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不勝而勝,不敗而敗”,究竟該如何評價英法戰爭?

“不勝而勝,不敗而敗”,究竟該如何評價英法戰爭?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近代以來,與列強紛爭乃至戰爭時有發生,而中法戰爭則爭議極大。不同於以往清朝與列強戰爭中的完敗局面,中法戰爭是在清朝保有某種軍事優勢的情況下主動求和,這一結果被史學家稱爲“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或說中國“軍事勝利,外交失敗”,並因此而廣受詬病。那麼清朝具體是出於何種考慮而執意言和,中法戰爭又造成了何種影響呢?

19世紀50年代,法國入侵中國的藩屬國越南,並意圖順勢侵佔中國西北邊疆的廣西、雲南等地,清廷曾招撫劉永福的的黑旗軍協助越南作戰,但法國勢大,加以越南統治者的屈服,越南最終淪爲法國的殖民地。法國最終將矛頭指向清朝,1883年底,法軍主動攻擊清朝駐越軍隊,中法戰爭最終爆發。

“不勝而勝,不敗而敗”,究竟該如何評價英法戰爭?

(黑旗軍將領·劉永福)

戰爭爆發後,清廷接連慘敗,慈禧並以此藉口罷免了奕訢的首席軍機大臣和總理衙門領班大臣的職務,將五名軍機大臣全部免職,改任禮親王世鐸和慶親王奕劻分掌軍機處和總理衙門,史稱“甲申易樞”。

慈禧起初派李鴻章與法方使臣福祿諾議和,但當時形勢未定,李鴻章對於條約條件和撤軍時間並未承認,法國則要求清朝撤軍並接管清軍營地,中方並不應允,於是爆發了“觀音橋事變”。清朝拒不接受法國的賠款撤軍的條件,於是戰事愈加升級。1884年8月,法將孤拔率法國遠東艦隊在福建馬尾地區發動馬尾海戰,福建水師損失慘重,並控制了臺灣海峽。10月進犯臺灣,陸上進攻雖然失利,但法國利用水軍優勢,對臺灣實行全面封鎖。1885年,法軍企圖繼續澎湖時,孤拔病死,臺海局勢轉危爲安。

“不勝而勝,不敗而敗”,究竟該如何評價英法戰爭? 第2張

(李鴻章)

海上鬥爭平靜之後,1885年,老將馮子材在中越邊境取得了震驚中外的鎮南關大捷,大敗法軍,這並導致了法國茹費理內閣的倒臺,清朝一度掌握了主動的局面。但清朝害怕繼續作戰不利,遂未在如此有利的情況下繼續追擊,擴大戰果,而是強行撤兵,並以軍事勝利爲資本加緊談判。法國爲挽救頹勢則乘勢抓住時機,同清朝簽訂了對自己有力的《中法新約》,在作戰失利的條件下反而取得了侵略權益,於是法國“不勝而勝”,清朝“不敗而敗”。但也有的學者認爲,鎮南關大捷前,清朝屢有敗績,此時的軍事勝利也只是局部的,戰爭繼續清朝並未有必勝的把握;並認爲,就結果而言,清朝也並未失敗,《中法新約》是近代一次既未割地又未賠款的對外戰爭,儘早結束戰局對雙方都有益處。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儘管清朝未割地賠款,但條約中清朝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開闢通商口岸和給予法國築路權的條件,顯然是出讓了國家利權,結果完全是對法國有利的。不能因爲較以往損失較少,就認爲《中法新約》是公平的。

“不勝而勝,不敗而敗”,究竟該如何評價英法戰爭? 第3張

(馮子材)

中法戰爭的影響是深遠的,戰後,法國憑藉着不平等條約打開了中國西南邊疆的大門,控制了邊疆的重要鐵路和交通重鎮,使得法國在西南地區的勢力範圍逐漸擴大並得以穩固。中法戰爭也使清政府對海防建設增進了認識,海軍衙門及臺灣建省就是這種認識的結果,然而海疆不穩的清朝馬上就要檢驗這種建設成果,清朝的命運也絕非僅取決於這一次偶然局部的軍事得勝而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