儒治國”的制度。不僅自己崇尚漢學,而且還開始實施本草官僚的漢化,先是恢復科舉,隨後將儒家經典翻譯成蒙古文,供蒙古人和色目人傳閱學習,到了最後甚至還出資贊助儒家學說的出版發行。可以這樣說,仁宗一朝能取得那麼大的成績,使元朝的國力達到鼎盛,絕對有“以儒治國”的功勞。

元仁宗是一位勵精圖治,具有雄心壯志的皇帝。繼位之後,就開始革除前朝弊政,大張旗鼓的進行改革,取消尚書省,停用至大銀鈔,減裁冗員,整頓朝政。使得因爲前朝大量發行鈔票而造成的物價上漲,國庫空虛,財政困難,人民生活困苦的情況得以改善。不僅如此,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加強中央集權,仁宗下狠心的將自己的手伸向了蒙古貴族之中。元朝的蒙古貴族在自己的領地內擁有極高的自治權,雖然忽必烈推行了中央集權的政策,但是蒙古諸王仍然擁有對他們領地相當多的行政、軍事、財政、司法權。由於蒙古貴族的特權實在太大,元仁宗最後推行的限制貴族的政策,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便已經形同虛設。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從這裏看見這位帝王,想要真正掌控天下的野心。

揭祕元仁宗爲什麼會在中期中止國家漢化? 第3張

網絡配圖

元朝的國力在仁宗一朝達到了鼎盛,而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結果,就是因爲仁宗推行“以儒治國”的政策,推動元朝的漢化進程。然而在延右四年七月,仁宗允李孟所請,免去平章政事,復授翰林承旨。李孟退出中書,標誌仁宗推行的漢化改革中止。明明漢化對元朝的益處如此明顯,元仁宗爲什麼會中止元朝的漢化進程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追根溯源至元武宗繼位之初。元武宗繼位之後,與仁宗相約兄終弟及,叔侄相承。到了元仁宗百年之後,皇帝之位就該有武宗的子嗣繼承了。但是到了仁宗統治的後期,他不想將皇位傳給武宗的後嗣,而是想要傳給自己的子孫,於是就有了一個交易。

當時雖然仁宗實行漢化,元朝的漢化進程很快,但是仍然存在着以太后及宗室大臣爲主的頑固守舊勢力,他們想要固守蒙古族的習慣,而不願意繼續漢化。爲了使自己的兒子能順利繼位,元仁宗結束漢化政策,宗室大臣相應的支持他的兒子繼位。於是就這樣,元朝的漢化進程終止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