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曾長期實行分餐制,後來是怎麼變成合餐制的?

古代曾長期實行分餐制,後來是怎麼變成合餐制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直以來,西方國家所遵循的分餐制在世界範圍內的禮儀制度看來,是備受推崇的用餐制度。而中國崇尚的閤家團聚的合餐制,在一些西方國家看來是不衛生的表現。但作爲傳統的飲食理念,中國一直以來所遵循的合餐制在國內並未受到影響。

殊不知,我國最早時所採用的正是分餐制,隨着朝代的更迭和社會形態發生變化,中國的合餐制其實在宋朝之後纔開始出現,且沿用至今。

戰國時期的文獻中就記載了關於中國的分餐制,《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了當時的一則典故。當時戰國時期的孟嘗君立禮賢下士,邀請各路賓客一同用餐。

一直以來,孟嘗君在用餐中都遵循用餐不分貴賤。有一日,一位新入職的俠士受邀參加孟嘗君的晚宴,或許是因爲當晚的燭光照明不夠,這位俠士沒看清楚孟嘗君碗裏飯,以爲他吃的和孟嘗君所吃的食物並不一樣,感覺受到爲了侮辱,於是憤而離去。這時孟嘗君趕緊將碗裏的食物端給俠士看,證明大家所吃的食物都是一樣的,這位俠士頓覺羞愧不已,當晚就自殺了。

我們無意去攻擊這位俠士的玻璃心,這時從這則典故中看出,當時的用餐制度大多采用分餐制。每個人席地而坐,而吃飯用的飯桌並不如現代一樣可以伸直雙腿,用餐時採用跪姿,每人的桌上放餐具,這就是所謂“筵席”的最初來源。

古代分餐制的歷史

最早的分餐制要追溯到原始部落時期,但當時並不是爲了講衛生。因爲當時的生產力和生產水平實在太低下了,食物根本不夠吃,於是當時人類爲了生存需求,採取有飯一起吃,有活一起幹的政策。

在當時,並不實行多勞多得的分配政策,而是以平均分配爲主,主要爲了維護部落的生存和發展。經過簡單的烹飪之後,人們會將食物平均分爲若干份,再分配給部落的人口,這也就是最初的分餐制形態。

古代曾長期實行分餐制,後來是怎麼變成合餐制的?

到了商朝時期,除了捕獲的肉食之外,隨着生活勞動水平的發展,有了小米粥,這時人們開始用鬲來分餐。它類似於如今我們用的醬料碟,每個人真正能分到手的粥實在不多。

古時候也有傳統的慶祝典禮,這時候人們分餐就改爲鼎。但這不是常規操作,只是碰到舉國歡慶的時候纔會如此破費,平日裏還是用鬲分餐而食。

西周時期的生產力發展有所提高,基本上民衆已經滿足溫飽的水平,不再像前期般困難。可這時依舊沿襲着分餐制,要問爲什麼,不是因爲飯不夠吃,而是遵循自古以來的用餐禮法。

所謂“禮”,在中國古代更多的解讀應該是等級分明,分貴賤。西周時期對於用餐的禮法講究十分嚴明,除了在餐桌上,平日裏百姓和貴族的衣食住行上,都要用禮來規定各自階層的行事準則。而“食禮”正是西周時期最爲看重的分餐制。

《禮記》中記載“凡進食之禮,左餚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西周的禮法規定,家族用餐的具體凡方式,60歲的老人坐在主位,50歲的人站在服侍,用餐期間隨時要聽從長者的使喚,這是對家中長者的尊敬。

同時還規定,60歲的老人用餐,要上三個菜,70歲上四個菜,以此類推,90歲以上的要上六個菜。當然,這是對於貴族家庭而言,窮苦百姓根本沒有這麼多菜,只是在餐桌禮儀上尊重長者罷了。

而君臣之間如何用餐呢?《禮記》也做了明確的規定,皇帝和大臣的餐具不可公用,且每個人的餐具都有嚴明的規定,以顯示君臣有別。

由此可見,分餐制從原始社會就開始執行,只是在當時是因爲食物不夠,所有采取的平均分配製度,而發展到周朝,分餐制是當時禮法的體現,是尊重長輩的體現。

褲子和餐桌的改變,促使合餐制發展

分餐制向合餐制的轉變,其實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和生活方式決定的。最直接的關係是,但是的餐桌和服侍的變化,從而改變了用餐制度。

