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經學家黃宗羲爲什麼被稱作“中國思想啓蒙之父”?

明末清初經學家黃宗羲爲什麼被稱作“中國思想啓蒙之父”?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本站小編帶您走進明末清初經學家黃宗羲的故事。黃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
2022-09-09
歐陽修《秋聲賦》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

歐陽修《秋聲賦》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

歐陽修《秋聲賦》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此賦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此時歐陽修已經53歲了,雖身居高位,然有感於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秋聲賦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
2022-05-11
韓愈《龍說》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韓愈《龍說》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韓愈創作的《龍說》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比較好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龍說【原文】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①,薄日月②,伏光......
2022-06-08
蘇軾名篇《後赤壁賦》的創作背景是什麼樣的?

蘇軾名篇《後赤壁賦》的創作背景是什麼樣的?

想知道蘇軾名篇《後赤壁賦》的創作背景是什麼樣的嗎?此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爲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創作背景元豐二年(1079),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蘇軾因寫下《湖州謝......
2022-06-08
陶淵明的散文辭賦最著名的是哪幾篇?

陶淵明的散文辭賦最著名的是哪幾篇?

陶淵明的散文辭賦最著名的是哪幾篇?主要有《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和《歸去來兮辭》,這三篇最見其性情和思想,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五柳先生傳》採用正史紀傳體的形式,並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蹟而重在......
2022-05-18
歷史上李白和王昌齡認識嗎?關係怎麼樣?

歷史上李白和王昌齡認識嗎?關係怎麼樣?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李白和王昌齡的故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據......
2022-06-08
歷史上元稹與白居易的友情有多麼動人?

歷史上元稹與白居易的友情有多麼動人?

衆所周知白居易與元稹是當時唐代齊名的大詩人,那麼元稹與白居易的友情有多麼動人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看看吧。他們的詩歌理論觀點相近,共同提倡新樂府,結成了莫逆之交,世人將他們並稱爲“元白”。兩人之......
2022-05-11
舒伯特最有名的10首曲子,哪一個纔是最流行的曲子?

舒伯特最有名的10首曲子,哪一個纔是最流行的曲子?

弗朗茨·舒伯特(FranzSchubert)是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被譽爲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樂作品充滿了激情和感性,深受人們的喜愛。以下是舒伯特最有名的10首曲子:第一段:冬之旅(Winterreise)《冬之旅》是舒伯特最......
2023-05-19
大才子陸游詩詞的特點是什麼?

大才子陸游詩詞的特點是什麼?

大才子陸游詩詞的特點是什麼?其實他的詩主要有兩類,一類表現民族意識和愛國感情,一類寫景物和日常生活,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民族意識和愛國感情是陸游詩歌的主旋律。這類作品主要由兩方面的主題構......
2022-05-20
元稹在文學、政治上取得的成就分別有哪些?

元稹在文學、政治上取得的成就分別有哪些?

元稹在文學、政治上取得的成就分別有哪些?這是很多讀者都特別想知道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文學元稹詩文兼擅,《元稹集》存文三十多卷,諸體該備,時有佳作名篇。樂府詩在元詩中佔......
2022-05-11
吳嘉紀爲什麼被叫作布衣詩人?他有什麼作品?

吳嘉紀爲什麼被叫作布衣詩人?他有什麼作品?

吳嘉紀爲什麼被叫作布衣詩人?他有什麼作品?歷史上的他出生鹽民,兒時多病,明末諸生,入清不仕,隱居泰州安豐鹽場。工於詩,其詩語言簡樸通俗,內容多反映百姓貧苦,頗有孟郊﹑賈島的詩風,得到周亮工、王士禛賞識。吳嘉紀,安豐場(今東......
2022-09-09
李白的名字是怎麼來的?詳解其由來

李白的名字是怎麼來的?詳解其由來

衆所周知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那麼他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看看吧。第一種說法:那是李白七歲時,父親要給兒子起個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親酷愛讀書,他們要培......
2022-06-08
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他採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論證手法,通過對“士”的標準的鑑別,駁斥了“孟嘗君能得士”的傳統觀點,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讀孟嘗君傳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
2022-05-17
李賀的作品語言爲什麼總是那麼的悲冷悽苦?

