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強敵環伺的北宋,商品經濟爲什麼還那麼繁榮?

強敵環伺的北宋,商品經濟爲什麼還那麼繁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宋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提起宋朝,國人總是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似乎宋朝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是漢民族的一個恥辱。北宋的滅亡確實難堪,靖康之恥是北宋以及南宋永遠都抹除不掉的污點。然而如果拋開成見,北宋的成就其實也是極其輝煌的。

許多人將宋朝稱爲“弱宋”,包括北宋在內的三百年間,被視爲中國積貧積弱的時期。言語犀利者抨擊程度尚且不說,就連錢穆這樣言語溫和的歷史大家,亦認爲在漢唐宋明清當中,“宋是最貧最弱的一環。專從政治制度上看來,也是最沒有建樹的一環。”(《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強敵環伺的北宋,商品經濟爲什麼還那麼繁榮?

宋朝的確在許多領域讓人失望,尤其是北宋,對外戰爭似乎從來沒有取得過勝利。然而北宋亦有它的苦衷,從漢朝到明朝,從來沒有哪一個朝代像北宋這樣,周遭全部都是強敵。在宋代的契丹人與唐朝時的不可同日而語,隨着數百年的發展,它已經成爲龐然大物。而更致命的是,幽雲十六州在契丹人手中,這意味着北宋對於契丹人是不設防的。

而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北宋的商品經濟卻十分繁榮,達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地步。據統計,明朝的財政收入僅僅是北宋最高收入的四十分之一,直到清朝末年以後,國家歲入才逐漸達到宋朝的水平,而此時清朝的人口卻是北宋的2~3倍。而且更爲難得的是,北宋有如此高的財政收入,靠的不是橫徵暴斂,而是國家發展商品經濟的政策。

北宋爲了促進經濟的發展,採取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而其中“鹽鈔法”的設立,可謂神來之筆。在漢朝以後,朝廷實行“鹽鐵官營”,鹽業被官府所壟斷,私人販鹽成爲重罪。不過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發現傳統的完全由官府壟斷的制度已經無法適應需求。

沈括在《夢溪筆談》當中記載了傳統官鹽制度的弊端:“陝西顆鹽,舊法官自搬運,置務拘賣……異日輦車牛驢以鹽役死者歲以萬計,冒禁抵罪者不可勝數。”可以看出,在傳統的官鹽制度下,官府與人民的負擔都很重,鹽價虛高,有的官吏甚至會廢公法,謀私利,大量的錢財全部裝進貪官污吏的口袋當中,百姓深受其害。即使官府嚴厲禁止私人制鹽販鹽,但民間販鹽者依舊不計其數。

鹽業談不上經濟的命脈,但它卻影響着國家經濟發展的走勢。北宋針對傳統鹽業制度進行了改革,兵部員外郎範祥始創鹽鈔法。所謂鹽鈔法,是指由政府發行鹽鈔,商人付現金兌換,按錢領劵,商人持劵至鹽產地,領鹽進行運銷。

強敵環伺的北宋,商品經濟爲什麼還那麼繁榮? 第2張

《夢溪筆談》載實行鹽鈔法以後,“得錢以實塞下,省數十郡搬運之勞……行之既久,鹽價時有低昂,又於京師置都鹽院,陝西轉運司自遣官主之。京師食鹽,斤不足三十五錢,則斂而不發,以長鹽價;過四十,則大發庫鹽,以壓商利,使鹽價有常。而鈔法有定數,行之數十年,至今以爲利也。”鹽鈔法不僅替官府節省了成本,還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而官府則獲得更多的稅收,充實了邊塞。除此以外,官府還設立了都鹽院,對鹽價進行控制,防止鹽價過低虧損商人利益或鹽價過高危害百姓。

北宋較比唐朝商品經濟發展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坊市”界限的打破。坊市制度萌芽於西周時期,不過它直到唐朝以後才正式確立。坊市制度將商業區和居住區分開,居住區禁止經商,而且官府還出臺了專門的法律,對交易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嚴格的控制。

坊市制度起初的作用十分顯著,它創造了一個法治的商業空間,一切商業活動都在這個區域內有條不紊的進行,官府可以進行管理與監督。經過隋末天下大亂的破壞以後,民生凋敝,土地荒蕪,經濟停滯,在這種情況下唐朝確立坊市制度,促進了城市內商品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斷絕了農民從事商業的途徑,保證了農業的發展。

然而到北宋以後,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坊市制度不再是經濟發展的保障,反而成爲商品經濟的枷鎖。儘管唐朝中後期已經取消了時間限制,出現了夜市,但依舊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北宋針對這種情況,逐步廢除了坊市制度,打破了商業區和居住區的界限,從唐朝的“坊市閉合”走向“坊市合一”。以北宋都城開封爲例,城內手工業作坊衆多,街道兩旁的商店、旅舍不計其數,店門口還有許多貨攤。營業時間不受限制,除了白天營業以外,還有夜市以及曉市。市內還出現了許多“瓦舍”,裏面有“勾欄”、酒肆以及茶樓,有許多人在裏面娛樂。在北宋的城市當中,可以看到來自於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產品。關於東京的繁盛,宋人孟元老曾在《東京夢華錄》中寫道:“正當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斑白之老,不識干戈......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

而且,除了城市以外,北宋的農村也誕生出許多定期開放的小市,並逐漸發展成固定的市鎮。這些市鎮成爲城市與鄉村的橋樑,它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繁榮。

可以說,不管是“鹽鈔法”,還是“坊市”界限的打破,都體現出宋人的智慧,以及宋朝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特點。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北宋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依舊能在夾縫中取得這樣的成就,這其中的奧祕,值得我們學習。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