在古代,還沒有褲子發明之前,大部分的衣服都是採用上衣下裳的款式。這些衣服的最大特點就長,特別長。

在唐朝以前的服飾大部分採用這種寬袍長袖的款式,因此在坐下來的時候,既能夠顯得更爲得體,也體現了中國漢服的禮儀。一般在古代的正式用餐場合下,古人都是跪着用餐的,而寬大的長袍正好可以擋住大腿,但是過於袖長的袖子,實在不方便坐在一起用餐。

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文化和漢族文化開始融合,由此產生了不少衣食住行上的風格轉換,首當其衝的是服裝風格的改變。

在此之前,漢人是不穿褲子的。直到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開始融入中原後,胡人的穿着開始慢慢滲入中原,而服裝上也從原來的上衣下裳,逐漸發展爲上衣下褲,而褲子的發展也從原來的無襠變成有襠。正是這種細微的改變,也讓原本席地而坐的習慣逐漸轉變成垂足而坐。

後來,隨着東漢末期的民族融合不斷加深,胡牀也逐漸傳入中原地區。胡牀更像是我們如今吃飯所用的小桌板,在古代社會,這種胡牀的傳入極大方便了當時人們的進餐。

隨着朝代的更迭,有胡牀所衍生出的月牙凳等相應出現,而吃飯用的餐桌已經由原來的小矮桌發展成高大的餐桌,正是在少數民族的傢俱和服裝的融合下,也逐漸改變了漢人席地而坐的用餐習慣。

當漢人開始改穿胡服時,長袖遮碗的煩惱沒有了,更不用擔心長袖碰到污垢後無法清洗;而胡牀的融入後,讓人們感受到垂足而坐的舒適性和便利性,這種用餐方式逐漸在民間傳播。正是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後,合餐制纔在逐漸成爲人們主要的用餐方式。

從不少歷史文獻中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社會上分餐和合餐都有所呈現,但在長期的禮法薰陶下,大部分家庭依舊遵循分餐制的方式。

不少流傳後世的進店壁畫和文獻都對當時的用餐方式進行細緻的刻畫。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列女仁智圖》中,就記錄了當時靈公夫人與其相公分餐而食的畫面。

而魏晉時期的壁畫《宴樂圖》中則清晰記錄着四人在一張大桌上邊吃飯邊聽樂曲的畫面,這時的合餐制,已經逐漸在民間有了小衆基礎

古代曾長期實行分餐制,後來是怎麼變成合餐制的? 第2張

合餐制盛行

雖然唐朝的合餐制使用範圍很廣,但是始終得不到上層階級的支持。直到宋朝時期,合餐制才真正開始用上而下普及起來。

其實這和宋朝的科舉制度有關,宋朝是爲數不多的“文人當政”的朝代,不少百姓們有秀才考入官場之中,從而將民間的合餐制逐漸帶入官場中。這時在這種風氣的帶動下,朝廷逐漸開始將合餐制沿用下來。

合餐制度的不斷髮展,也衍生出了最早的公筷的出現。而發明公筷的正是宋高宗趙構本人。這位體恤下人的皇帝,雖然貴爲一國之君,卻也是個好講文明懂禮貌的君主。

根據《田湖志餘》記載,宋高宗在用膳時,都會配備一雙公筷和公勺。看上哪道菜,便用公勺和公筷分走一半,剩下那些則分發給宮女食用,他說,雖然是宮女,但我不想讓人家吃我的剩飯。

關於合餐制的記錄,從宋朝時期的《清明上河圖》中就有了較爲詳盡的記錄,畫中記錄了不少人在同一張桌子上共進晚餐,由此可見,當時合餐制已經成爲從上層到下層接受的用餐方式。

用餐制度的分與合,體現了每個朝代的經濟發展和生產力。唐宋時期我國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尤其在宋朝,匯聚了南北各種糧食作物。但是宋朝百姓不僅能頓頓吃到白饅頭,甚至衍生出各種麪條、餃子等主食,而鐵鍋的出現更促進了宋朝種類繁多的菜系的發明。

正因如此,當時人們不再因爲糧食不夠分而採取分餐制,合餐制的發展也體現了唐宋時期經濟發展水平和百姓的伙食標準,它是生產力水平提高的見證。

無論是分餐制還是合餐制,都是我國古代歷史的產物。看來西方國家所推行的分餐制,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老祖宗就開始使用了。

只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風氣的改變,合餐制更符合中國傳統的家庭氛圍。但不要忘了,無論用那種用餐制度,衛生一定要講,公筷的發明正是老祖宗對於傳統習俗和衛生用餐最好的調和方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