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揭祕:古時候的人說話真的是文言文交流嗎?

揭祕:古時候的人說話真的是文言文交流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是一個非常需要花費時期和精力的事業。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教育更是成爲了貴族特有的特權。即使到了清朝晚期,甚至是民國,中國依然有大量的文盲人口存在,這是因爲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整個社會爲之付出大量的財富和精力。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人們終日勞作,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得不到解決,哪兒還有餘力去學習呢?另外,作爲思想控制的一個手段,教育歷來也被當政者認爲是愚民政策的重要一環,他們特地限制了平民教育的發展。

揭祕:古時候的人說話真的是文言文交流嗎?

所以孔子之所以偉大,並非是說他寫下了《春秋》,而是它開闢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但是孔子所收的弟子,儘管號稱平民,但是他們依然也是沒落的王公貴族。因爲孔子雖然不收學費,但是當時也有一個說法,叫做“束脩”,意思就是要上學,還要給老師背一些肉乾、肉脯之類的禮物。

揭祕:古時候的人說話真的是文言文交流嗎? 第2張

連飯都吃不飽,還能吃得起肉,你看這樣的家庭肯定就不是等閒之輩了吧!(至聖先師孔子)那麼從古到今那麼多的文盲人口,他們的日常交流是怎麼做的呢?難道真的像文言文說的一樣,動不動就要之乎者也嗎?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文言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敘事邏輯和體系,完全脫離於口語而存在,這裏強調的是文言實際是書面語,只用於寫作,不用於口語交流。中國自文字產生,書面語就具有自成一套系統。在古人的生活中,閱讀是文言文,說話是口語和方言。國人的口語另成系統,與文言不盡相同。

倒是和我們今天所通行的口語有相似之處。你想啊,很多文言文都要通過註釋、通假、使動用法來得到體現,如果在日常口語中也運用這手法,日常的交流還能進行下去嗎?要知道,交流的主體還都是文盲,他們怎麼能靈活自如的運用這些技巧?文言文的特點是異常簡潔,概括力非常強;缺點是表達上容易概念化,不容易寫出豐富的層次和細膩飽滿的細節。所以,用文言文記事而十分缺乏場景和人物心理的詳細描寫,更沒有出現如《荷馬史詩》那樣的史學鉅著,古書讀來並不是那麼有意思,大多都是些教條類的聖人之教。

(古人長於記事弱於心理描寫)但是由於文言簡潔,規範性強,是一種易於推廣的標準化文字,這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疆域遼闊,人口衆多的國家的統一與維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像中國明清兩朝出使朝鮮,由於口語不同,朝鮮人與天朝使者交流的時候,都是寫字筆談。他們寫字就是文言文了,畢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怎麼會用下里巴人的口語呢?文言文有獨立的一套使用的敘事方法和系統,文人士大夫,只要是讀過書的貴族階層都會用的、使得。所以,中國的疆域這麼遼闊,即使彼此的方言不同,但是大家還可以交流,哪怕是番屬國,也可以達到交流的目的,這也是中華文化圈形成的基礎。

這一切其實還都要拜秦始皇所賜,他的“書同文、車同軌”的政策確實影響深遠。中國方言太多了,“三裏不同音,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然而,不論走到哪裏,文字都是相同的,大家讀的書都是一樣的,哪怕是先秦時代的書,到現在大家讀起來的也認得,這是非常神奇的。(半文半白的《金瓶梅》)這些就是中國統一的共同文化及心理基礎,而有共同的、統一的文化及心理基礎,是形成民族的先決條件。所以,中華民族的形成與文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揭祕:古時候的人說話真的是文言文交流嗎? 第3張

明代建國之後,由於長時期的異族統治,當時中國官僚系統包括民間都產生了文化斷代,所以明朝初年的聖旨基本上都是用古白話,即通俗易懂的白話來寫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普通的老百姓能夠看得懂、聽得明白。你看,朱元璋爲了這件事情,可真是煞費苦心呀!到了明朝晚期,世俗文學開始興起。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之外,其他三部都是民間故事,或者是說書藝人的基礎上創作的。他的語言特點有一定的口語性質,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半文半白。到五四之後,更是直接用口語進行創作,其書面語與口語基本是保持一致的。(五四運動革了秀才的命)可是,古人就不同了。

古人在用書面語寫作記事時,由於書寫材料的昂貴,他們不得不字甄字琢,這是爲了謄寫(刻木頭)方面的原因。當然,他們在談詩論道的時候可能會用到比較文言的話,但是平時和人交流肯定不會。古代文人對話,雖然用詞比較優雅,但也是平常人能夠聽懂的白話。因此,古代人日常交流使用的,與我們現在的口語是相近的,只是寫文章的時候纔會用那些“之乎者也”,顯示他很有學問,區別於普通的沒有讀過書的老百姓。古代的老百姓也認這一套,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連寫個訴狀,也要找秀才代筆,其中不乏“之乎者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