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詩聖杜甫爲何對諸葛亮的評價褒貶參半呢?

詩聖杜甫爲何對諸葛亮的評價褒貶參半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信很多人認識三國是從諸葛亮開始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哪三國在爭霸,卻知道諸葛亮的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等諸多事蹟,然而諸葛亮所在的蜀國陣營,最終卻以失敗而率先告終。如果以成敗論英雄,諸葛亮無疑是失敗的那一個。

詩聖杜甫爲何對諸葛亮的評價褒貶參半呢?

唐代大詩人杜甫在他的代表作《蜀相》中說到: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前兩句是讚美諸葛亮作爲謀士在對策中所表現的天才預見。後兩句指諸葛亮多次出師伐魏,未能取勝,至蜀建興十二年(234年)卒於五丈原軍中。前後兩句評價急轉直下,可見像詩聖杜甫對諸葛亮的看法也是褒貶參半的。

爲什麼這樣一位名臣,會爭議如此之大,令詩聖難以下定論呢?

詩聖杜甫爲何對諸葛亮的評價褒貶參半呢? 第2張

真正的諸葛亮,不能像小說裏那樣,用用計謀,就把十萬敵軍燒死燒殘,也不能呼風喚雨,甚至逆天改命。但是,真正的諸葛亮,有縱觀全局的洞察力,有凝聚人心的親和力。諸葛亮進攻,魏國只能防守,諸葛亮撤退,你要是敢去追擊,那就落入了謀士的計謀,王雙和張郃的死就是例子。

即使如此,諸葛亮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是羸弱的蜀漢法支撐諸葛亮力挽狂瀾,還是敵人層出不窮的名將耗死了諸葛?我想都不是,三國之爭,說到底,是謀士之間的較量。對面的司馬懿,謀定而後動,善於根據敵人的情勢做出最恰當的應對,善出奇制勝,喜突襲對方,諸葛瑾、孟達、公孫淵等人都輕鬆被他打敗。可見,諸葛碰司馬,是棋逢對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