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從軍行七首·其二》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從軍行七首·其二》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軍行七首·其二

王昌齡 〔唐代〕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譯文

《從軍行七首·其二》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隨着舞蹈的變換,琵琶又奏出新的曲調,只是這新調所唱依然是舊時關山難度的離別之情。

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月仍高懸夜空映照着長城。

創作背景

盛唐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人們都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爲。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詩人則爲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從軍行七首》就是王昌齡採用樂府古題寫的此類邊塞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賞析

這首詩主要描寫征戍者在軍中聽樂觀舞所引起的邊愁。

《從軍行七首·其二》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第2張

前三句極寫邊愁。隨着舞蹈的變換,“琵琶”又奏出新的曲調,但不管怎麼變換,在內心充滿思親懷故愁緒的人聽來,似乎“總是”在彈奏出“關山”別離的悲歌苦調,徒增心中紛亂的“邊愁”和“不盡”的“別情”。詩歌至此,已將愁說盡,不能自已,再深掘愁思,已無餘地。如何作結,更見功力。

王昌齡不愧是“七絕聖手”,結語施以奇筆,突奏異響,以“高高秋月照長城”的雄偉壯闊之景,將徵人濃郁的邊愁一筆撇開,而翻出豪宕情懷。此句雖爲景語,但詩人融情於景,在秋風朗月的廣漠背景下,遙望長城萬里的壯麗河山,使徵人由對其熱愛而意識到自己保衛河山的神聖職責,個人的區區“邊愁”就不足掛齒了,從而使徵人忠勇愛國的高曠情懷在壯麗之景的展示中得到完美體現。

此詩構思新穎,多次轉折,前三句與結句是一大轉折,其中“換新聲”與“舊別情”爲一小轉折,“總是”二字狀愁緒的強烈,亦頗傳神。這不僅使詩歌奇想層出,亦表現出詩人“緒密而思清”(《新唐書·王昌齡傳》)的藝術特色。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