李賀的作品語言爲什麼總是那麼的悲冷悽苦?

李賀的作品語言爲什麼總是那麼的悲冷悽苦?或許這和他的一生的遭遇有很大的關係,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看看吧。奇特的語言營造悲冷的氛圍是李賀詩歌最爲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長吉體”能在繁花似錦的詩歌苑......
2022-05-12
李賀的作品風格是怎麼樣的?全避熟典另闢蹊徑

李賀的作品風格是怎麼樣的?全避熟典另闢蹊徑

李賀的作品風格是怎麼樣的?小編認爲,主要可以用八個字概括“全避熟典,另闢蹊徑”,想進一步瞭解的朋友就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吧。元代孟肪曾說:“讀長吉《十二月樂詞》,其意新而不蹈襲,句麗不淫,長短不一,音節各異。這組詩在選......
2022-05-12
爲什麼把李白稱作謫仙?詳解其原因

爲什麼把李白稱作謫仙?詳解其原因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李白稱作謫仙的由來。四十二歲的李白經人推薦來到了長安,見到了當時已經久負盛名的賀知章。李白將他在途中所寫的《蜀道難》......
2022-06-08
韋應物與夫人元蘋有過怎樣一段愛情故事?

韋應物與夫人元蘋有過怎樣一段愛情故事?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韋應物與夫人元蘋的愛情故事。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韋待價曾孫,出身京兆韋氏逍遙公......
2022-04-30
大才子杜甫的文學特點是什麼樣的?

大才子杜甫的文學特點是什麼樣的?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大才子杜甫的故事。語言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爲具有“沉鬱”的特點,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沉鬱”一......
2022-05-20
明末清初畫家王鑑有哪些作品?藝術價值有多高?

明末清初畫家王鑑有哪些作品?藝術價值有多高?

明末清初畫家王鑑是清初正統派的領袖之一,與王時敏、王翬、王原祁並稱“清初四王”,那麼他有哪些作品?他的作品藝術價值有多高?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主要成就王鑑出生於書香門第,爲明代著名......
2022-09-13
明初詩文三大家分別都有什麼貢獻?

明初詩文三大家分別都有什麼貢獻?

明初詩文三大家分別是誰?這個是指我國明朝建國初期的三位文人:宋濂、劉基、高啓,那麼他們分別有什麼貢獻呢?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宋濂著有《宋學士文集》。劉基的作品被後人合編爲《誠意伯文集》。高啓爲......
2022-06-29
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惲南田的藝術成就有多高?

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惲南田的藝術成就有多高?

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惲南田的藝術成就有多高?他不僅是常州畫派的開山祖師,還是清六家之一,詩、書、畫皆造詣深厚,有“南田三絕”之譽,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詩惲南田的詩在詩壇上被譽爲“毗陵六逸......
2022-09-13
白居易的文學成就到達了一種什麼樣的高度?

白居易的文學成就到達了一種什麼樣的高度?

衆所周知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那麼他的文學成就到達了一種什麼樣的高度?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看看吧。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
2022-05-18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原文】“伯樂一過冀北之野①,而馬羣遂空②。夫冀北馬多天下,伯......
2022-06-17
元代詩人傅若金的詩歌創作有什麼特點?

元代詩人傅若金的詩歌創作有什麼特點?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元代詩人傅若金的故事。一、傅若金其人傅若金,元代中後期的重要詩人,初字汝礪,後揭傒斯給他改字爲“與礪”,新喻人。少時傅若金......
2022-05-10
名家內部有哪些派別?他們的理念有哪些不同?

名家內部有哪些派別?他們的理念有哪些不同?

合同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惠施。這一派注意到事物的普遍聯繫和不斷髮展,認爲事物的差別只是相對於一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而言,主張一切現實差異都只有相對的意義,提出人們在認識中應該否定差異的界限,直至承認一切對立都......
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