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粟末靺鞨的社會經濟是怎樣的?有着怎樣的發展

粟末靺鞨的社會經濟是怎樣的?有着怎樣的發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渤海成員來源於處在不同發展階段,從事不同類型生產的部落或民族,因而渤海區內經濟發展水平,一開始就存在不平衡。這一狀況,在渤海國存在的200多年裏,未得到根本改變。大體說來,以其上京所在的今牡丹江中游地區爲界,在它以西、以南地區爲夫餘、高麗和沃沮故地及靺鞨族的南部,已是以農業爲主的地區,經濟、文化發達;以東和東北部地區,是被兼併的黑水靺鞨、虞婁、越喜、拂涅、鐵利等部所在,尚處在漁獵經濟發展階段。存在這一差異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地形、氣候、資源等自然條件不一致所造成的。

粟末靺鞨的社會經濟是怎樣的?有着怎樣的發展

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反映在生產領域是社會生產的多樣化,《新唐書·渤海傳》記載:“俗所貴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柵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頡之豕,率賓之馬,顯州之布,沃州之綿,龍州之紬,位城之鐵,盧城之稻,湄沱湖之鯽。果有九(丸)都之李,樂遊之梨。”可見,渤海區域內社會生產門類十分齊全,除了漁獵業外,當時中原地區具有的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莫不有之。以下通過對各門類生產的簡略介紹,來說明其社會生產發展的大致狀況。 農業生產,已普遍採用鐵製工具。他們使用的鐵鐮、鐵鏵、鐵鍤和鐵鏟等,在今吉林省敦化縣、黑龍江省寧安縣及綏芬河流域等地的渤海遺址中皆有發現。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的鐵鏵爲生鐵鑄造,長36釐米、重近4.5公斤,說明渤海人翻土已由靺鞨時代“田耦以耕”,發展爲由畜力牽引。農作物品種也增多了,不僅有粟、麥、穄和葵菜,而且有了水稻、豆類、蕎麥、大麻、檾麻和大蒜等,同時也有李、梨等水果。值得指出的是著名的“盧城之稻”,它表明渤海人在1000多年以前,已成功地把水稻栽培引種到北緯43度附近及其以北地區。僅此,足見其農業生產比靺鞨時代有了長足發展。

渤海人普遍養豬,也飼養馬、牛等大牲畜。豬以今黑龍江省阿城縣一帶(鄚頡),馬以今綏芬河流域(率賓)的最爲名貴。馬是與中原地區貿易的重要商品,當時李正己所統今山東半島,“貨市渤海名馬,歲歲不絕”。

粟末靺鞨的社會經濟是怎樣的?有着怎樣的發展 第2張

手工業有紡織、銅鐵冶煉、金銀品製作、陶瓷和造船等行業。紡織品有布、綿、紬,原料是麻和蠶絲,產地主要在今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縣附近地區(顯州)、朝鮮咸鏡南道(沃州)和牡丹江中游(龍州)。據遼滅渤海後東丹每年要向遼貢粗布15萬匹這一事實,知渤海地區的紡織業是相當發達的。銅的冶煉和製作也有一定規模。煉出的銅除用於製作生活用的各種器皿和裝飾品外,還把大批熟銅運到今山東半島(淄青)出賣。今黑龍江省寧安縣以南的哈爾巴嶺一帶和東寧縣大城子地區,是銅冶的主要地。鐵的產地主要在中京顯德府,顯州位城縣的鐵最著名。已經發現的渤海時代的鐵製品已近50種。渤海人也能製作金銀製品。和龍縣北大地、寧安縣上京、敦化縣六頂山等處渤海遺址,出土的金銀製品有金帶、金飾件、金釧、金耳璫以及大量鎏金器物和銀釵等。814年(唐元和九年),他們曾向唐獻金、銀佛像各一。陶瓷製品近十幾年在渤海遺址中出土很多。陶器有碗、鉢、罐、碟、盤、瓶、缸、杯等,並發現了許多釉陶和質地優良的三彩陶。瓷器殘片。在寧安、敦化及今俄國烏蘇里斯克(雙城子)等地的渤海遺址中,皆有發現。另外,60年代初在渤海上京故城南的今杏山鄉,發現了大片渤海磚瓦窯羣廢墟,1980年探明有20餘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