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打仗天才忽必烈爲什麼將國號由蒙古帝國改爲大元王朝

打仗天才忽必烈爲什麼將國號由蒙古帝國改爲大元王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曆代的國號,曾經都是一些地名,周天子崛起在“周”這個地方,得天下以後定國號爲“周”,秦人崛起在“秦”這個地方,得天下以後定國號爲“秦”,劉邦得天下定國號爲“漢”,到不是因爲他是“漢”這個地方的人,而是因爲他曾經被天下盟主項羽封爲“漢王”,他以漢王的身份入主中原,曹操的兒子稱帝,國號“魏”,是因爲他的父親作過“魏王”,其地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內,楊堅做過北周皇帝的“隋王”,得天下也以“隋”號之,“隋”地在今湖北省隨州市一帶,唐朝的開國皇帝做過隋朝的“唐王”,宋朝的開國皇帝沒有做過“宋王”,但曾經領過周朝“宋州歸德軍節度使”一職,因此建國後國號爲“宋”。

宋朝建立以後經歷了三百來年的風風雨雨,先是被遼金兩個來自北方的政權,奪去了長江以北的大片江山,最後終於被同樣來自北方的元軍所滅,這已經是忽必烈建立大元朝十六年以後的事了,如果從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算起,那就是六十多年以後。這回,來了一個不照先例辦事的皇帝,這位皇帝和他的父祖,本來崛起於大漠以北的蒙古地區,照老規矩得了天下就叫做“蒙古國”好了,多省心的事兒,他的父祖兩代出於草創,也姑且是這麼辦的,但到了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這位大汗有了新的想法,不照老規矩辦了。

成吉思汗家族的發跡史,說起來枝枝蔓蔓,說上三天三夜也難於說清楚,簡短截說,那就是成吉思汗的親孫子忽必烈,經過一系列的內鬥外鬥,終於在公元1260年,得到了蒙古大汗的位置,七年以後,忽必烈遷都“大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又過了四年,他將他的國家改名爲“大元”。

要改變一國的國號,當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這件事情在好幾年以前就已經開始籌劃。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叫的響的名字,誰願意輕易的改變一個國家的國名呢?忽必烈得到了一個好名字,因此他毫不猶豫的用“大元”取代了“蒙古”,“大元”的國號出自儒家經典《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一句,是對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浩大的宇宙的讚歎。這當然不是出於皇帝自己的主意,雖然忽必烈從小就喜歡漢人的文化和歷史,也有條件受到較好的教育,可是即便是這樣,他的漢文化的程度,還不能達到這樣的水準,“大元”這個國號的提出,的確來自中原知識分子的建議。

打仗天才忽必烈爲什麼將國號由蒙古帝國改爲大元王朝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嫡親孫子,其父是成吉思汗的嫡幼子拖雷,拖雷大家都熟悉,只要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或者電影電視劇,無不知道拖雷是郭靖大俠兒時的夥伴。拖雷又有六個嫡親的兒子,其中有三個做了皇帝,他們是:長子蒙哥,1251年至1259年,爲蒙古國第四任大汗,在中國的史書中爲元憲宗;四子忽必烈,繼蒙哥爲元世祖;第五子旭烈兀,爲伊利汗國主,《史集》一書直接稱之爲“伊郎國皇帝”。

忽必烈已是成吉思汗創業以來的第三代,因爲有父祖開創的局面,忽必烈的早年生活,想必和成吉思汗當年赤手空拳打世界的狀況不可同日而語,雖然因爲蒙古人的傳統,免不了還要學習馳馬疆場,但是也有了條件接受一些較好的教育,和起於草莽的成吉思汗迥異了。1251年,忽必烈的親哥哥蒙哥做了大汗,忽必烈得到了施展抱負的機會。元史世祖本紀記載道:帝在潛邸,思大有爲於天下,延藩府舊臣及四方文學之士,問以治道。歲辛亥,六月,憲宗即位,同母弟惟帝最長且賢,故憲宗盡屬以漠南漢地軍國庶事。

由此可見,早在漠北做藩王的時候,忽必烈就有“大有爲於天下”的抱負,在他的身邊開始聚集一些有學問的人才。忽必烈對漢族的文化很有興趣,非常的神往,這就象我們今天很多國家的年輕一代,都十分神往心中的自由世界一樣,所以,當時的忽必烈就已經延聘了不少的漢人到王府來做幕僚,向他們學習漢人的文化和制度,這些許多漢族的幕僚中間,有一個當時叫做“子聰”的和尚,他就是後來主持營建北京城、改國號、制定朝儀的劉秉忠。

公元1271年的舊曆十一月,由劉秉忠領銜,幾位大臣給忽必烈上了呈文,呈文說:“元正、朝會、聖節、詔赦及百官宣敕,具公服迎拜行禮。”就是說按照忽必烈認可的方案,改國號行朝儀的一系列策劃工作已經完成了,忽必烈非常高興,批准了他們的方案,正式建國號爲“大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