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韓愈《醉留東野》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

韓愈《醉留東野》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知道韓愈《醉留東野》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嗎?這是孟郊將要離開汴州南行,詩人前來設宴相送,依依惜別之際,吟出此詩,作以留別,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

醉留東野①

【原文】

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②。

吾與東野生並世③,如何復躡二子蹤④。

東野不得官⑤,白首誇龍鍾⑥。

韓子稍奸黠⑦,自慚青蒿倚長鬆⑧。

低頭拜東野,原得終始如駏蛩⑨。

東野不回頭,有如寸筳撞巨鍾⑩。

吾願身爲雲,東野變爲龍。

四方上下逐東野,雖有離別無由逢⑪?

韓愈《醉留東野》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

【註釋】

①東野:孟郊,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詩人,韓愈的好友。

②不相從:指不常在一起。相從:相隨左右。

③並世:同一時代。並:同。

④如何復躡(niè)二子蹤:爲什麼又像他們那樣(別多聚少)呢?復:又。躡:踩、追隨。二子:指李白和杜甫。

⑤不得官:寫詩時孟郊正等待朝廷任命新職。

⑥誇:號稱。龍鍾:形容年老體衰、行動笨拙之態。

⑦韓子:詩人自指。奸黠(xiá):狡猾。

⑧青蒿:小草,詩人自比。長鬆:比喻孟郊有高松喬木之才。

⑨駏蛩(jù qióng):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常揹負另一種叫“蟨(jué)”的動物行走,蟨則爲它取甘草吃,它們互相幫助爲生。

⑩寸筳(tíng):小竹枝,這裏也是詩人自比。巨鍾:比喻孟郊。

⑪無由逢:沒有機會相逢。此指離別與我們無關。無由:沒有門路或機會。

韓愈《醉留東野》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 第2張

【譯文】

以前因爲拜讀李白與杜甫的詩,被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所感動,總是悵恨他們兩人不能長期相隨在一起。

我和孟東野有幸生在同一個時代,不知爲什麼又重蹈李、杜二人的足跡,聚少離多。

孟東野考中了進士後卻沒有被任用爲官,如今已經白髮蒼蒼,只能自以老態龍鍾來向人誇說。

韓愈我稍有些小聰明,但與東野相比,自愧渺小如同青蒿倚靠着挺拔的青松。

我欽佩東野,甘願低頭向東野下拜,希望永不分離,如同相依爲命的駏和蛩。

東野此番離我南下將一去不回頭,我的挽留就像拿起寸草之莖去撞擊巨大的銅鐘。

我希望自己能化身爲天上的白雲,希望東野變幻成乘雲駕霧的飛龍。

這樣我就可以環繞在東野的四面八方,上下浮游永遠追隨,那麼人間即使有離別,也與我們無關。

【賞析】

詩中首先寫自己曾因拜讀李白和杜甫之間的酬答之詩,被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所感動,忍不住發出“長恨二人不相從”的感慨,其實這也是詩人以李白和杜甫自比。韓愈比孟郊小十七歲,孟詩多表現寒苦遭遇,而韓詩略比孟詩粗放,他們之間相互欣賞,也算是以詩會友的“忘年交”了。這裏雖未出現“留”字,但緊緊扣住了詩題《醉留東野》中的“留”字,從而使二人之間的深厚友情自然流露,感人至深。

韓愈《醉留東野》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 第3張

五至八句主要是對二人的處境與性格作了相互比較。“東野不得官,白首誇龍鍾”,這是在說明孟郊的現狀是無官可做,雖然已經白髮蒼蒼了,卻一直沒能得到朝廷重用,此中暗含了一種嘆惜之情;緊接着韓愈寫自己“韓子稍奸黠,自慚青蒿倚長鬆”。韓愈在此承認自己相比孟東野的耿直,實在是有點“滑頭”,也因而比他稍稍能周旋於官場,但在東野這株文才挺拔的“長鬆”面前,“自慚有如青蒿”。也就是說,雖然自己如今在幕府中任職,但比起孟郊的才能,實在是自愧不如。

結尾“吾願身爲雲,東野變爲龍”,是詩人心中的一種美好願望,是在祝願二人的友誼長存,就像祥雲與飛龍一樣,長期相伴相隨,永不分離,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敬慕與惜別之情。

全詩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表面以“醉”言出之,實則是設想奇僻,於幽默風趣的言辭中,足見兩人感情深厚。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