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唐太宗爲什麼徵不下高句麗?高句麗的優勢在哪裏?

唐太宗爲什麼徵不下高句麗?高句麗的優勢在哪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唐太宗爲什麼徵不下高句麗?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公元645年,當唐太宗李世民不顧摯友、內兄、寵臣長孫無忌的極力反對,親自率領十餘萬大軍和名將李世績直趨遼東,與此同時,大將張亮率領多達五百艘艦船、五萬水軍的龐大艦隊從海路直撲平壤,無論是彼時的大唐帝國臣民,還是後世不熟悉這段歷史的人,都理所當然地認爲,唐軍大獲全勝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連接唐代中國心臟地帶與攻擊高麗前進基地河北的永濟渠早在隋煬帝手上已經完成了,既不用耗費額外的民力和資源,也不用承擔由此帶來的不滿和罵名。

其次,隋煬帝連續三次對高麗用兵,雖然全都以失敗告終,但卻給唐朝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唐太宗爲什麼徵不下高句麗?高句麗的優勢在哪裏?

最後,征討高麗之時,“貞觀之治”時代已經延續了十餘年,大唐的國力正處在巔峯時刻,可謂兵精糧足,而彼時的唐軍先後擊敗突厥、降服了西域,打退吐谷渾和吐蕃的挑釁,是帶着勝利餘威的百戰精銳。

四月份,唐軍在李世績的率領下迅速渡過遼河,然後一路攻城略地,並接連不斷擊潰高麗軍主力,斬首數萬,並攻克曾經頂住隋煬帝大軍的重鎮遼東城,隨後又在安市城外完勝高麗十餘萬援軍,進而包圍安市城。唐軍大勝的消息傳開,高舉國皆驚,後黃城、銀城的居民都棄城逃走,數百里沒有人煙,勝利似乎唾手可得。

然而,高麗守軍據城堅守進行殊死抵抗,唐軍圍攻兩個月不下,眼看嚴冬即將來臨,太宗不得不下令撤軍,結果在歸途中遇上暴風雪,死傷數千人,最終功虧一簣。

公元647年,唐軍再次出擊,雖然又擊敗高麗軍隊,但仍然沒有獲得決定性的勝利。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唐太宗最終功虧一簣呢?答案是,錯誤的戰略選擇!

隋煬帝和唐太宗選擇的戰略其實並無二致,都是集中優勢兵力,以雷霆萬鈞之勢來個短促突擊,力圖畢其功於一役,殊不知,高麗特殊的地形和氣候,再加上高麗人善於防禦這三個特點,註定了隋軍和唐軍無法速戰速決。

特殊的氣候:高麗地處東北,屬於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暖多雨。夏天的雨水造成道路泥濘,無法通行;秋冬季的低溫會造成大面積的凍傷,春季的融雪、融冰同樣對交通形成巨大的障礙,真正適合用兵的時間只有從春末到夏初之間短短的三四個月,能夠用來作戰的時間窗口期非常短暫。

特殊的地形:東北地區既有綿延起伏的山脈和大片茂密的森林,又有數量

衆多的河流、湖泊和沼澤,沒有現成的道路系統供規模龐大的軍隊使用,高麗則可以依託堅固的堡壘和城池打消耗戰。

曾經跟隨隋煬帝進攻高麗的前隋朝官員就特別提醒過唐太宗,高麗軍非常善於防守。

在這種情況之下,唐太宗正確的戰略是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的戰略,在春末之時,以三萬左右的精兵爲主力,直驅遼河,然後派數千騎兵渡河進行騷擾作戰,其餘部隊就地構築堅固而又耐寒的堡壘,甚至城池。與此同時,集結在後方的同等數量的軍隊和大量民夫,用整個夏天的時間修築從河北到遼東的補給線並分兵據守,確保前線能得到物資和人員的補充與保障。

嚴冬降臨之時,收縮兵力固守,等到來年春末,再徐徐向前推進,不斷的壓縮高麗軍的生存空間,同時讓其無暇農耕,消耗其國力,如此一來,高麗軍只有兩個選擇,要麼主動進行戰略決戰,要麼放棄抵抗。

表面上看起來,塔防模式耗時過長,但實際上的效果來看,其效率絕對是遠遠高過短促突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