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秦朝設立丞相,歷朝皇帝是如何讓削弱相權加強皇權的?

秦朝設立丞相,歷朝皇帝是如何讓削弱相權加強皇權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古代皇帝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秦朝設立丞相一職以來,帝王和丞相之間的關係就很微妙。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一直存在,這種矛盾的徹底解決還是明太祖朱元璋直接廢除丞相這個職位。而這期間的一千五百多年,古代帝王又是如何來削弱相權、加強皇權的呢?

先說丞相地位,一般認爲丞相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員,在大臣之中權力最大,被認爲是百官之長,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主要職能是輔助皇帝處理國政,是皇帝最大的幫手。但是隨着時間推移,各朝各代的具體形勢不同,丞相的權力會過大,甚至威脅到皇權,勢必會引起皇帝的不滿。有些性子軟弱點的就甘願讓權給丞相、做個傀儡皇帝;有強勢些的皇帝就會想方設法來削弱丞相的權力、樹立自己的權威。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主人公曹操後來也是當了丞相,掌握着軍隊,控制着漢獻帝劉協。漢獻帝拿曹操有法子嗎?還不是隻能聽之任之。所以關鍵不是看你是什麼身份,手裏掌握着實權纔是本事。

真正下定決心要削弱相權,還得算是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在位54年,一共有過13位丞相,分別是衛綰、竇嬰、許昌、田蚡、薛澤、公孫弘、李蔡、莊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氂、田千秋。這13人有6位被處死、3位自殺、3位遭謀殺,僅有一人善終。

秦朝設立丞相,歷朝皇帝是如何讓削弱相權加強皇權的?

看來這換丞相也不是好法子。漢武帝另謀他計,先是任命一批朝廷重要官員,讓他們參與到國家政治中心的主要決策。於是就將朝廷分爲兩部分,一個是由皇帝任命的親信近臣組成的“中朝”(也稱作“內朝”);一個是由丞相、御史大夫等人組成的“外朝”。

並且這不是簡單的分成兩派,權力和職責也有所變化。“內朝”先對朝政大事做出決策,相當於決策機構;而“外朝”就相應地成爲了執行機構。通過“內朝”來壓制“外朝”,這樣朝政大權算是真正地轉移到了皇帝手中。

除了這種權力轉移的方式來削弱相權,其實還有另一種——將權力進行分割。

唐代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起草政令、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覈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可是以前決策和執行的權力都在丞相手中,這樣一來相權就被一分爲三,形成了皇權爲中心、三省相互分工合作制約的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後面的宋朝、元朝基本也是延續的這種分割相權的模式。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乾脆罷除丞相這一官職,讓六部直接歸皇帝管。同時還下令永遠廢除丞相制度。這樣皇權的確得到了加強,可皇帝的負擔也變重。六部直屬皇帝,那麼多政務,而皇帝的精力始終是有限的。

秦朝設立丞相,歷朝皇帝是如何讓削弱相權加強皇權的? 第2張

這不後來明成祖朱棣成立了內閣,選出一批人來諮詢政務、幫助自己處理政務,相當於組建了一個“智囊團”。清朝延續內閣制,同時又加了一個軍機處。軍機處同樣是個輔政機構,最終的決策大權仍在皇帝這裏。

縱觀我國古代帝王與丞相的鬥爭史,在這一場又一場的權力角逐中,並不是權力集中在哪兒就好了,更多地還是需要一種平衡制約機制。搞一言堂、專職獨裁向來是行不通的。善於用人,多聽聽不同的聲音,採納不同的意見纔是王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